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多种思维寓于写字中

时间:2022-10-03 06:06:29

如何将多种思维寓于写字中

摘要:汉字集实用性、文化性和审美性于一身。学生如果能在写字活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就能在写字过程中体会到历史文化,在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个性思想,也就会让写字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享受。因此,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

关键词:写字活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中国文化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实用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它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它萃取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慢慢变得系统、成熟并从中演变出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写字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去探究其深层的内涵,挖掘其深厚的积淀,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享受写字所带来的的知识、文化、审美的快乐。

一、问题的提出

写字的好处很多,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郭沫若曾提出,练字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在母语教育的初期,汉字的实用性教育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对写好汉字的意识却慢慢淡化,时下的高中生、大学生字写得规范得体的寥寥无几。人们的意识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谬论:现在已进入键盘时代,写字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会写就行。由此可见,许多人仅仅将汉字看成是实用的工具,而忽略了汉字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素养。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要练好字。学校教育要责无旁贷得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扩展写字教学的意义,把汉字的文化性、审美性带入学生的视界。

要挖掘汉字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必须要在写字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过程,获取的知识、文化和在此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是结果。只有在写字活动中引入思维而不把写字看成是简单的复制,才能在写字的过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写字也才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写字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学生如果能在思维过程中真正理解汉字的内涵和意义,也就不容易写错字、别字,其规范性的目标也可以达成。特别是到了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的发展为在写字活动中充分运用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在写字活动中运用多种思维

(一)形象思维的运用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虽然几千年来历经字体和结构上的诸般变化,却始终与“象”为伴,随着时展,又由象形演变为象意为主。因此,在写汉字时如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发现汉字的象形之美。在此过程中所用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所以最美,是因为汉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美丽的世界。如果写字的人能通过形象思维挖掘它的美丽,那么写好字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个享受美丽的过程。在写字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有利于学生更专注于写好字。

(二)抽象思维的运用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它们只有和谐发展,互为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人格得以发展和完善。汉字在造字之初,确是以象形为主,它注重于视,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培养,而英语等拼音文字更注重于听,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汉字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汉字的形声字中,出现了表意的意符和表声的声符。形声字通过意符和音符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意义的字。这就需要学生在写字时有意识地去思考并能运用已知信息去推理和判断。

(三)创新思维的运用

写字不能仅仅停留在端正、易读的水平,而需要有更高的追求。要将字写得美观、有艺术性,作为自己个性的一种表达,就需要有创新思维。在思维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都对思维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它突破常规,大胆探索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以新奇、独创和开拓为标志,创造出全新的思维成果。古代书家王羲之、怀素、张旭、柳公权、苏轼、米芾的字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性。扬雄曰“书,心画也”,意谓书法作品是书家心灵标记、感情流露及学识的直接反映。我们虽不能创造出书法大家那样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自我的心灵诉求的载体。因此,我们在写字过程中,要在字中承载自己的感情,发扬自己的个性。如果在写字时能调动创新思维,就能写出自己的个性。

创新思维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创造性地结合。在写字的过程中,人们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灵感思维,结合自己的个性和体验,就能有新的美丽呈现。

三、启示

笔者认为只有在写字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写字。汉字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如果我们在写字过程中享受着文化的熏染,并由自己独特个性的表达,就会让写字活动成为生活的必须,也就达到了写字教学的目标了。

【参考文献】

[1]曹文轩.思维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2]汪海东.综合思维方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影响中专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高职数学的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