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3 09:03:24

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目前我国会展人才的供需矛盾已经从总量矛盾转化为结构矛盾,随着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对国际化应用型会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跨文化胜任力理论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对跨文化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对国际化应用型会展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并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IEMS)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跨文化胜任力;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03-02

1 引言

跨文化胜任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大量研究表明,跨文化胜任力的高低与其工作结果有紧密的关系,跨文化胜任力已成为跨文化管理人才开发和选拔的重要依据。本文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International Event Management Shanghai,以下简称IEMS)基于跨文化胜任力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对全球化经济时代下现代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论文首先对跨文化胜任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对国际化应用型会展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并以IEMS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 跨文化胜任力内涵及启示

2.1 跨文化胜任力的概念及作用模式

跨文化胜任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Cross等(1989)的研究,该研究认为“文化胜任力是系统/机构/专业人员间的一套一致的能够令其在跨文化情境下有效工作的行为、态度和政策”。随后学者从能力素质和教育开发的视角对跨文化胜任力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Gertsen,1990;Mendenhall,1990;Tan 和Chua,2003;Johnson等,2006)。其中Johnson等(2006)的概念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跨文化胜任力是跨国经营背景下个体在本国或国外通过利用一套知识、技能和个人品质来实现与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成功共事的效能。”

个体的个性特征、技能和知识是跨文化胜任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跨文化胜任力的形成还受到来自民族文化、组织文化以及个人生活层面等层面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距离越大,组织越奉行母国中心的管理理念,越不利于个体跨文化胜任力的提高。跨文化胜任力作为个体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进行适应,实现工作绩效的能力,它的形成经历了个体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及领悟、产生跨文化适应行为的动力、进而采取有效的跨文化适应行为三个过程。据此,可以将跨文化胜任力界定为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适应动力及跨文化适应行为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彼此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着的。因此,应该同时从这三个方面对一个人跨文化胜任力高低进行综合的考量。

2.2 跨文化胜任力对于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作为高端会展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教育在会展人才跨文化胜任力的提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跨文化胜任力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会展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顺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会展行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及跨文化管理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聚焦于学生胜任力的开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及目标岗位胜任力的培养,顺应日渐明显和紧迫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跨文化胜任力产生影响作用的不同层面的文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层面文化因素的识别与归纳,设计出适合学生跨文化胜任力开发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以跨文化胜任力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为依据,设计灵活而又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必须考虑到这三个因素的整体性,只有三者共同得到提升,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胜任力。

3 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1 教学资源整合

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于学生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及胜任力的提升,为了很好地实现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及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IEMS构建中外合作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吸收不同行业背景、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讲师,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互补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为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

(1)中外合作教学平台。

IEMS项目学生具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的双重学籍,两校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及国际交流的资源。虽然学生的学习地点在上海,但IEMS的学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使用德方的图书馆等资源,而且IEMS学生作为德国大学的在校生可以享受针对欧洲大学生的诸多奖学金及国际交流机会,真正实现中外密切合作教学,学生多重受益的效果。

(2)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IEMS结合两校资源并充分吸收国内、国际行业资源,形成了在国籍、工作背景、工作语言、专业背景等多方面实现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例如专业的教学课程,33门专业课中15门核心课程采用中外教师合作的全英文教学,教师来源除了中国、德国籍之外,还积极邀请印度、南非、美国、泰国等国籍或具有在相应文化下长期工作经验的资深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形成一支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平等交流、取长补短的师资队伍,并在理论基础、实践认知、教学理念等方面直接与国际会展行业全面接轨。此外,IEMS组织中方教师前往德国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且通过研讨会、合作研究等方式为中外教师学习和提升创造条件。

(3)校企实践教学平台。

IEMS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利用与国内外会展行业的密切关系,搭建并提升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行业的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会展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一方面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密切追踪会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实施校企合作培养计划。搭建并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支持学生独立运营虚拟会展公司,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自治和自学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发展能力。

3.2 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培养体系

(1)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胜任力开发。结合IEMS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发挥德方合作大学的优势,通过引进课程、自主开课及合作教学的方式形成了中外融合、优势互补、结构科学合理的“理论+工具+实务”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既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等管理学基础课程,还引进了会展市场概论、会展管理原理、企业参展基本原理、会议管理、会展物流、会展场馆与目的地管理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同时中方教师基于对中国会展市场的深刻了解,开设会展组织与策划、中国会展业现状与政策、会展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理论,并且开设了文化管理、商务沟通基础等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胜任力的课程。通过课程引进、合作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兼收并蓄,既体现国际领先的理论和概念,也结合中国国情的行业背景和前沿资讯。同时专业课程兼顾会展管理理论与实践需求,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实践,加深认识并具备操作能力。

(2)授课方式。

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授课,鼓励学生在外语情境下思考、学习和沟通,提升其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这是跨文化沟通的根本。IEMS开设的33门专业课程中15门专业课程采用由中外教师合作全英文方式进行授课,全英文的授课环境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注意模拟跨文化沟通的情境,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在跨文化沟通情境下进行思考和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行业考察、行业讲座、校企交流等形势,使学生真正接触会展的全流程实践活动;并且支持学生通过虚拟会展公司—万德会展公司开办“美容博览会”,真正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

(3)实践学习。

IEMS经过多年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实践教学的模式。一年级“认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性的基本市场观察调研,初步了解会展行业,培养专业兴趣,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二年级“教学实践”,以专业课程为主线,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系列讲座;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计划。三年级“模拟实践”,指导学生通过会展与旅游企业模拟实战操作,提高学生多环节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踏入社会和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形式有:会展旅游企业与学生互动联谊活动,开辟与行业广泛交流的窗口;建立会展模拟实训基地,开设网络平台模拟会展运作课程;学生自主成立实践性会展公司,结合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多种实践知识,综合性地运用所学到的会展旅游知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营销理念和管理知识,这是学生高层次的模拟实践活动。四年级“综合实践”,学生走向社会,踏入会展行业,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行业理性认识,并通过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国际交流。

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交换生、海外游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切身感受到跨文化的沟通环境,并在沟通中切实提高对跨文化胜任力的认知,并逐渐实现自身胜任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跨国公司实习、实践、行业讲座或企业参观的机会,使其对于工作情境下的跨文化沟通有更切身的认知。

4 结语

目前我国开设会展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100所,如果能够密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所延伸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对于当前会展管理人才结构化需求不足的问题会有极大的改善。伴随着国际会展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国际化应用型会展管理高端人才的需求会日渐增加,基于跨文化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方向,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侣杨.上海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88).

[2] Cross,T., Bazon, B.,Dennis, K.and Isaacs, M.Towards a Culturally Competent System of Care [M].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CASSP Technical Assistance Center,1989.

[3]Johnson, P.J., Lenartowicz, T.and Apud, S, A.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oward a definition and a mode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37(4):525-543.

[4]Earley and S.Ang.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Stanford CA: Stanford Business Books, 2003:258-303.

[5]蓝星,詹鹏鹏,皮耐安.建立符合国情的会展教育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96-98.

上一篇:农产品价格变动分析与对策探究 下一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