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竞技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03 04:26:46

高校体育竞技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体育竞技特征与效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竞技教学模式的要点,主张重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集体凝聚力和民族荣誉感。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体育竞技;依托;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体育竞技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予以改革,是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因此,促使体育竞技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正面作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竞争力。

一、体育竞技概述

1、体育竞技运动员的竞争意识良好

运用竞技体育训练可以强固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其身体灵敏度以及反应速度,进而强化运动员的竞争意识,一般而言,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均有较高的挑战性,可以将运动员的斗志激发出来,并且保持持久的意识,此意识会促使运动员们时刻保持竞争意识。竞技体育具有较高的竞争性,进行竞技比赛过程中,对手之间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打败对手,所以,要求每一个运动员都带着必胜的决心以及激情面对每一场竞赛,但是,竞争体育比赛的看点较高,究其原因所在便是由于竞技竞赛的竞争性太强,而且挑战难度也会相应提高,观赛者在进行观看时会提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所以竞赛会有较高的看点。

2、体育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良好

竞技运动员在长期的竞技类竞赛以及日常训练中逐渐磨练出超乎常人的良好竞技心理,日常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利用教练的引导以及自身心理调节体会,能够促使竞技运动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方式,从而更加具备技能技巧以及竞技素质。

3、体育竞技特点鲜明

体育竞技和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存在诸多差异,比如国际体育比赛往往较为严肃,而且比赛要求比较苛刻,但竞技体育比赛却有十足的娱乐性,而且通过娱乐开始比赛,那么竞技运动员的压力也会降低。当前竞技体育项目多种多样,而且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其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竞技体育的竞技类动作极其优美,也没有传统体育项目的繁琐客套,从观赏性来说竞技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看点,由于竞技体育诞生于民间,通过不断的规范才逐渐变得成熟,所以诞生于民间的竞技体育将会更加容易成为全民健身的首要选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不仅关注天气预报,还提高了体育竞技类比赛项目的关注度,竞技体育竞赛往往是通过一些队员组成,和其他体育类比赛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赛规模。其次,不仅仅是运动员们,就连教练也能够在竞技类团队中体现其坚实后盾价值,因此竞赛中竞技团队表现出来的所有将是促使竞技竞赛达到顶峰的有力武器,提高竞赛的看点。

二、体育竞技效用

1、加强民族荣誉感

一般而言,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中国人都会满腔热血的观看比赛,从而提高了竞技运动员们的激情,促使其为了民族的荣誉而战,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理想,竞技运动员们带着荣誉感参加竞技比赛,目的就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为自己争荣誉,为国争光,无论是何种竞技比赛,竞技运动员们都会全力以赴的面对,因此我国的体育竞技比赛的成绩不菲,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从而提高民族荣誉感,我国的国际体育地位不可动摇。

2、发扬体育精神

当前的体育竞技活动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项目,被世界各地的人民所关注,各个国家的人们都会为自己的国家呐喊助威,还有很多体育竞技迷甚至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全心全意的融入到体育竞赛中来,但是,不管和家人一起为竞技运动员加油助威,亦或和体育竞技迷到现场为竞技运动员加油助威,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关注体育竞赛项目,均能够体现出民族体育精神的凝聚力。

3、吸引体育健儿投入体育事业中

随着体育竞技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也会吸引大量的人融入到体育竞技中来,无论是参与者或是体育竞技爱好者,均能够体现出对体育竞技的创新想法,随着科技和媒体网络的发展,从幼儿其便关注体育竞技项目,并且吸引更多的幼儿爱好于此,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融入到体育竞技项目中来,从而发展了民族体育竞技的能力,并且为民族体育竞技培养了后续人才。

三、体育竞技教学模式要点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竞技的高校学生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以及身体体格等,通过体育竞技要求应用于体育教学模式里,从而强化学生体育基本功以及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各个方面。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体育竞技竞赛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是在大众关注的状况下进行的,但是体育竞技运动员要求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所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培养竞技运动员的心理质素,并且通过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3、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的普及,当前的大学生均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被家长宠坏了,他们的身上缺乏上一代人们的竞争精神以及意识,但是竞技体育本身便具有极强的竞争精神,并且利用高效体育教学的方式,强化训练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在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培养高效学生的竞争精神和意识,促使其在竞赛和体育训练中胜利。比如,利用分队比赛夺冠的形式强化高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再或者,通过接力抢球比赛的方式开始比赛,判定哪个队伍抢球数量多,哪个队伍便赢,赢的队伍便获取优先选择训练场地。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竞技本身便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当然高校体育教学是体育实践课程和体育理论常识共同组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仅仅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死板的课程讲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及热情,但是,依托体育竞技的高校教学模式能够在穿插娱乐性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有所放松,让高校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以及培养体育学习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竞技游戏来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比如蹦跳喊对方口号,然后开始接龙游戏,把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并且通过喊字母、单双数等蹦跳喊的方式,如果哪个队伍首先蹦跳到目的地则为胜利。

5、提高学生集体凝聚力

一般而言,体育竞技具有较高的集体凝聚力,而且,进入高校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刚从中学过渡而来的学生,他们有着单一、个性、自私的性质,对于这样的年轻群体,通告体育竞技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将其聚集在一起,进行日常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督促学生通过团队力量实现竞赛或是训练,从而让高校学生能够明白仅仅依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难以取得一场竞赛的生理,“众人拾材火焰高”,只有将集体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生理。比如利用团队的拼图接力对高校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将其分为两个小组,随后为这两个小组分发拼图,此类拼图具有较大的版面,仅仅依据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通过接力传递拼图的方式,在商讨和携手的过程中实现拼图训练,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以及集体团队精神。

6、提高学生民族荣誉感

体育竞技的胜利与否事关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任何民族均希望自己所在国家能够在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在体育竞赛中获取胜利从而谋求声誉和名望,从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这一荣誉感灌输给学生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加强民族国家荣誉感,并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识到为祖国出一份力量是多么的荣耀自豪,宣传的“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思想,让自己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比如进行高校教学过程中,经常播放关于竞技体育的宣传片或者报告,甚至可以让学生们观看赛事直播,从而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体会,并且在国家谋求荣誉的一瞬间,使其感受到兴奋和激动,从而让学生们在心里中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在获取荣誉后的民族力量的伟大。

四、总结

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世界,其最激烈的竞赛当属体育竞赛,主要由于这不仅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还能够体现国际体育地位,更彰显民族荣誉感。所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托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将竞技体育科学的融入到高校教学模式里,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金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170-170.

[2] 张建伟.以竞技体育为依托,构建特色体育俱乐部为平台的公共体育教学研究[J].武魂,2013.6.161-162.

[3] 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6.152-153.

[4] 夏贵霞.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2.174-176.

[5] 汪全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互动性研究[J].天中学刊,2012.27.118-120.

上一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本式”话语创... 下一篇: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