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掌上医生:用媒体人的敏锐发现机会

时间:2022-10-03 09:12:00

春雨掌上医生:用媒体人的敏锐发现机会

“我一直是个媒体人!”在北京林业大学北路春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里,这是张锐简短的开场白特别强调的一句话。“媒体的特征就是传播信息,春雨医生也是一个媒体。”

我和张锐算是老相识。十年前,我们曾在京华时报社有过短暂的交集,当时,他是京华时报新闻中心主任。十年后再见,他还非常难得地保持着媒体人特有的敏锐与激情。

但他似乎又比当年更加注重生活。“这家咖啡馆是我们公司的,大家可以随时下来坐一坐。”讲这话时,一只雪白的小狗趴在张锐的怀里,他用手轻轻摩挲着小狗的脖子,这一人一狗显得都很惬意。

因恐慌而改变

张锐曾是一个典型的媒体人。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的硕士学位后,他早年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后转战《京华时报》,再后来加盟网易,任副总编辑。

他也是一个惯于思考的人。离开央视进入报社是因为他感觉到“镜头有束缚力”。他认为,文字是抽象符号,画面则是形象符号,形象符号远没有抽象符号传递的信息更多。2006年,正值京华时报的鼎盛时期,张锐却在此时选择离开。“这是经过缜密逻辑思考的结果。” 张锐解释说,业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触发了信源的改变,促使新闻报道的获得方式更快速、更直接。于是,报社纷纷采用了从通讯社购买稿件或建立地域报道联盟的形式获取新闻内容,传统记者的饭碗被打破。另一个变化是,许多新闻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被到了互联网,报纸上的很多内容变得滞后。用户阅读报纸不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仅仅是延续一种阅读的习惯。

这让张锐无法接受。“精英媒体人变成了二手信息的咀嚼者。传统媒体要不行了!”

这是张锐当时的判断。于是,他选择了进军互联网,加入网易,方向仍然是自己醉心于其中的新闻。这一呆又是4年半,期间他重点打造出了网易公开课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在得到用户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业界一片叫好。

但是,随着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入了解与应用,张锐再次感受到了冲击。“这次的冲击更大,还是从信源的角度。甚至有一种恐慌。”他看到了几家大的门户网站一个秘而不宣的事实――移动客户端的流量正快速赶超PC端的流量。新闻传播形式也正从“由点到面”向“伞状扩散”转变,信息通过借助人的关系四向蔓延,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恐慌。”张锐一再强调2011年初时的这种感觉。

变亦变,不变亦变。百年前梁启超的名句让张锐下定了改变现状的决心――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做出一款有价值的产品。

“媒体人是更适合创业的。”张锐认为,“因为他们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易发现机会。而且媒体人更善于思考,更容易接受新鲜的改变。”

先动而后谋定

一般人创业往往是因为发现了商机,谋定而后动。张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2011年5月离开网易后,他才开始召集志趣相投的朋友聊未来的方向。

曾柏毅,曾经负责网易有道的搜索、词典等项目。这个年纪不大、被张锐称为产品技术奇才的小伙子比张锐早半年离开网易。两个人聚在一起,每天一边聊一边翻看iPhone应用商店里的分类。应用商店里的各种App多如牛毛,他们逐类分析用户喜好和商业前景。电商,不适合小资金的创业;工具类应用,系统和电信运营商更有优势;也不能再碰社交和游戏,前者需要更多的推广资源,且已是腾讯和新浪等大公司的天下,后者则同质化严重、红海一片,并严重依赖发行渠道。最后,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儿童教育和健康上。

张锐开始了思考与权衡。他发现,儿童教育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但国内儿童并不可能自主使用智能手机,产品应用也需要服从家长意志。健康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生活质量越高,人们对个人健康就越关注。并且,现实情况是,整个中国社会中还存在着庞大的数以亿计的亚健康群体,其中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就医的条件或就医的意识,八成以上有咨询的需求。同时,医疗行业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且市场化程度低,有价值的医疗健康类移动互联网产品还不多,是一片不多见的蓝海。查一查数据:医疗健康产业在美国GDP占比达20%,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达到40%,而在中国,仅仅6%是医疗健康业的贡献。张锐认为,这里有足够大的机会,最终选择了健康领域。

选择了分类,具体以什么产品切入呢?用卡路里来测算肥胖的程度、围绕想减肥的用户做文章?还是用语音结合资讯的模式做电台上火爆的知心姐姐心理咨询应用?哪种产品能够很快得到用户热捧又有足够大的商业延展空间?

张锐想到了和父亲一起生活时的一些细节。他的父亲是名医生,以前他常常看到父亲通过电话帮助亲友进行简单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指导。中国多数人的习惯是,身体不舒服时要么扛着,要么问问身边人或去网上搜索自己的病症,然后跑药店买点药吃,实在不行了才会选择去医院。张锐意识到,问诊这个长期存在的市场需求一直未得到满足,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用新技术满足旧需求的可能。经过反复讨论,一个后来命名为“春雨掌上医生”的应用方案浮出水面。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张锐马上组建团队着手开发,2011年11月,自开始酝酿半年后,成型的“春雨医生”产品在iPhone的APP Store上线。不到6个月,春雨医生下载量突破200万次。“先做出来,再收集反馈,快速迭代。这是在互联网公司获得的经验。”谈及两年前的起步,张锐已经是一脸轻松。“我们在谈B轮融资了。A轮是贝塔斯曼。”春雨掌上医生的天使和A轮融资金额为千万美元,其中,A轮时间发生在2013年。

不要被资源吓住

“没想到张锐会创业,而且选择了移动健康医疗。”多位媒体圈里熟悉张锐的朋友都这么说。

大家能够理解同是出走于网易的方三雪球财经,能够理解唐岩做陌陌,但张锐的选择的确出人意料。一下子将一位媒体人和移动健康领域联系起来,无异于丁磊当初宣布养猪一样令人吃惊。

创业伊始,张锐有两位合伙人,一位是做技术产品的曾柏毅,另一位是出身商业运营、曾任香港伽马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的李光辉。三人都没有医疗行业背景。

上一篇:最完美生意人邵逸夫 下一篇:保罗·沃尔克法则与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