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锅碗瓢盆新乐章

时间:2022-10-03 01:42:14

“建设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是个新命题。对于空军后勤官兵来说,它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饱吃好问题,更要融合先进军营文化和优秀饮食文化,以‘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给养保障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和时代转型。”空军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徐建国副部长介绍说。

2008年以来,空军部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转变饮食理念、修订伙食标准、创新保障模式、打造长效机制、培育炊事人才,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提升了官兵生活品质,引领饮食保障向更高层次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官兵热爱空军、建设空军、献身空军的使命责任感和光荣感,促进空军部队战斗力的高效生成和持续释放。

树立新理念,使科学饮食成为官兵自觉

草长莺飞二月天。空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在北京组织了第三次空军部队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研讨活动,军区空军、重点部队、新组建部队负责人齐聚一堂,在交流中进一步理清了引导空军部队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的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受邀参会的后勤指挥学院、徐州空军学院专家,就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内涵特征、建设路径及当前现代军营文化建设主要任务等进行了讲解。与会人员先后到北京金丰等餐饮公司以及部分炊事器材生产厂家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地方大型快餐企业关于生成、加工、管理的先进理念。

空后机关通过《空军报》、《中国空军》等媒体,撰写专题文章答疑解惑。邀请军中名厨李锋、“军中第一灶”老厨师史阿根等英模人物到各部队做巡回报告。充分利用广播、局域网、闭路电视、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围绕什么是现代军营饮食文化、要不要搞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等问题,在部队中广泛开展讨论。

典型越先进、越鲜活,示范激励作用就越强。自2009年以来,空军共安排97个单位开展军营饮食文化建设,打造出如鞍山场站、杨村场站、漳州场站、笕桥场站、长沙场站、邛崃场站和西郊场站为代表的航空兵部队,兰空某雷达旅和南空某团为代表的地面部队,空军工程大学、广空炊事培训和饮食装备维修基地为代表的院校训练单位等“先锋队”。并大力发挥他们以点带面、全面辐射的效应,为其他部队树立标杆,营造整体提高的氛围。

建立新标准,让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按标准建设、按标准供应、按标准管理,是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制定下发《空军基层军需建设标准》,区分战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3个方面12个内容进行量化规定。抓住基层综合整治、配套建设、营区新建改造、新型军用炊事机械器材配发等契机,逐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质量效益。

广空后勤部军需机关以“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战斗力生成模式”为牵引,把目光盯向未来战训保障,建立起与部队战斗力发展相适应的炊事培训基地和饮食装备维修基地,先后圆满完成了“先行—2009”全军炊事技能比武、亚运安保、大运安保等12项重大保障任务。杨村场站作为空军唯一一家军用炊事机械器材配发试点单位,去年配备炊事机械器材7929件,新建主食加工间、煎炸间、豆制品加工间等13个主要功能间。

空军广泛征求部队意见,会同徐州空军学院起草制定了《空军部队“标准餐”组织实施办法》和《空勤饮食营养量化配餐实施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并指导各军区空军选取1—2个旅团级部队开展“标准餐”试点。指导部队根据任务特点、训练强度、季节特征、驻地物产,区分单位类型,制定平时、驻训演习和节假日的标准餐,细化制作方法和程序,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饭菜。编制印发集图、文、声、像并茂的“大锅菜”烹饪技术教材,规范部队膳食制作过程,整体提高膳食制作质量;针对空军远航飞行、大范围机动训练演练任务不断加大的实际,研究制定《空军驻训部队给养物资装备伴随保障规定》,对不同类型部队给养携运行标准进行了规范。适当增加了飞行远航食品、救生食品、伞兵食品等空军专用食品储备规模,搞好空勤维生素、巧克力等特需食品供应。此外,空军后勤部还会同空军研制出军需“一卡通”系统数据库,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和快速、集约保障力生成。

创建新模式,提升饮食保障品质效益

空军在推进军营饮食文化建设中,突出空军部队个性特点,打造“兵”味、“野”味,蕴含蓝天文化,使饮食保障在部队训练、演习、作战中,体现集约化、野战化、营养化和功能化特点。

长沙场站创造性地将生活服务中心、14个分散就餐食堂和部分商业服务设施整合为综合服务中心。地导某师积极推进营办伙和营区办伙,探索了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部队集约化保障的新路子。他们还在院校、科研单位进行社会化保障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试点,深入研究非作战部队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路子。

空军工程大学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公开招标承包商,在每个小区引入两家以上承包商使之形成竞争机制,并建立学校全方位监控、承包商内部检查、就餐官兵参与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沈空某飞院实行“一站式”副食品采购方式;广空推行副食品“预约采购”模式;空降兵某师组织区域化阳光采购试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航空兵某师适应特种飞机远航飞行、快速出动和大场次飞行保障需求,借鉴外军和民航的经验,引进先进快餐生产和包装设备,打造了空勤正餐、间餐、远航快餐和营养补充四位一体的饮食保障新格局。鞍山场站根据部队任务,针对不同作战方向要求和地域特点,建立并完善了战时饮食保障预案。漳州场站积极探索战时开辟野战机场、启用备用机场、征用民航机场等条件下的空勤饮食保障,组织炊管人员和专用饮食装备前往陌生地段进行带战术背景的饮食保障演练,提高了空勤饮食应急保障能力。笕桥场站为防止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将操作间分为基本主食、花样主食、肉禽、水产、蔬菜和果饮6条生产加工线,按需配备了相应的工具器材。

针对每名就餐人员的健康状况、营养需求和口味爱好开展个性化服务保障,建立人员饮食档案,主动掌握生日、健康状况、饮食喜好和禁忌等信息,每逢人员生日为其制作蛋糕、长寿面和可口的家乡菜,彰显人文关怀,形成了独特的空军饮食保障特色。邛崃场站在餐厅张贴不同时期的空军英模人物和部队战斗英雄的宣传画,以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丰富文化内涵。航空兵驻京某师给每张餐桌配了电火锅和呼叫器,让飞行员体会“被服务”的贵宾享受。他们还将厨房搬到前台,煎鸡蛋、煮面条、下饺子,要几分火候就几分火候,并在食堂门口添置了雨伞架和擦鞋机,将服务工作体现到点滴。

培育新队伍,为持久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打造素质过硬的炊事人才队伍,是建设现代军营饮食文化的重要保证。空军后勤部加强宣传引导,使炊管人员树立服务光荣、甘于奉献的思想认识,提高饮食服务保障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张家口场站坚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不断强化“为空勤人员健康负责、为飞行安全负责、为战斗力成长负责”的观念。漳州场站空勤灶涌现出以周志国、史阿根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周志国作为第一代空勤灶人,引领了“贴心保障、精益求精、奉献无悔、服务打赢”的空勤灶精神,被空勤人员亲切地称为“亲如父母般的老班长”。史阿根当兵三十年,干好一件事,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

兰空某雷达旅采取送学培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委托地方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营养配餐和烹调技术水平。南空某团通过定期开展评选“烹饪之星”、“最佳菜肴”等活动,促进炊事人才成长。鞍山场站采取请营养专家来队授课、岗位练兵比武等方法,努力提高烹饪技能。目前空勤灶100%的炊管人员参加过重大任务,等级厨师全部达到90%以上,80%的炊管人员精通驾驶、操作、维修等3种以上保障技能,较好地适应了作战保障需要。

济南场站在炊事员内部建立竞争和奖惩机制,坚持炊事人员挂牌服务,每道菜肴由谁烹制全部进行公示,强化炊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漳州场站在骨干培养保留上,实行政策倾斜,在干好工作的前提下,做到空勤灶人员学习培训优先、选改士官优先、立功受奖优先,营造一个干事业、做奉献的拴心留人好环境。

餐桌连着战斗力,军营处处涌春潮。放眼望去,规范的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标准已经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正在健全完善;供应保障模式不断创新,向多样化实战化迈进,平战一体模式正在形成;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服务保障更加人性化,饮食习惯越来越文明,就餐环境越来越和谐。原来功能单一的食堂,彻底转换成官兵恢复体能的“加油站”、放松减压的“避风港”、交流充电的“小沙龙”。

上一篇:成都:农民工创业有保障 支持体系全程维护 下一篇:黄裳远行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