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6 05:34:25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摘 要] 江西多丘壑山地,这种地貌类型光照充足、热能丰富、水资源充沛,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本文就江西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作出相关研究和介绍,从选种,到秧苗种植到移栽,最后的土肥水较强管理,为其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江西 水稻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143-02

一、水稻选种、秧苗培育

要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选种和秧苗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两步的成功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1.品种选择

优良的水稻品种不仅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而且在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高产,初步加工后精米率高,口感软糯,售价高,性价比高。

2.苗床选择

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苗床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松软,便于播种的平坦田地。江西全都采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松软的菜地或者旱地。不可选用盐碱性不合格的土地,长期播撒草木灰消毒的土地也不可。盐碱不合格,和长期播撒草木灰影响土质的田地在选择苗床时是大忌,不可选用,秧苗地也要避开这类田地。为了让秧苗有强劲的根部系统,在当年移栽后的苗床上,有规律的施用优质农家肥,翻种大豆等农作物。

3.育秧准备

3.1晒种

农民在播种前进行晒种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常提高2%-5%。一般选在播种前一两天进行坑晒。

3.2选种

选中很有讲究,要选择饱满整齐卖相好的种子,最后定种前要进行消毒,分类,清除混杂的种子,保证秧苗田的养分不被杂草吸收。

3.3消毒

水稻的某些病虫害比如白枯叶病和稻瘟病都是因种子携带病毒而引发的,通常采用消毒水浸泡种子来杀死病毒。为了防止药物残留,在催芽前前要先用清水冲洗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浸种,只有让种子吸足水分才能萌芽。一般种子出现半透明状即表示浸种充分。

4.确定播种期

水稻的品种不同,土质条件不同,播种期也有所改变。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温度要求,和收获期进行综合分析,有早中晚三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的是早期播种,根据一阶段的平均气温来选定具体播种日期。中期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晚期播种一般在在5月上中旬这两个时期播种都要注意开花期,尽量让开花期避开炎夏高温天气。

5.秧田管理

水稻秧苗生长的适宜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较高温度天气出现时要做好同分,并且浇水,防止秧苗水分流失。种子抽芽时确保充足的水分供给,也新生的秧苗良好的生长环境。出苗后不可过多过勤的浇水,让秧苗适应环境自己生长,也防止水过多烂根死。定期施肥,对肥力差或者因为秧龄长而后期缺肥的田地进行适当补湿肥料。

二、水稻移栽

1.大田准备

水稻田要保证地势平坦,土质松软,营养充分,无杂草破坏水稻生长。在稻田中施用绿肥,不断翻地是绿肥渗入土质,最后灌水,七至十天后便可移栽秧苗。

2.施用基肥

早稻在三四月移栽,长至生育期时气温较低,对肥料的分解吸收慢,所以前期适量少施农药,后期生长发育快,气温也高,肥料分解快,应该多施基肥,促进生长开花。中稻生长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根据需要施加肥料即可。晚稻生长过程中气温由高到低,因此肥料供应和早稻相反,前多后少,在一般情况下晚稻生育后期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因此,施肥规律和早稻正好相反。

3.适龄移栽

因为秧苗品种、育秧方式、播种密度等存在的差异,秧苗的移植有早晚之分。

小苗移栽,秧龄在三叶期之前,一般是保温密播培育出来的。小苗植株小,可适当增加移栽密度,保证多产,但栽植密度增加后,稻田的养分供给应该更加充足。

中苗移栽,秧龄3-4.5叶期之间移栽,中时候的秧苗数量庞大,应尽快移栽。

4.插秧方式与规格

目前,江西省插秧方式以宽行窄株和宽窄行交叉的方式为主,这类栽插方式有利于水稻的健壮生长而且能够降低病虫害的侵害。插秧一般要求插的浅,保证秧苗有充足的氧气进行根部呼吸。为了促进水稻生长,一般控制在3厘米以内。秧苗要插的直,否则影响生长,后期也不好处理;虽然要求插得浅,但是要稳。

三、田间管理

1.肥料管理

依据高产水稻的需肥规律,土壤肥沃度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施用有机肥料。一共有以下几个步骤步骤:首先进行土壤分析,对土壤中所含的养分,水分,污染物,病毒害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清理污染物和病毒害,根据养分、水分、水稻品种,大气温度进行综合估算出今年的预计产量。然后,按照分析所得的肥料配比进行有机肥料制作,保证绿色无污染。最后,根据水稻的营养吸收情况和需肥情况,适量的追加肥料。

2.水分管理

水稻需水有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之分,生态需水是指满足水稻生长,维持良好生长环境所需的水分,生理需水是指用于保持水稻体内水分循环所需要的水。江西省水稻种植上使用科学管水,不但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发展,提高产量,并且可以调节土壤中所含的氧气,调节温度抑制杂草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入侵。

四、防治病虫害

1.水稻病害

常见的水稻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遂期综合症,发病时叶片叶鞘上会出现深色斑点,且会不断扩散,最后导致整株水稻坏死。为了防止这些水稻病害,水稻种植期间要保持稻田卫生,不定期对杂草进行处理,适当喷洒农药,抑制病虫害滋生。高温处理携带病菌的水稻和杂草,确保不会吸走多余养分时在进行施肥,免得带病水稻吸收氧分后肆意疯长。让稻田保持适宜的温度,通风透光。

2.水稻虫害

较常见的有潜叶蝇、负泥虫和二化螟等,病虫害出现时适当喷洒农药,可缓解或解决水稻坏死问题。

五、总结

选种,壮育秧,为水稻种植打好基础。移栽时把握要领,后期加上适当的土肥水管理,稻谷的产量会大大提高。水稻生产时不能忘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适当涵养土地,否则土地营养流失,造成生态破坏。

参考文献

[1]宋广树,孙忠富,孙蕾,杜克明,王夏.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J]. 生态学报,2011,(13).

[2]张宗保,张德平,齐浩然,董县中,郑明范,孙广朝,刘军.浅析“五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8).

上一篇:施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用复合肥对甘蔗生物学性... 下一篇:桂味荔枝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