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时间:2022-10-03 03:30:44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3例,随机分配,其中观察组4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处方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6 例仅采用西医治疗,随访6~12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 ,对照组为80.4%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观察者患者复发率为6.4%,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都加快,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两组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效果都较好,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更优,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13-02

颈椎是脊柱椎骨中最灵活、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各种机械动力因素压迫或刺激而引起脉壁水肿,血管狭窄、折曲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症状。临床常表现为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等症状。现今,颈椎病患者人群在不断扩大,且不断年轻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优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按照标准诊断的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93例。所有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头痛、呕吐、耳鸣、眩晕及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CT 或X 线颈椎片可见颈椎骨质变性、横突孔狭窄或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现象。将93例患者随机分配,观察组4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29 例,女18 例;平均(42. 6±7. 6)岁。张力带组47例采用西医治疗,男28例,女18例;平均(43.3±9.3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颈椎受损程度、原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都以10d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判疗效。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加5% 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一次;口服倍他司汀片 6mg,每日三次,一次12mg;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每晚服用10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并配合颈椎牵引、推拿等辅助治疗。其中中药方剂: 天麻、白术、当归各10 g,钩藤(后下)、淮牛膝、石决明、白芍、丹参、夜交藤各15g,半夏、川芎各6 g,葛根30 g,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加干姜、竹茹10 g,湿热症状患者加霍香12 g,佩兰10 g。根据临床症状酌情增减。同时辅助颈椎枕颌带牵引和推拿治疗,牵引质量约5 kg,持续20m in,可根据患者症状调节强度,每日一次。

1.3 疗效评价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1] 头晕、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恢复正常的作息,椎动脉供血充足,至随访结束时无复发现象,即评定为痊愈。头晕、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部间歇性发僵,椎动脉供血得到改善,即评定为显效。头晕、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长时间劳累或低头工作仍有疼痛症状,椎动脉供血有一定程度改善,即评定为有效。头晕、呕吐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椎动脉供血与治疗前相比略有好转或无改善,甚至加重。即评定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之和。(2)复发率(3)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4)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2 结果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较为常见,临床常是由交感神经与机械性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而使血流受阻、颈内动脉痉挛从而引起供血不足、颈肩背僵硬酸痛、活动受限等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现代人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人群不断壮大和年轻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程长,且会不断加重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目前西医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依靠缓解和消除症状来治疗,但不能根治,复发率高。有文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单纯依靠西药治疗或单纯依靠中药治疗疗效均不明显[2]。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历史悠久,有迹可循。中药方剂能达到止痛、活血、安神、补虚等效果。根据现代药理学分析,方剂中的大部分药物均有扩血管,缓解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葛根能舒缓血管平滑肌,抑制血管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当归、川芎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丹参能抗凝血,增加脑能量代谢和葡萄糖有氧代谢;白芍则有镇痛、解热、抗惊厥的功效。此外,辅助配合颈牵引治疗可扩宽椎间隙,增大椎间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和消除颈背部肌肉痉挛和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减轻对椎动脉的刺激,临床可见效果显著。推拿治疗可矫正和稳定椎间关节,缓解肌肉痉挛症状,改善供血和脑循环,使症状得以缓解。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又可以解除椎动脉的压迫。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治疗后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汤衍经.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2,14:83+85.

[2]刘拴.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7:739-741.

上一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软件对计算机安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