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总结

时间:2022-10-03 06:06:56

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总结

[摘 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主要对泸香8258、11优T16、科优21、江优919、中优608、中优169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做出总结。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品种 试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 S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129-01

为摸索和总结各品种的生态适宜性和栽培技术措施,促进我县增食生产稳步上台阶,特进行本试验。

一、参试品种:水稻试验地安排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阳坝村,同田参试品种为:泸香8258 11优T16 科优21 江优919 中优608 中优169(ck)

二、试验地概况:示范地点及面积:示范点选择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阳坝村,海拔650m,水源条件较好,田块土壤肥力中等,交通方便,离木黄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小区同田对比试验面积2.6亩

三、试验设计:6个品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15.5m2(5m×3.1m),实行宽窄行拉绳移栽,密度(36cm+26cm)/2×22cm,亩窝数9776穴,品种间为40cm,区组间50cm,四周为保护行,保护面积3行,用“中优169”作对照,所有参试组合同期播种、移栽,耕作栽培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相同。

四、栽培管理:(1)育苗:采取旱地育秧,实行旱育保姆包衣拌种,4月7日6个品种落泥,插扦标注品种名称,无纺布保温保湿,4月14日立针现青,4月27日,每个标准苗床(1.3m×8m)施入100g尿素和2挑清粪水,6月1日,每个标准苗床施尿素至少200g,并用三环唑、菊脂类农药886喷雾一次。

(2)移栽:6月3日移栽,移栽前行三犁三耙,并亩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普钙30公斤,氯化钾15公斤,采用宽窄行拉绳移栽。

(3)大田管理:①追肥:于6月7日,结合除草剂,亩施分蘖肥尿素7.5公斤,8月24日亩施壮籽肥尿素2.5公斤;②水分:实行寸水促分蘖,足水保扬花,干湿至成熟;③病虫防治:今年水稻移栽结束后,其雨水总的偏少,气温较高,不利于病虫发生,试验共用药4次,分别用杀虫双、敌敌畏、三环唑、富士一号、井冈霉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

五、收割 小区同田对比试验采取单收单晒,以小区计产;

六、试验结果及品种表现情况记载

(一)、试验结果:1、从各小区产量验收统计表(三)得之,产量最高是江优919亩产592.2公斤,比对照中优169多145公斤,增幅达32%;第二位是泸香8258亩产569.1公斤,比对照 中优169多121.8公斤,增幅达27%;第三位是11优T16亩产537.7公斤,比对照中优169多90.4公斤,增幅达20%;第四位科优21亩产519.2公斤,比对照中优169多75.5公斤,增幅达175;第五位是对照品种中优169亩产447.3公斤;第六位中优608亩产325.6公斤,比对照中优169减少121.7公斤,减幅达27%。

2、适应能力:6个参试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抽穗结实。

3、通过q测验得之:江优919、泸香8258、11优T16对中优169(ck)、中优608差异极显著,科优21和中优169对中优608差异极显著,江优919对科优21差异显著,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见表(五)。

4、从经济性状考查得之:6个品种中株型最高是江优919 112.3cm依次是泸香8258、11优T16、中优169、科优21,中优608最矮,只有99.7cm;千粒重最高的是泸香8258 为30.5g,第二位是江优919为30g,最后是位中优608为28g。

5、抗逆性:6个品种都抗倒伏。中优608、科优21、泸香8258在秧苗期均有苗瘟发生,其中以中优608 、科优21 感病较重;在破口抽穗时遇到高温,阳光充足,6个品种病、虫害较轻,在收割前对各品种穗颈稻瘟进行调查,科优21株发病率达26%,其次是中优608,株发病率为11.4%,其它品种危害较轻,对其产量没有影响。

6、分蘖:从苗床到大田,通过定点调查记载5个品种都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与对照中优169没有差异。

(二)、小结: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在我区产量表现较好、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有江优919、泸香8258、11优T16三个品种,其可以在海拔800米以下区域作为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科优21在加强稻瘟病的防治下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勤. 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10,02:5-7.

[2]杨丽. 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J]. 北京农业,2011,09:34-35.

上一篇:水溶性肥料在大白菜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下一篇:马铃薯杂交实生籽育苗移栽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