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

时间:2022-10-03 06:49:19

【前言】“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3.合理使用再就业资金,5年来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累计约5939万元,拉动就业3948人,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11人。 4.《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到位,持证人员稳步实现再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文件)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因此,更好的促进就业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

一、“十一五时期”科右前旗促进就业的政策与工作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不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也是我旗十一五时期一直努力地方向。5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旗就业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我们立足本旗,借助各类大量用工和鼓励个体、民营企业吸纳招用我旗城乡各类人员上岗,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安置城乡各类人员就业。科尔沁王酒业、宏达压铸、蒙佳集团和金马自选鞋城等龙头企业是就业的长期合作单位,共安置人员就业17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要求的4.4以内。“零就业家庭”已消除。通过走访调查,确定“零转移家庭”241户451名,就业困难人员已进行实名制录入,切实做到政策到位、任务到户、帮扶到人。同时抓好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开发社区各类就业岗位,解决更多困难群体就业;构筑家庭服务业就业平台,培育家庭服务业实体,引导劳动者从事家庭服务业,扩大家庭服务就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及创业贷款服务力度,创新融资方式,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2、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了职业介绍所,为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提供多向选择和支持。

3.合理使用再就业资金,5年来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累计约5939万元,拉动就业3948人,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11人。

4.《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到位,持证人员稳步实现再就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文件)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内政字[2005]347号)文件精神,我旗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开发公益性岗位。持证人员基本都实现了再就业。

5.就业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其中2010年共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班67期培训3463人,其中城镇就业再就业培训116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929人;创业能力培训620人,实现成功创业409人,带动就业1636人;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682人。

6.失业保险的核定与发放。2007年,我旗应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3402人,其中企事业单位参保12770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632人,征缴任务为248万元。目前已经核定的参保人数为13372人,其中企事业单位12922人,灵活就业人员450人。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解决了1998年以前失业的失业人员677人,补发失业保险金2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总结近五年来的就业工作,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1.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这几年虽然我旗的经济持续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大趋势下我们国家也正在进行纷繁复杂却毫无经验可循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在就业上,形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2.认识不到位,尤其体现在就业培训上

一是有关政府部门及个别领导的认识问题。一些领导守旧思想严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看不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工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没有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二是农民自身的认识问题。大多数农牧民外出就业都是以投亲靠友形式,所以不是特别看重文化程度、个人素质、技能多少,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看不到参加培训的紧迫性,看不到智力投资的必要性,舍不得自己拿出钱来进行培训,甚至不需要他们投入金钱的时候他们连时间也舍不得拿出来接受培训。只把培训当成不得不履行的一种义务,应付了事。

三是本位主义严重。目前,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机构除劳动保障部门就业训练中心外,其余为社会培训实体。这些实体大都规模小,场地小,设备投入少,且培训层次低,专业设置雷同,培训机构间各自为政,互不往来,而且,经常为争生源大打价格战,进行不正当竞争。离专业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利用、师资统一调配、生源统一调剂的大培训格局相去甚远。

3.返乡农民工给我旗带来的就业压力加大

一部分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返乡后,因为多种原因不愿意再外出务工,而是选择在本地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大了就业矛盾。

4.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依然突出

很多大学生仍然认为只有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等所谓正规单位才算就业和稳定;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自己是精英、骄子,坚决不愿意到基层、乡镇等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一心要留在城市,宁肯找不到工作也不降低要求就业。

三、解决对策

就业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从而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宣传落实好促进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构成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法律体系,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

2.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提高拉动就业的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我们特别要注意发展吸纳就业较多的传统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二是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增长点,我们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3.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促进就业的服务能力

规范发展就业服务机构,健全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行为。

4.进一步做好各类就业培训工作

一是认真调查摸底,健全细化台账。认真细致地广泛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深入到村、到户,登门征求意见,了解农牧民劳动力的思想状况、技能基础和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18至35周岁的青年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按年龄档次、文化程度、爱好特长进行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详细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劳务用工信息库,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针对岗位实际,抓好技能培训。要严格按照培训中坚持针对实际、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三实”原则,实行“针对实际、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办班模式。根据学员的年龄、技能、文化程度和求职愿望,科学确定培训项目,以市场为导向,分对象、分内容、分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实施培训。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培训基金管理制度。统筹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合理安排培训经费,用好、用实每一笔钱。

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培训基金管理制度。统筹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根据转移对象和即将转移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再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体系。在进行教育培训时,要抓好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还要根据不同人群,针对人员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用工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育培训,按需施教,开展长短期的、不同类别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

5.鼓励农牧民返乡创业和高校毕业生创业。改善创业环境,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重要方法。鼓励和支持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就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与创业环境。一是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落实,同时极力探索更多的金融支持。二是要为自主创业开辟一条方便快速的通道。凡是涉及到的部门都要对自主创业精简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要实施支持创业的税费减免政策。要减轻创业者的经营负担,增强创业者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创业者快速成长发展。

总之,促进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谋福的崇高事业,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促进我旗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兴安盟科右前旗党校)

上一篇:探究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