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写字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思考(二)

时间:2022-10-03 06:35:58

对中小学写字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思考(二)

二、实践思考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中小学生长期认真地写字,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所以强化写字教育,既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又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为此,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又一次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在中小学校语文、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设置书法课程,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争取在今年秋季正式开课。”

可以说,教育部这次重新要求中小学重新开设写字课,把中国传统书法教育列入教育课程,是对原来教育课程设置的一种反思,也是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一个有力应对举措。特别是这个《意见》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具体要求和总体要求,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意见》还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我们一定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第一,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写字教育。对于教育部这次出台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多渠道、多方位丰富宣传内涵,进一步增强推行规范写字教育的宣传声势和社会效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规范汉字人人晓,人人都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室、宣传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写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努力在校园中形成“学好规范汉字,写好规范汉字,用好规范汉字”的新风尚。

第二,学校要高度重视写字教育。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并身体力行,带头书写规范汉字,自觉地、模范地为书写规范汉字做出表率。要充分认识到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入口。要正确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明确写字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写字教育是所有老师的共同任务。要按照《意见》要求明确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年级段的培养重点,认真组织好写字教学工作。特别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写汉字的最佳时期,应选拔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汉字书写作专门的讲解指导,让学生从认识汉字起就能规范地书写汉字。

第三,教师要高度重视写字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写字有明确的要求,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学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自觉加强自身书写能力。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育学生,还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样,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板书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样做对于学生把字写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各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应给学生一定的写字时间,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并加强写字指导,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第四,学校要加强写字教学管理。一是选好、用好写字教材,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的放矢。二是规范书写工具。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要在小学生中适当控制使用自动铅笔,合理限制使用圆珠笔和水笔。要适当控制学生使用修正液、橡皮等涂抹工具,力求从细心入手,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态度,引导学生专心书写,最大限度地降低写字的出错率,从而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三是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作业量过大不仅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当前作业量过大导致学生重答案轻书写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搞好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实行不同学科家庭作业间隔布置,避免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书写压力。四是建立和完善常规检查制度。学校要注意规范各科作业书写要求,定期抽查写字教学落实情况。同时,要重视平时的随机抽查,要把学生书写问题作为平时教学的重要内容,随时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是在各学科考试中都应按比例设一定的卷面汉字书写分值,不应只重视语文一门学科,这样有利于各科教师和家长、学生的共同重视。

第五,学校要加强写字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写字教学的主力军,教师写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写字教学的成败。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要把推行汉字书写规范化工作作为教师的共同任务,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本身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写出一手规范、美观的字。一是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写字基本功训练,坚持每天写一定数量的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二是要利用寒暑假广泛开展各学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规范字的集中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切实加强规范汉字教学。三是“请进来”,直接从校外引进能力好的写字教师作为代课教师,以弥补规范写字教学力量的不足。四是“走出去”,选派写字基础较好的教师到专业院校进修。五是“比学赶帮”,经常开展写字教研活动。六是“主动出击”,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参观等活动,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六,教师要优化写字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要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加强写字指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成果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字的兴趣,增强写字的成就感。二要更新写字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变单纯的模仿、临摹练习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创造表现能力的智力开发教学。写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写字的用笔方法用语言表述往往很难道清其微妙之处。所以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和思维特点,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三要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教师可经常给学生讲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还可以渗透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培养学生刻苦练习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从而成为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源泉。四要组织开展好学生写字课余活动。通过举办书法讲座、参观书法展览、组织写字比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加深他们对汉字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写字爱好和特长。

第七,学校要加大写字教学投入。学校应配备书法活动室,条件允许的配备书法专用教室,条件不允许的可配备与其他学科如美术等合用的活动室,并配置实物投影仪,为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活动场地。要定期在校宣传橱窗、班级的墙报、学校的走廊中展示学生优秀的写字作品,还可以张贴书法名家的作品,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每年学校应举办一次“写字节”,在写字节里学生可以举办写字展,可以进行现场写字表演,让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学校写字教学既要看重写字特长生的提高,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既要重视写字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因此,写字竞赛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选送优秀作品参赛,选拔尖子生参加现场比赛,组织所有学生参加的班级团体赛,开展写字姿势评比,举办优秀作业本展评,等等,让学生在浓郁的写字氛围中受教育、受启发,激励每一位学生把字写好。学校图书室要订阅书法报刊,供师生借阅,充分调动师生学习和写字的热情。

总之,要引导学生写好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汉字,提高中小学生写字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任重道远,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和共同奋斗,只有这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政协办公室)

上一篇:小楷学习漫谈(连载·5) 下一篇:DV的WI-FI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