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束缚,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10-03 07:42:19

解除束缚,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走进数学课堂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求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渠道,在不断比较和尝试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小组合作有着太多的束缚,这些束缚让他们放不开手脚,从而制约了合作学习有效性,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给学生减压,从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合作交流;束缚;环境;氛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46-01

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推动学生的探究走向多元、走向深入提供了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尤其是学生在小组中展开交流时,因为形成了一个个“小集团”,教师不太容易掌控其交流过程,所以要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解除各种束缚,让他们交流、争辩、探讨,从而提升交流的质量,推动数学学习的深入。

一、解除“心理束缚”,营造交流展示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发言的欲望逐步降低,这与学生心理的变化有关。当他们处于低年级时,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收获和感受,但是到小学中高年级之后,一些学生有些“放不开”,他们担心自己的发言不够完美,引起其他学生的嘲笑。所以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下,学生宁愿做“听众”,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只要有人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就行了,其他学生即使有不一样的想法,也不一定愿意跟发言的学生交流。所以我们常常可见这样的情形: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全班交流时用的开场白全部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发现……”,但实际上他们组内存在不同的声音,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样的组内交流是没有实效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希望小组交流起到作用,让他们发现不管在小组交流中的发言是错是对,都能给自己以及其他学生带来帮助。其次我们要制定一些促进小组交流的机制,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请组内的发言人介绍组内交流的过程,将每一位学生在组内交流中的发言介绍给大家。有了这些措施,学生从内到外都能感受到参与组内交流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愿意参与到交流中来。一旦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组内交流的氛围就建立起来了,就会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小组交流中来。

二、解除“等级束缚”,营造和谐自由风气

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组织,其中有些组员会认为组长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组员,交流时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就是制约小组交流的一种等级思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自由平等地发言,完整表达真实的想法。为达到这个目的,组长要更好地组织,可以让组内基础稍薄弱的学生先发言,其余学生补充、小结。

笔者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从家出发,十分钟步行了850米,少年宫离他家C米,那么他步行至少年宫还需要多长时间?其中一组的交流过程堪称典范:组长先请组内的小A(成绩不理想)发言,小A认为用C÷850÷10表示,立即有同学反对,同组成员小B提出小A审题不清,题目是要求小明到达少年宫还要多长时间,不应该用总路程除以速度,而要先求“还剩下多少米,再除以速度”。接着小B补充:这个算式也不对,小明步行的速度是850÷10,这个速度要先算出来,所以列式时要加小括号。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列出了(C-850)÷(850÷10)的式子,列好之后,大家又觉得这样的式子是不是太烦琐,所以组长又组织二次交流,他们从另一种思路找到一个简单点的式子:C÷85-10(首先将小明步行的速度计算出来)。

这样的交流是有层次的,也是有明确目标的,假如我们的小组交流都能考虑到这些要素,那么组内交流的质量自然水涨船高。

三、解除“惯性束缚”,营造生态交流环境

想要在组内交流迸发出火花,还要帮助学生解除惯性的束缚,这个惯性包括小组内的发言顺序,小组成员的“信服度”等,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改变小组的构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中,笔者根据课前练习的反馈情况将全班的学习小组打乱,然后根据他们提出想要研究问题的不同将学生重新分组,这样的全新组合让学生有了一种新鲜感,同时因为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相近,所以他们在交流中意见更加集中,集中精力研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展现了异乎寻常的积极性,在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争相将小组交流的成果展现出来:经过教师的简单引导,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对百分数有了整体而深刻的认识,体现了交流学习的魅力。

总之,组内交流是学生交流学习的第一个阵地,我们要善于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推动组内交流深入发展,从而为接下来的全班交流打下基础,为高效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冯春花.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杨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罗靓. 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浅论四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 下一篇:基于文本研读,优化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