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03 10:00:59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纳入的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测,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在148例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7分者88例(59.5%)。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在平均年龄女性百分比HAMD、HAMA、MBI及NDS评分方面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继发性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及神经功能康复过程,还会加重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甚至再次诱发脑梗死、脑出血[1]。本研究通过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评估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现状和临床干预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48例。脑梗死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44~91岁,平均(63.4±11.5)岁。脑出血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45~87岁,平均(64.3±11.2)岁。入选条件:(1)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2)首次发病,无明显智能、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能基本独立完成各种量表的测评;(3)发病前无睡眠障碍,排除其他精神神经疾病、躯体疾病、药物使用或特定睡眠疾病引发者。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脑卒中发病后3~4个月的恢复期进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和综合精神评估,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2]、改良Barthel指说(MBI)[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3]。睡眠障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诊断标准[3],将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比较,对睡眠障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均数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本次实验共纳入14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脑卒中患者,依从性较好,无剔除及脱落病例,量表评比均由未参与实验的医师执诊。在148例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7分者88例,占59.5%。睡眠障碍患者平均年龄为(68.6±11.7)岁,女性46例,占女性患者的67.6%;而非睡眠障碍患者平均年龄为(60.2±11.3)岁,女性21例,占30.8%,睡眠障碍患者的平均年龄、女性百分比与非睡眠障碍患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2.2 两组临床神经功能和综合精神评估 分析睡眠障碍患者在HAMD、HAMA、MBI及NDS评分方面,与非睡眠障碍患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2.3 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以88例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得分为因变量,以PSQI>7分为界,以患者性别、年龄和差异存有显著性的以上4个量表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P=0.10水平上筛选出影响脑卒中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见表2)。

2.4 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的关系 以88例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得分为因变量,以脑梗死及脑出血部位、病变范围大小等8项为自变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仅p=0.10水平上,显示脑卒中的部位和病变范围大小对睡眠有影响,而与脑卒中的性质(梗死或出血)关系较小。在脑卒中部位中,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卢)顺序依次为丘脑、大脑半球、基底节和脑干。

3 讨 论

睡眠障碍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5%~20%[4]。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5.17%~64.80%,20%~4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日间睡眠过多或失眠等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本次调查发现,在148例脑卒中患者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9.5%,其中女性和年长患者睡眠障碍所占比例较高,显示睡眠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这与在非卒中人群中的调查类似[5]。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脑动脉硬化,且动脉硬化及神经细胞退变随年龄增加而加重,故年长的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问题和精神异常[6]。女性的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心理状态决定其患脑卒中后较男性更易发生睡眠障碍,故对女性和年长患者的睡眠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患脑卒中后,患者易出现角色转换,肢体瘫痪造成患者的独立性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安全感和价值感消失,一些患者还存在经济压力。以上多种因素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消极情绪,从而引起睡眠障碍。这说明抑郁、焦虑状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较高的原因。因此,有研究认为,睡眠障碍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个早期症状[7],抗抑郁药物对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效果较好,抗抑郁药物最能明显改善其失眠状况,可能是长期管理脑卒中后失眠的较好药物[8],所以加强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心理治疗,社会及家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是干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急性输尿管结石致肾周积液的超声观察 下一篇: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