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时间:2022-10-03 11:43:04

计算机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1网络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近几年来,虽然实行了教学改革,但是一些教师尤其是老师教师并不能对教学改革的理念进行深入地理解。他们往往将忽视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事实,将自己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在讲台上通过板书或者课件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计算机知识的传授会有很多的结构和原理图,从而增加了板书教学的难度,再加上计算机知识教学内容比较多,相对比较繁琐,如果用板书则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因此一些教师往往采用PPT课件进行教学。而用PPT课件进行教学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也加快的课堂知识的讲授速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进行自我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对重点或者难点知识的记录和摘抄。

(2)实践机会较少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知识的应用,而实践是连接知识的理论学习的知识实际应用的桥梁,然而一些高校并不重视高校学生的实践,从而造成高校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设备配备上,实验设备短缺或者实验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的状况随之产生。再加上近几年来教学改革使得大部分学校进行扩招,从而使得计算机设备使用的人数急剧增加。为了能够在不增加设备购买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进行计算机实验,就只能压缩计算机实验的课堂时间,随着计算机实验课堂时间的缩短,计算机实验的内容必然会简单化,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堂进行的实验为对重要结论的验证,而能够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够考验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学资金比较少,从而使得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师数量比较少,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一般也比较差。总之,由于分配给计算机实验的课时比较少,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教师的素质比较低,从而使得实验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能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真正地提高。

(3)理论知识陈旧

目前,电子行业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随之加快,而一些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而教师因为专业素质比较低或者为了赶进度不愿意在进行教材知识讲解时加入新出现的计算机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脱节严重,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落后于当下的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给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已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了难度,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增加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提高自己知识应用的本领。另外,由于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没有用武之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打消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模式死板

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学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差异性,从而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不同于其他学科,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环境有很大地联系。一般来说,较偏远、较落后的地区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少,而又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在课堂上接受的计算机知识一般来说也比较匮乏,这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而在比较发达的地区生活和学习的学生,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计算机,在学校中计算机资源一般比较丰富,教师的素质也相对来说比较高,从而使得这些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面比较广,了解比较全面,甚至一些比较喜欢计算机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已经超过在比较偏远地区的教师的水平。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优化路径

(1)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高校教师尤其是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老师,应该深入了解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师生问答,学生演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教学媒体放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各种操作的演示,可以用PPT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在进行总结的PPT课件中可以插入各种流程图,方框图,图片以提高PPT的直观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增加实践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发现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不足,而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所谓的实践就是进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方法很多,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教师上岗前的筛选力度,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可以通过笔试和面试双重筛选的方式选择出具有教学资格的教师;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应征上岗的教师应该定期地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并使这些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技术。其次,加大对教学实验设备的投入。根据各个高校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计算机,使得每个学生在实验课堂中都能够有机会进行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练习,而且要根据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的更新实验室的设备,以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

(3)更新教学理论

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当下比较成熟的技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而一旦教学的理论知识比较陈旧,那么就会增加学生知识应用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理论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使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

(4)改变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悬殊的教学事实,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入学新生首先要经过计算机知识考核,通过考核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班,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分为一班为C班,将基础知识稍微好一些的分为B班,而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分为A班。然后根据不同班级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做到因材施教。

3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得力助手,面对新形势,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对高校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而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本平台,因此,必须对计算机教学路径进行优化以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

作者:王立巍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上一篇:创新力培养计算机教学初探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