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不再成鸡肋

时间:2022-10-03 05:01:00

无论是在那些吸引眼球的解决方案,还是充当配角的设备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数据通信正在向着“IP化”、“融合化”、“移动化”的方向演进。

参观过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的人可能都会察觉到,无论是设备厂商还是运营商,大多屏蔽掉了那些枯燥、复杂的技术和设备,而将真正贴近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业务应用及解决方案作为了展示的重点,这种改变在数据通信领域显得尤为突出。

应用为王加剧竞争

在本届展会上,那些枯燥的高科技、冰冷的设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应用为王”成为了数据通信领域的主旋律。

中国电信将“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互联星空”、“我的e家”四大增值业务作为了宣传重点,而为了显示自己在设备之外的竞争力,设备厂商也向人们展示了大量基于IP的数据通信产品及解决方案;这些直接针对最终用户而非运营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禁让人深切地感觉到,“运营商需要什么,设备厂商就做什么”的时代真地已经成为了历史,“运营商的客户需要什么,设备厂商就做什么”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此外,从本届展会上中国电信展示的针对政府的“数字城管”、针对公安系统的“平安城市”、针对保险行业的“远程定损”以及针对家庭用户的IPTV等定位于不同用户的业务中,我们不难看出,正在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运营商将更加注重市场的细分;而厂商向人们展示的统一通信、IPTV、视频监控、数字家庭等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方案,则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厂商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然,“应用为王”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数据通信厂商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设备领域延伸到了应用领域,IC与IT融合的趋势将更加显著。本届展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IT厂商的身影,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IP、融合、移动趋势显著

尽管在本届展会上,运营商、设备厂商都不约而同地将应用作为了宣传的重点,但无论是从那些吸引眼球的解决方案,还是只能充当配角的设备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数据通信正在向着“IP化”、“融合化”、“移动化”的方向演进。就像华为在本届通信展上的主题“移动、全IP、融合”一样。

为了满足种类日益丰富的应用对城域以太网带宽和稳定性的要求,厂商在设备上可谓下足了功夫,阿尔卡特朗讯、北电、华为、中兴通讯、烽火等厂商都在展会上展示了各自最新的以太网路由和交换产品,这些基于MPLS和PBT技术的城域以太网设备除了能够提供更高交换和路由能力、更丰富的接口外,还提供了更高级别的QoS保障、更快速的保护导换功能,保证了城域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届通信展上,中兴通讯、烽火等国产设备厂商向人们展示了丰富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由IPTV技术派生的视频监控业务,与IPTV控采用的控制平台极为相似,厂商只需在IPTV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稍做改动即可产品化推向市场,而这也充分显示出了IP架构的灵活性。

而从本届展会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就在中国电信、网通等固网运营商等待发放移动牌照的同时,设备厂商推出的大量基于IP的数据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早已打破了固网的局限,朝着移动化的方向迈进。诺基亚西门子网络、爱立信、中兴通讯、华为等通信设备厂商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符合3GPP、3GPP2、TISPAN、ITU-T、OMA等多个标准的IMS平台,以及大量基于IMS的应用解决方案。而这也意味着,一旦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在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后,马上能够推出基于固网与移动网络的融合业务。

上一篇:解密西安红树林网吧增值业务 下一篇:谁是下一个“短信”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