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探讨

时间:2022-10-03 03:23:13

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财政概况,尤其重点介绍了江西省财政状况,其次对如何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构建 我国 合理 财政体系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财政政策也随之不断的变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合理完善的财政收支体系可以限制、抑制、消除垄断以及垄断产生的不利影响。补充市场的不完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消除社会矛盾,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成长等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由财政收支体系不完善而引发的问题,诸如税费收人不公正,政府支出不合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凸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收支是否合理,是否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因此,对于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的探讨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我国财政概况

税制改革的顺利推行,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61316.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5%,比1950年的62.17亿元增长985.3倍,年平均增幅达12.6%。1999-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增长到6万亿。

以江西省为例,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816.8亿元,增收151.6亿元,增长22.8%。其中:国税部门完成367.6亿元,增长19.6%;地税部门完成272亿元。增长26.2%;林业等部门完成177.2亿元,增长24.6%。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88.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9%,增收98.7亿元,增长25.3%。其中:省级收入76.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7%,增长19.8%;市县级收入411.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1.1%,增长26.4%。财政支出1208.4亿元,增支303.3亿元,增长33.5%。

三.如何构建我国合理财政体系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明晰,有一整套详细的划分体系。财政权与事权相匹配,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上的不足配合以科学合理的政府问转移支付的手段。我国中央和地方在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还比较混乱,近年来中央政府财权逐渐集中,但事权又在逐步的下放,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相应的支出增加。通过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理顺。但由于各方利益制约以及体制的不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暴露出很多问题。在分税制后,财权高度集中到了中央和省一级的政府,但是很多事权却相对下移到地方政府手中。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以上,加上省级那一块,两者的财力比重之和超过了60%,占有绝对支配地位,而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比重仅在30%左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严重不足,使得地方财政赤字连年增加,收费也越来越多。

地方政府承担了很多本来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责。如一些受益范围大,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中央要求地方给予资金配套:中央财政垂直管理的部门经费,要求地方负担一部分;还有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中的部分改革成本,诸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制度改革、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央企事业单位下划,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等。这些改革对全局来讲是有利的,但大规模的开支让地方财政难以承受。由于政府间支出职责划分不清又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上级政府往往借助于行政压力随意下放支出责任,这就使得支出负担不断向下传递,最终把支出的压力转移给基层政府,使得本就十分窘迫的县乡财政雪上加霜。

对于这种情况,财政部门应当考虑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减轻因财权不足,事权过重对地方政府造成的困境。在制度制定之后应当有相关的监督机构对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不按规则办事和中央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

(2)合理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资本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大家所共识的。但也应当指出有的公共投资都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贡献很少,有些公共投资甚至对经济增长没有贡献,有些投资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在短期内就会显现出来,有些公共投资刚要经过长期的过程才会在经济的中有所反映,例如对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资。

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向公共财政转型是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体制要求。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却落后于市场化的进程,财政支出中还保留了太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上,国际经验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经济建设费用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例越低,如美国和英国,经济建设支出只占到7%和4%,即使是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俄罗斯、印度等国的经济建设支出比例也低于我国的28%。这说明我国财政仍然负担着经济建设的任务。

与经济建设支出的高比例相对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的严重不足。近年来我的社会保障支出一支维持在15%左右,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例一般都超过40%,即使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也是相对较低的。在社会贫富不断扩大的今天,加快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但是,对决定国家发展的战略行业与主导产业必须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完善的政府引导的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参与相应行业和产业的建设中。

上一篇:浅谈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下一篇:新会计准则下茶叶销售企业的所得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