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析

时间:2022-10-03 07:23:16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析

【摘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开启学生思维与情感闸门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导火线,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提问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 提问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58-02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方式等方而注入了新动力。教学提问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将提问教学与化学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化学基础知识,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一、目前高中化学提问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教学提问设计,形式化现象严重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一此教师缺乏对教学有效提问内涵的认识,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等设计问题,流于形式,一般是表而化的问题,缺乏引导性和针对性,另外,一此问题是单纯地为了巩固基础知识,缺少有效教学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即便教师进行提问,形式也过于简单,如“是不是”“行不行”等,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却没有发挥提问积极作用,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提问是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桥梁,设计灵活、新颖的有效提问,成为化学教学的重点。

(二)提问缺少梯度,学生参与性不强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随意性较人,缺乏提问梯度,致使学生不能够全面、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对学生日后构建化学学科体系十分不利,影响学生思维程度发展,另外,学生参与性不强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加快课堂进度,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提问,且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学生“高分低能”成为普遍现象。

(三)缺少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如果没有对问题进行评价反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学组织和结构。因此,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提问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方式,丰富问题内容,增强化学问题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索问题,发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喜爱化学学习。例如,在学习氨气性质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实验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在大烧瓶内加入干燥的氨气,并在滴管以及烧杯中装入相同的HCL溶液,挤压胶头滴管,形成喷泉。教师可以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提问学生“氨气性质是什么?”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仪器中加入纯净水,并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讨论并总结化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理解氨气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积极性,为日后构建化学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给予适当引导,调动学生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教育目标发生了巨人变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另外,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学生并非都能够有问必答,教师要及时给子适当点拨和引导,调动学生思维,最终帮助学生解决疑问,例如,在学习糖类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醛类内容,设计问题“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并在其中加入Cu (OH)2溶液,并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学生如果没有得到答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已经掌握的醛类知识,学生在教师提醒下,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强化和巩固原有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与合作学习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提问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但是,我们不能够仅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简单模式中,教师还可以将其与合作学习方法结合到一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乙酸乙酯实验时,教材中是利用饱和Na2CO3溶液收集该物质,一部分学生对实验产生了疑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其他物质不能够收集乙酸乙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疑惑,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了解乙酸乙酯性质后,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并引导其总结原因。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增强问题探究性,及时给予反馈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有效的反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化学教学问题设计,诊断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外,教师要适当增加探究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合作、自主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发展、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提问趣味性、探究性,加强与合作学习方式结合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吴佳.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杜红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1:80.

[4]黄浙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05:62-65.

上一篇:让数学与生活碰撞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