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兴趣,说明文也有春天

时间:2022-10-03 12:09:50

抓住学生兴趣,说明文也有春天

我不由得坐在桌前,拿起笔写起了听课的感受。

从没有听过上得如此有意思的说明文,只见一堂关于说明文的课,没有说明文课堂的沉闷,没有说明文课堂的无趣,师生间愉快而主动地交流,如行云流水,四十分钟的时间,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留下的是关于两座建筑中文化的密码,仿佛礼堂中流动的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很早就听过朱彬茹老师的课,一堂是《五柳先生传》,一堂是《饮酒》,对朱老师上课的独到创意是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朱老师总会从学生的兴趣这个角度出发来构建课堂,努力把课堂营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天堂。我觉得这正是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课堂。

《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是八上说明文单元里的两篇课文,记得在上这个单元的时候,我总是异常痛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就像朱彬茹老师在课堂开始时的情境再现一样,课堂上讲解说明文知识,十分无趣,学生都提不起对语文课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这个老师如何把课上好?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朱彬茹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细微处挖掘文本,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只要抓住学生兴趣说明文也有春天。朱老师创新地将两篇课文串在一起,捏合为两座建筑,以“百度知道”提出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住在苏州园林或故宫博物院,你会选择住在哪里?细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理由。学生又有选择权,成为课堂上什么内容的主人。这正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理念中的“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这一设计大大激起了学生阅读这两篇说明文的兴趣,兴趣来了,学生读文本也就认真多了,学生对文本读得认真了,课堂回答的内容也就有了质量的保障。课堂上朱彬茹老师独具匠心地抓了学生回答的两个点是让我最最难忘的,也是让我最受启发的。第一点是两座建筑中所种的植物,主要是讲苏州园林第七段,有书带草和芭蕉,朱老师很好地进行了挖掘创新,书带草有冷冷清质,淡淡书卷气,颇受文人青睐,芭蕉也是文人所爱的植物,举例杜牧的《芭蕉》: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学生对这些有浓厚的兴趣,而说明文中也出现了浓浓的文学味道,让我听得如痴如醉。稍有遗憾的就是没有听到本段中的另一种植物――竹子的解读,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也是一种高雅的颇受文人青睐的植物。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渐入佳境,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做什么?学生都给出了诗意的回答:看书、写诗……因为这种悠闲惬意的感觉学生已经从文本描述的这个环境中感受到了,而语文课堂要传达的东西也就水到渠成了。故宫博物院中植物都集中在御花园,大小建筑二十多座,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字里行间显示的就是一种高贵大气。对比中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其实就代表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第二点是两座建筑的色彩。苏州园林广漆,白色、浅灰色,不刺眼;而故宫博物院朱漆,金色、黄色、红色、鲜明、辉煌。不同的颜色学生讲了不同的感受,一个与世无争,安静闲适,一个君临天下,灿烂辉煌。朱老师又很好地做了拓展挖深,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故宫以大为贵,是皇帝住的地方,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感,和学生拓展介绍了退隐文化和皇权文化。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这么多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得到文学甚至是文化的熏陶,知道了建筑其实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心灵、一种文化的密码,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他们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生本课堂自然其乐融融。

我想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他们受到了文学文化的熏陶,我想他们接下来到苏州或北京旅游,看到这两座建筑,或多或少会想起那年的那堂课吧。对于我来说,我也是幸运的,我明白了,只要以学生为本,建立生本课堂,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抓住学生兴趣,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每堂课其实都可以上得很有趣味,就像那个周五的说明文也有春天一样。当然,这需要教师非常用心地去发掘课文中那些可以挖掘的点,来抓住学生的兴趣。想起学生上课时候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的样子,我不觉拿起备课本加快了脚步。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上一篇:以情促兴趣,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地理创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