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段机动车横向分布特征研究

时间:2022-10-03 07:55:51

城市路段机动车横向分布特征研究

摘 要 城市道路上机动车一直是交通流的主体,机动车驾驶行为通常可以分为横向驾驶行为和纵向驾驶行为,[1]其中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横向驾驶行为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设计科学的调查方案来研究机动车的横向分布特征,包括不同车道上的交通量分布和不同车道上的车型分布,为预估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交通参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机动车 横向分布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机动车的横向分布行为是指驾驶人为获得期望的驾驶速度而选择车道或者变换车道的行为。基于采集数据的限制,本文主要研究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横向分布行为。与公路相比,城市道路中不同功能道路服务对象的差异、严格的交通管制等措施,使得城市道路不同功能不同车道上的车型分布有其自身规律,车道分布和轮迹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调查方案设计

为定量说明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西安市某段快速路进行车辆横断面分布观测调查,以期统计分析不同车道条件下的车辆横向分布规律特征。

1.1路段选择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能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少于两条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快速路顾名思义,能提供车辆快速通行,以大容量交通功能为主,因而对于研究车辆的横向分布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选择西安市南二环某路段,该路段为市区内环线的组成部分, 为二环快速干道, 以交通功能为主。机动车道的横断面形式为主路双向六车道, 两侧均设有辅路,绿化带对向分隔。

1.2观测横断面

选择观测横断面需考虑的因素为: 通视良好、车流稳定、车辆行驶不受横向干扰;路面标线、信号灯、标识标志、隔离栅栏等交通管理设施完善;观测横断面前后没有出入口、大纵坡、小半径平曲线等。司机能正常进行加减速,超车,避让车和变道行驶,保证各种车型的行驶规律不受外界影响。同时为观测工作方便, 尽量将观测地点选择在人行天桥上或路

面中央分隔带上,以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观测。

1.3观测与统计方法

路面按车道划分调查单元, 当车辆行驶过观测断面时, 记录断面上各车道通过的车型。通过现场实测取得分车道各种车型分布的数据, 并进行数学归纳分析,观测时间为1小时。

2调查数据统计

本次观测实验中,选择方向为由西向东方向,定义最内侧车道为超车道,中间车道为主车道,最外侧车道为慢车道。对不同车道上调查时段交通量、不同车道上不同车型的分布比例进行统计, 以反映各种车型在不同车道上的分布系数。

2.1不同车道上的交通量分布

统计各车道交通量(不作折减)后得到,交通量在慢车道上分布较少,为983辆;在主车道和超车道上分布较多,分别为1597辆和1690辆,符合车道设计时的预期,也体现了大部分驾驶人在驾驶时的心理特征。另外主车道和超车道上交通量分布相仿,且由于均能实现较高的行驶速度,观察时间段内超车行为较少,这里不作详细分析。

2.2不同车道上的车型分布

分析l现:各个车道上都是以小客车分布为主,小客车数量占绝大部分,由此可见,城市道路交通中, 居民出行是城市道路最主要的服务对象。

中型客车在观察时间段内出现数量不多,且在三个车道上分布较为均匀。

大客车主要分布在慢车道上,主车道上有较少分布,超车道上没有分布,这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政策和交通渠化措施有关,也与不同车型司机的驾驶行为和习惯有关。大客车出于安全考虑,需要保持较低的行驶速度,故主要分布在慢车道上。另外,该快速路路段在两侧设有辅路,常规公交车辆均在辅路上行驶,这里不作讨论。

微轻型货车和中型货车在慢车道和主车道上均有少量分布,但根据西安市相关交通政策规定,西安市二环内(包括二环上)禁止货车通行,上述车辆属于违规上路,这里不作分析讨论。

3结论

城市快速路上,主要以小汽车分布为主;出于安全考虑,大型客车主要分布在车速较低的车道上,而中小型客车倾向于分布在车速较高的车道上,以满足驾驶人的期望速度。同时,机动车在同车道内的行车轨迹分布在车道中心线附近,并且成正态分布;驾驶人出于横向安全间距的考虑,相邻车道内车辆的侧向净空会维持均匀。

参考文献

[1] 王武宏,郭宏伟,郭伟伟等.交通行为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 黄立葵,贾璐,万剑平,万智等.高速公路车辆横向分布特征[J].中南公路工程,2005.16(3).

[3] 方勇,郭忠印等.双车道公路机动车交通行为安全评估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

[4] 周志坚,徐行军等.不同功能城市道路的车辆横向分布特征[J].交通标准化,2008(6).

上一篇:《指南》引领下建构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