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时间:2022-10-03 08:11:47

浅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143-01

摘要: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学科,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则是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质量教学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如何乘教改之风,踏教改之浪,创教改发展之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人士努力探求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就让学生反复抄写词语,甚至把课后问题答案抄给学生背,由于目前考试的命题、组织、阅卷还不是非常科学合理,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一时可能还会很奏效。但是这种严重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把学生教死了,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第二,教者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接受与否,一堂课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者只顾自己表演,只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势必造成教与学的脱节;第三,自由放任,由着学生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新课程指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抛离文本价值取向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放任学生自由言说,就是放散牛,是不负责任。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创新为主导、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关注质量、稳健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例如:在看图学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们阅读,并让同学们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讲述其中的内容。然后,熟练朗读课文相对应的段落,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幅图的,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要科学理智地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求真务实地拓展成果,酝酿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研究对策,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用好小学语文教学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完善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均衡发展。要有跨文化意识,开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开阔学生语文审视能力。共同探讨和挖掘小学语文教学的潜力,注意语文交际能力的运用、情景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小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着力挖掘语文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素材才并有效地讲解,同时还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贯彻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小学生在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上受到熏陶,意志毅力品格不断得到生成。语文素材的挖掘,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知识储备,其次是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和明确的教学目的,再者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例如,我上移植课《三袋麦子》(苏教版三上)时,课堂上同学们对待土地爷爷送的麦子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小猴子是最笨的,辛辛苦苦把麦子种到地里,还不如小猪把麦子变成各种好吃的食物吃了,吃完了还可以再找土地爷爷要啊!小牛……我适时引领学生转变思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教育学生们深刻领会小猴子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课后我指导学生阅读《孔融让梨》、《三个和尚》、《乌鸦喝水》等,让学生们品味到诚实、友爱、团结、勤奋、坚持。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首,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小语文教学即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智育能力,又肩负着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任务,并关注着“三维目标”的形成,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感悟中加固和升华语文教学理念。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从课题着手阅读课文,重点关注以下问题:①作者曾经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在哪个时候,作者由此看到了什么,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②这里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呢?阅读课文,寻找出怎样写出榕树的“伟大”和“美丽”及鸟在榕树下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这是品词、品句。③抓住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确定文章中心思想,避免学生了无主次地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我科学的处理主体性教学与教师价值引领的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坚持原则,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懂得知为美,信为高,人之所以为人。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是根本,要想促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办法(试用)》中要求,既要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字词、古文默写及阅读等。再次,评价应贯穿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去,善于发现农村小学生的优点和亮点,注重正面引导,鼓励农村小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在学习语文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对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心理帮助。

三、总结

语文的使命是进行母语教育,是要教会学生会用祖国语言,用好祖国语言,激活创新思维,学会思维方法,提升文化品位,提高人格素养。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思想、谱写欢歌、碰出灵感的舞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折服学生,当然我们自身首先应被语文的魅力深深打动,要做到“育人者先育于人”,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动力与源泉。

参考文献:

[1]杨文龙.河北省衡水市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06).

[2]郭顺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才智,2010,(16).

[3]温国强.大别山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使数学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下一篇: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