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

时间:2022-10-03 09:32:49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体会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解释工作,为病人提供完整的身心整体护理,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产生依赖、安全感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手术前1天应节制饮食,晚上给予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鞍麻病人手术当日早晨禁食水。

手术前清洁灌肠,灌肠时肛管应轻轻插入,以防擦伤黏膜,引起肛管直肠出血。

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术后“三关、三难”的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大的难题,病人往往要过三关,闯三难,即疼痛关、换药关、扩肛关、排便难、饮食难、行步难。一般术后2~3小时后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较其他外科术后的疼痛要重。这时病人表现的情绪特征往往是焦虑、紧张、恐惧、烦躁、易怒甚则嚎哭、呼叫、骂人,这样反而更加重了疼痛的程度。在这时医护人员要表现良好的医疗品质,应同情、忍让、将心比心,用各种方式转移术后患者的注意力,频频的巡视,和蔼体贴的询问交谈,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肛肠疾病手术大多为开放性的切口,局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分布,各种因素刺激,括约肌痉挛等,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疑惑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疼痛。告知患者术后的疼痛与其自身的情绪、毅力和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同时对于术后病人可协助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平躺,侧卧时可在膝盖处置放枕头,以防压迫伤口造成不适。并请患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协助,使患者痛感转移,并耐心的解释某些剧麻镇痛药的利弊及在必要情况下的使用。这些措施对术后患者度过疼痛这一关行之有效,并降低了剧毒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及重复使用。

术后的换药关、扩肛关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直接有关。对此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在此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换药、扩肛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认识到这两项必备的措施对术后的痊愈、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减轻疼痛,在操作中除手法技巧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准备,使患者排便通畅,合理坐浴,如此就较容易渡过这两关。

术后由于疼痛的刺激,的作用及患者紧张、恐惧、疑虑、羞涩的心理,使多数患者出现了排尿、排便困难,其痛苦难以明述。这时,我们要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首先采取多种方式诱导排尿、排便,有时还可按特定穴位促使排尿、排便,采取了这些方法,使绝大多数患者顺利渡过这一难点。术后的饮食难,多数是由患者惧怕排便排尿的痛楚和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食而无味无饥饿感,行步难是由术后疼痛而形成阶段性的患者自主不自觉的被动性姿势,有了上述的护理经验,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术后患者渡过这两难也并不难。

饮食及活动的护理:①术后1~3天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忌食蛋奶类,易使肠胀气的食品。术后前3天适当活动。②术后3~14天的病人给予正常饮食,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芹菜、菠菜,多饮蜂蜜水;少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易引起大便干燥的食物,如山楂、桔子等;禁吸烟、饮酒。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促进大便排出,减少创面处组织磨擦及感染。适当加大活动量。混合痔术后7~14天为痔核脱落阶段,嘱病人脱核期间应减少活动。③术后14天以后的病人,为促进创面的愈合,多补充鸡、鱼、带皮的肉类等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每日活动1~2小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尿潴留:①找出排尿困难的原因,对病人给予解释和安慰,以缓解其窘迫和焦虑不安,对症处理。②手术后因排尿反射功能障碍引起的尿潴留患者(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按压膀胱可排尿,按压时用力妥当,均匀轻柔,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以引起排尿反射,也可置热水袋于下腹部进行交替冷热敷,刺激排尿或指压脐下四横指正中线2分钟,并行按摩。也可采用针灸治疗取中极、足三里、阳陵泉、关元、气海、水道、三阴交等穴。⑧因不习惯于卧床排尿,引起的排尿困难,在不影响病情情况下。可协助病人坐起或站立排尿。④用上述各种处置无效时,膀胱充盈平脐或术后已超过12小时,按无菌技术操作,可行导尿术。

便秘:注意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舡门括约肌松弛的现象。了解病人的心态和排便习惯。给予耐心解释及指导以消除病人的顾虑,按时口服润肠通便药,也可加以腹部按摩,用单或双手的食、中、无名指重叠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深深按下,由近心端做环状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并养成每日清晨排便的良好习惯。指导病人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的食物,如习惯性长期便秘病人,可给予开塞露注肛。必要时用食指插入直肠内将硬块压碎排出。

观察术后出血:术后24小时内病人若出现下腹坠胀、有便感、头昏、胸闷、口渴、乏力、心悸、烦躁、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症状,多为术后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观察直肠填塞物被血液浸湿情况,评估敷料的渗血量,寻找原因,准备好消毒无菌纱布以填塞压迫止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抢救,必要时行止血探查术。

预防感染的护理:每日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注意病人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等征象。每次排便后行温水或中药液坐浴,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加强功能锻炼:由于术后创面形成瘢痕样组织,常有不适感,为防止狭窄,术后5~10日内用食指扩肛每日1次,括约肌松弛者,手术3日做收缩舒张运动,最好配合保健操,锻炼功能恢复。方法是先用力收缩括约肌,然后全身放松,使括约肌完全松弛;每日坚持,每次不少于50次,逐日增加到200次左右。嘱患者做到起居有时,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勿久站、久坐、久蹲,定时排便。

出院健康教育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愉快,避免急躁,忧虑心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平时注意部卫生,建议患者便后用柔软、白色、无香味的手纸,着色和香味可刺激组织,引起瘙痒和出血。大便后用温开水坐浴,常洗澡,勤换内裤,内衣,避免部感染及肠道病发生。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之品,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忌烟、酒、葱、蒜、辣等刺激之品。

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时勿用力努挣,给予润肠通便剂,如麻仁丸或开塞露等以通便。大便后清洗,宜用干净柔软的手纸揩试。

注意生活起居,勿做重体力劳动,避免久坐、久蹲、久站等不良刺激。

经常提肛运动,提高预防各种肛周疾病的能力。

肛肠疾病一般病程长,痛苦大,做好护理工作不但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术后的疼痛,而且可以防止、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创面的恢复及其愈后的疗效、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 下一篇:常见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