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分析

时间:2022-10-03 06:39:37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分析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除了要培养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去感受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对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往往只停留于理论的根系抑或是文献的研究,而随着市场对新型人力资源人才的要求不断增高,他们大多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改革,而案例教学正是注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性与操作性,将会成为具有创新效果和实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具有复杂性、多边性、实践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能力与要求,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极高。而且,在工作岗位中,管理人员要面临的都是实际的事件与方法,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实践和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并非在理论中就能练就,所以把干枯的理论变成实际的案例分析,就会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实践的思路,使同学们把一个虚拟的问题变成一个可操作的方案,进而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的思考方向。

(2)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同时也会对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等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能够准确地把握案例背景,提出适合的方案,是对管理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多接触实际案例,体会不同背景下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来讲也是极为重要的。

(3)符合国内外的经验。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往往非常重视实践,案例教学就是他们常用的教学方式,并且结果表明,此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具有非凡的能力,因此我们应适当借鉴其优秀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更要立足于本国的文化,在东方的背景之下,对学生进行立足于本国的管理教学,在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大背景下对管理人员进行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自主性。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之一在于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转变。以往的教学往往都是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记、背,而案例教学则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与研究引领课程的进行。

(2)体验性。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研究,而这些案例都是真正发生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可以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自己解决实际工作中将会面临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有早实践、早应用的机会。

(3)互动性。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过程,能够增强同学们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

(4)实践性。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模拟实践的过程,这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促进学生平衡学与用的关系,在实践中发挥其自身价值,也在此过程中进行锻炼与实践。

三、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来案例偏离本土文化。在对外来案例的选择上,我们发现,有时的案例选择都来自西方国家,他国的案例固然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未免已经偏离了东方的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的,对本土文化的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适合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有利于对中国企业实际问题的分析,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2)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这一新模式的适应情况不尽如人意。由于案例教学模式在国内还没有长期大量地进行应用,在应用初期,学生和教师双方未免都缺乏相对的经验,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思维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案例教学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结果,如果有任何一方没有进入角色,都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双方来说,又极易造成变换方式进行理论分析的结果,偏离了案例教学的本质和精髓。

四、结语

案例教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逐渐接受并适应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分析与经验总结的能力,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进而推动学生适应实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苓玲.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6).

[2]黄?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7).

上一篇:作业布置的多样化初探 下一篇:浅谈教师课堂语言的问题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