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38

融合教学的定义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1

【关键词】金融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战略要求。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又以教高〔2012〕4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但是,笔者在本科《金融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我国本科《金融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质量令人担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大挑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本科《金融学》存在教学质量不容乐观?笔者长期观察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如高校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不合理引致的教学程序化,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等等,但是根本的原因是当前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因此,本文笔者以本科《金融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当前本科《金融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本科《金融学》的教学模式。

1 《金融学》教材发展滞后影响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成了社会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所以《金融学》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金融业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但是,我国的现代《金融学》教材是最近2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上照搬照抄前苏联的版本,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金融学的泰斗黄达教授才把中国的货币信用体系融入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编写了《货币信用学(上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金融学教材。20世纪90年代初,黄达先生发现以前的金融学教材跟不上我国金融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形势,新主编了《货币银行学》教材,建立了全新的货币银行学理论框架结构,内容扩展到货币金融及相关的经济问题。但是中国的《金融学》教材长期偏重金融宏观监管,金融微观方面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在国外教材里属于《国际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我国的金融学不是国外讲“Fiance”,长期以来没有辨别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理论金融与应用金融等重要问题之间的关系,建立我国现代金融学的学科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学》本科教学质量。

另外,我国本科《金融学》教材经历各个阶段,虽然现在有国家规划教材,但是还是存在各种版本,这些版本的质量很难保证,影响了教学质量。笔者调查发现:(1)有些学校使用的《金融学》教材是自己学校编写的或版本过旧,这些教材有的偏重宏观或有的偏重微观,没有形成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结构。特别是随着现代金融的深化、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创新日益复杂化,传统的金融学教材远远跟不上金融学发展的步伐,而国外《金融学》教材更新比较快,及时纳入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2)教师和学生过重依赖教材,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那么较差的教材必然导致不好的教学效果。金融学不仅理论创新快,而且是一门很强应用性的应用经济学。但是有一部分年轻老师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了教师岗位,对金融学的理解都来自以前的课本和老师的教学,而此时如果我们的老师还不去思考实践中的金融事实,过分依赖教材,比如,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产品,其定价与我们的实物商品定价就不是一回事,如果老师还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从来没见过股指期货这种产品而难以完全理解,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金融学》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质量

2.1 传统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传统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理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影响行为的外在环境进行考察。外界环境的刺激决定人类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结果将影响其后续的行为。因此,基于这种理论基础的传统教学,认为学习行为是通过强化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师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生通过传递的刺激,接受传递的知识并达到与老师相同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另外,传统教学还认为,复杂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分解细化成基本的观念、概念等知识易于传递,从而使学生易于逐步掌握。比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加涅的学习层级说就认为,在设计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层次结构性,教学应该将整体知识分解成多个层次和一个个小单元,让学生从低级的基本概念技能出发一步一步掌握高级理论和技能,最终掌握整个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2 《金融学》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传统教学理念导致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行为刺激的知识传递,把教学设计重心放在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编写教学目标和制定一系列操作程序等方面。但笔者在长期的《金融学》本科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这种强调语言刺激的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金融学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较大的差异,其产品和相关理论较为抽象,语言刺激不能反映出客观金融经济世界的真是刺激,对于学生是从语言抽象的传递到语言抽象的接受,这种接受是被动的,难以理解真实的金融经济世界。

现在传统《金融学》本科教学中虽然已把“教学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加入到了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结构之中,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金融学理论知识的抽象,使缺乏知识构造背景的学生还是很难理解真实金融世界的行为模式。如笔者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对银行系统的知识有初步了解,但对现代金融的诸如国债、股票、基金等知识缺乏普遍了解。因此,如果传统教学理念不设计现实情境直接从把教材上编写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行为传递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死记硬背下来的,是没有消化,知其然不知其所由然,因此也就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难以运用理论知识认识和分析现实的金融经济问题。

3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建议

信息知识爆炸的现代,金融的全球化、金融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以及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跟上金融学的时展,而只有学生学会主动地根据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以基本理论知识构造新知识,从而很好地认识世界,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才是时代需要培养的金融学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反思传统教学模式,设计以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Vygotsky(1978)在Bartlet(1932) 和Piaget(1970)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Rogers(1983)又提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构建主义理论。Griffiths(1997)认为,构建主义教学内涵三个方面:(1)知识内化,即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知识外化,即学生把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客观世界中去;(3)自我反馈,即学生自己反馈客观世界的刺激,认识判断外界客观世界和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构建主义对教学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知识“传授”模式向“体验”模式转变(DavidNunan,2003);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何克抗,1997;岳欣云、董宏建,2009;谢建,2011;金晋等,2011;丁锐等,2013)。

3.2 构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的建议

构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重点构建以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反思、批判和探究,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

(1)情境设计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依据课程设计的大纲和金融业的实践发展真实情境设计教学的全过程。现代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为教师课程的情境设计和现实模拟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比如,学习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和银监会的银行监管职能,可以要去学生提前预习进入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主页网站进行现场感受,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去探索去主动提出问题,去发现教材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批判地思考和尝试去解决自己的困惑,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教学改革实践也表明,此种情境设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学习的理论能和实践相结合,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且学习目标明确,更具有针对性,理论知识就没那么抽象和枯燥。

(2)换位体验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这种建构模式就是老师和学生换位,老师扮演学生的角色提问,学生经过自由组合分成多个课程学习兴趣小组扮演老师的角色来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老师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课程理论前沿,要求学生利用知网等期刊数据库和图书馆的资料提前进行阅读,并试图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这种团队式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从而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进步。经过课堂上和课后的多轮的师生之间的问题解答和辩论、学生分组之间的辩论以及学生组内之间的充分讨论,学生始终围绕问题主动建构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实践体验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这种建构模式,不但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而且强调动手操作能力。《金融学》不但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是实践性也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金融学》可以利用本学科教学合作基地的资源进行知识的体验和建构。比如股票交易营业部、期货经纪公司等让学生进行课程实习,现场体验和了解现代金融交易的相关知识。另外,《金融学》也可以利用本学科的实验室进行知识建构。比如,利用金融实验室开展金融产品开发定价实验,金融期货套期保值的方案设计实验,利用黄金外汇、股票等金融模拟操作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实验及举办各种模拟大赛,比如模拟炒股大赛等实践操作活动来帮助、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提高《金融学》的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Ernst von Glasersfeld (Ed.),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Holland, 1991:53-74.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岳欣云,董宏建.建构主义之后:功能语境论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论争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137.

[4]谢建.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44-147.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2

关键词:课程研究;道德;法律;融合

从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都已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新课程体系中第一门课,它是由原来“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合并发展而来。教材编写首席专家罗国杰教授强调:在讲授“基础”课的全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这是一门新课,它不是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简单合并,而是一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的崭新的课程。为什么要将“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一、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意义

第一,从国家战略高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撑,而且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道德与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道德与法律的产生到德与法融合治国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采用德法并治之治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历史考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这种“德与法融合”的治国理念体现出法律和道德在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二者相融相长,相得益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我们将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通过加强社会成员的法制意识来保障其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先进的道德精神来引导社会成员遵循法律义务,自觉养成守法习惯。对于大学生来说,为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必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新课程主导教育作用。因此,开设该门新课程、加强“德”与“法”的融合,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客观需要。

第二,从人才培养高度看,在教育理念上奉行道德与法律相结合,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在调整、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法律着重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并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最低要求;道德侧重从支配人们行为的内在思想意识进行规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它不同于法律,法律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实施,而道德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着内在的不可分性,把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与法两种作用,融两种作用于一体,对于实现人的道德追求、塑造高尚人格、约束人的不良陋习、规范人的文明行为方式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高度看,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对于学科建设和创新课程体系,整合知识结构,以科学的理论架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从德法认知与社会德行现象的关系看,一种社会德行现象的出现,往往包含着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诱发原因,仅仅从任何一个方面着手解决都会遇到困难,因此,只有将二者相融合起来,综合考虑,发挥两种手段各自效果优势,互相辅佐,问题才可能解决得比较圆满。从学术视野看,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属于伦理学学科,“法律基础”课应属于法学学科,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门课程归属两个不同学科!为了加强两门课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方面实效的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党中央决定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新课程的设立就是为了加强“德”与“法”两方面知识与效力的融合。这种做法对于推进学科建设、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德与行的实效性导引作用,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内容

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从内容视角看,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的融合、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融合、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德与法在教育的价值导向性上的融合以及追求所达到的境界的融合等方面。

第一,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的融合上。明确提出“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五五普法规划”中,也将“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写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文件都对新课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的融合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教育目的和要求上的融合成为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方向和指针。

第二,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融合上。以前当我们遇到学生思想行为问题时,教育者总爱用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思想转化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达到转化思想、改正不良行为的目的;而管理者通常用纪律处罚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然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学生知错而不改,导致教育者的教育无力”以及“学生与严格的管理者对立”等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将两种方法和手段的融合。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教育也是由于父亲与母亲教育、惩戒相对分离,造成孩子对教育的两种印象的结果。因此,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来看,就是要将道德的潜移默化的感化型方法手段与法律的外在强制约束控制型方法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一种融道德的感化作用与法律的威严作用为一体、使道德负有应有的威严、使法律充满对人性应有的关怀的新教育方法和手段。

第三,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上。如果说“德”更多地体现对行为导向的情感激励作用的话,“法”则更多地体现为对行为效果的理性控制作用。对受教育者而言,对行为的导向激励作用与对不良行为的约束控制作用就如同是对同一事物进行“拉”和“推”的作用一样,如果能有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岂不是更大?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就可以减缓在国家制定法律与社会所奉行的道德之间因为缺乏过渡、缓冲机制而造成的法律僵硬、冷酷,也能尽量减少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还能降低道德的无力感和被社会所蔑视程度,甚至可以有效避免道德的违犯,减缓了道德的衰落。

第四,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

   

现在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在价值导向的全过程中。首先,从价值形成过程看,法律是这样促进道德建设的:法律通过确认或吸收道义标准,使之成为法定标准而直接促进道德目标;或者借助于自身机制和内在准则,以间接方式促进道德目标。我们在高校道德与法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道德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法律观念是相重合的。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最低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道德观的基本要求不仅是法律构成的基础,而且在很多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在这一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一脉相承,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趋于融合。其次,从社会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精神需要道德观念在价值内容上进行不断充实,才能满足司法审判的需求,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道德是立法的基础并引导着法律进步和发展。但要注意的是,道德与法律的融合,必须立足于二者价值内容上的相互交融和区别。既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的内容完全合一,不分彼此;也不能将道德与法律的内容完全隔离开来。而应该充分发挥德与法的同质同向性,在二者的价值内容上以道德融入法律的指导性和先进性,引导和推进法律的完善与发展。现代法律精神首先应确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在二者价值内容上的融合上,把理想的道德通过立法表现为宪法中的原则性、指导性和倡导性规范,从宪法这一根本法角度来确认和宣告理想道德的地位、性质和目标;同时,通过道德的导入来完善法律的形式和实质内容,完成理想道德从应然到实然的跃进。中国古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与行为,就是法与德在价值内容上的融合。理想道德所主张和倡导的价值观,往往会融合为法律价值所追求的内容。再次,现代法律精神不仅表现于外在的司法审判制度的运行,而且更代表了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评判。现代法律精神主导下的法院公平审判是以法律和诉讼制度来扶植正气、压制邪气,使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国家法律以具体审判活动的形式对高尚道德的推崇和推行,从而弘扬理想道德观念。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德与法的价值导向教育实践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将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融合起来。第五,新课程德与法的融合体现在教育追求境界的融合上。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修己以安民,天下为公,社会大同”,侧重于“人际亲如”和社会和谐。例如,中国儒家的道德教育追求就很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身修则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在《礼记·礼运》中对“天下大同”有这样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在我党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对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有相似的描述:“……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而要达到这些社会目标,就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全社会道德文明的宣传和教育。法制教育所追求的境界是“各安其所,各得其位”,侧重于政权稳定下的社会秩序。在古代,中国法家的追求就是“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老幼君臣父子相安,国无外患,身无隐忧”的公正、平等的社会。如果能“法立而不用,刑设而不行”,即只有通过有为,才能实现无为,法所倡导的社会理想就实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局势曾强调:“中国不能乱。”他在年月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如果没有政权稳定下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基础。而要维护稳定的发展环境“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里的“理想”主要指德治及其目标,“纪律”指的就是法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社会有序、依法治世的基础上的,社会的有序要依靠基本的法律规范和社会成员的道德和谐来维系。因此,德与法的融合表现在教育追求境界上就是要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而有序的社会秩序要依靠有权威性的公正的法律制度。而这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既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和谐,也包括社会道德文化与法律制度的规制的和谐。这种和谐使人自合于法,自同于德,德与法的融合目标即在于此。

三、新课程德与法融合的方式

新课程中“德”与“法”该如何融合?从“德”与“法”的关系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来看,主要有渗透式融合、差动式融合、碰撞式融合等方式。

第一,渗透式融合。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或者道德教育手段与法律教育手段有着某些渗透、重合之处,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相互借用、相互倚仗、相互渗透地实施教育活动。例如,在新课程第五章讲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规时,就可以应用“渗透式融合”的方法实施教学。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举止既是文明的象征,也反映出人们对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法律法规的理解、认同和遵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既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法律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的行为既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社会公德低下,也可用相应法律条文对之进行衡量、处罚教育他。另外,从法律与道德追求的境界及价值层面看,法的品质在于公平、正义通过法而得到实现。

第二,差动式融合。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因“德”与“法”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步性、境界的层次性所产生的差异造成在教育效果上不一致性,将两种思维融合有助于扬长避短,突显综合效果。在融合的过程上,呈现出“先动带后动”、“后动跟先动”逐步实现同步的特点。一般说来,从人类历史进步发展角度看,“德”性思维要超前于“法”性思维,所以有人说道德是高尚的法律,而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指引着法律的发展方向,当社会成员普遍的道德状况得到提高时,原来作为道德的要求会上升为法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化下来,从而导引着法律向着更高尚的道德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是“主动者”,法律是“受动者”,“德性思维”领先于“法性思维”,形成以“德”带“法”的局面。人们常说的“道德法律化”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方式。道德法律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立法将一些基本的道德标准确认为法律标准。例如,在新课程第七章、第八章中,谈到了我国《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合同法》确认交易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第六章还谈到了人们日常行为生活中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传统美德在《教师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青少年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条文规定,这些都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第二种方式是使某些道德升格为习惯法。例如,民间的道德传统、社区习俗具有较强的依附力、亲合力,往往成为人们实际行为所遵从的行动准则,这种行动准则固化下来,就形成了法律。第三种方式是通过监督保障机制保护文明道德行为,禁止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在差动式融合方面,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也是有的。所谓“善法产生普遍上升的道德”而“恶法放纵了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的各自私欲,从而限制了全人类道德的进步发展”。在善法与恶法与道德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差动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道德曲折发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3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贯通融合

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①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围绕“四史”教育“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高校要“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四史”教育是高校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模式,是高校提升“四史”教育效果、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学生,武装头脑,并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贯通起来,同开展“四史”教育结合起来。高校开展“四史”教育,需要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和课程特点,针对学生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做到系统化、常态化和全覆盖、有成效。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广泛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把“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贯通融合,开设必修课程,融入教学内容,做到“四史”教育全覆盖、系统化、效果好。“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现有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虽然包涵“四史”教育的内容,但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要求,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和、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部署,高校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推进“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促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推进“四史”教育的有效开展,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选择。(二)高校有效开展“四史”教育的需要。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然选择。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四史”教育主要有如下阵地:思政课教学阵地、历史专业教学阵地、新闻舆论宣传阵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现场教学实践阵地、网络媒体信息阵地等。从这些阵地开展“四史”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系统性、渠道的稳定性、师资的专业性、受众的广泛性来看,思政课教学具有系统性、稳定性、专业性与广泛性等特点,不仅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只有守住主阵地,用好主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主渠道畅通、多渠道并行,“四史”教育才能扎实推进、卓有成效。同其他教育阵地相比,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然选择。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提质增效。一是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作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成熟、完善的教学实施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即时开展、有效推进。二是“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滋兰树慧、润物无声。思政课必修课程不同程度地涉及“四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只有结合“四史”教育相关内容,才能讲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好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法治精神,讲清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选择,讲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政策策略。三是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与其他专业课程或宣传渠道受众面只有相关专业、部分学生不同,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程、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受众面是全体在校大学生,授课内容有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标准要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增强“四史”教育的大众性、内容的系统性、学习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对“四史”教育的认同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的实效性。(三)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思政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才能赢得学生。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做到“八个相统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思想理论基础,需要开展“四史”教育提供历史文化根基。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落实关于“四史”教育系列重要论述、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把“四史”教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不仅是高校有效开展“四史”教育的需要,也推动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四史”教育的有机融入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需要“适时”与“契机”,需要问题导向推动、需求导向拉动和时代要求驱动。“四史”教育的有机融入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是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史育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丰富了思政课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的部署与要求,从2021年秋季开始,高校要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这将推动高校进一步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四史”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充实,实现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与“四史”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可行性

(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案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依据。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党高度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四史”教育。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与学习,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总结。2019年10月,党的四中全会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一起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0年6月,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④2021年10月,党的五中全会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开展“四史”教育,是事关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已经纳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规划。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加强“四史”教育作为构建理论武装体系的重要举措。、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提出高校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2020年,教育部已正式启动“四史”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可以说,“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在国家层面已经有了顶层设计、政策要求和推进时间,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二)数量充足且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师资保证。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⑥主要职责是引导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仍是关键。“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师资保证。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过硬,开展“四史”教育值得信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人格要正、自律要严”的基本要求,⑦指导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省市和学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懂马列的人讲马列提供了政治保障。二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开展“四史”教育能力胜任。根据现有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担任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包涵“四史”教育的内容,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能力保障。三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充足,开展“四史”教育游刃有余。教育部明确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350,近年来各省市和高校加大了引进、培育思政课教师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提供经费支持,明确推进时间,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进数量显著增长,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提供了组织保障。总体来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优良、能力完全胜任、数量能够保障、教学条件具备。(三)系统完善和成熟科学的教学实施体系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制度与机制保障。我国高校经过长期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思政课教学实施体系。我们党一贯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评价、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成熟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运行体系,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制度与机制保障。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广泛深入迅速有效地推进。开设思政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建设,已经形成了系统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体系,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有序、系统科学、稳定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开设专门的“四史”教育课程,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二是渗透到现有思政课教学内容,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渗透到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借力思政课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四史”教育能够迅速开展、全面推进、系统实施,做到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显著、评价更到位,实现开展“四史”教育、深化思政育人的目标。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实践理路

(一)开设“四史”教育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提升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⑧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讲“四史”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四史”的演进过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严密的历史知识逻辑体系的支撑;二是把握“四史”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属性,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三是引导学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提供学理、学术与学科支撑。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需要做到“四史”教育进思政课堂、进思政教材。一是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的要求,高校要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从2021年秋季开始实施,高校要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确保按时、保质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并纳入思政课教务管理系统,规定课程的学时、学分和开课学期。二是编好选好“四史”教育教材。教育部已正式启动“四史”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全面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结合“四史”教育内容和思政课程特点,编写“四史”教育校本教材、辅助教材和课程大纲。三是围绕“四史”教育目标开展集体备课。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起好步、开好头非常关键,同时“四史”教育本质属于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统一备课和集体攻关,逐步探索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成熟经验与有效模式。(二)发挥必修课程优势开展“四史”教育。“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与课程体系不可替代。根据中办、国办和、教育部的文件,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是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保证了“四史”教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该看到,“四史”教育课程定性为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从选课机制上不能确保全体学生选修全部“四史”教育课程,不能确保“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系统性,需要新的学习机制来弥补解决。因此,除了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外,将“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既充实了思政课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了“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系统性问题,又做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应然选择。将“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还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相关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其教学内容内在地包涵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四史”教育内容休戚相关,不联系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共党史,就讲不好理想信念问题;不联系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就讲不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近现代的国史、国情,认清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其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四史”教育的内容。“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策略,真正讲深讲透形势与政策也需要运用“四史”的大历史观和宏大背景来进行深刻分析。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一是深入研究思政课必修课程和“四史”教育的内容体系,寻找教育内容的共同点和适时渗透的契入点,把“四史”教育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相关章节,使之成为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根据思政课必修课程和“四史”教育的内容特点,开设“四史”教育专题。专题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四史”教育专题既作为思政课必修课程的教学专题,又突出“四史”教育的主题,使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既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又与学习“四史”教育内容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学理性、历史感和有效性。(三)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发挥教师在“四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关键仍然在教师。强调,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⑨“四史”教育课是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强的思政课,又是新开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无论是专门引进的“四史”教育专任教师,还是从原有教师中调整而来讲授“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师,抑或从“四史”教育课师资长远建设规划考量,都需要开展“四史”教育能力提升的专门业务培训,以提升“四史”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思政课必修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四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千差万别,要胜任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开展教育教学的任务,必须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对标“六要”要求将“四史”教育能力纳入思政课教师的系统培训。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专门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的建设要求,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完善“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和高校三级联动的思政课教师政治与业务培训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把提升“四史”教育教学能力纳入思政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中去,开展专题培训或综合培训,切实提升教师“四史”教育课程的讲授能力和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二是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开展“四史”教育教学的能力。国家和省级教研课题的申报、教研成果的评审、教学比赛的开展等,要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能力与要求列入其中,树立明确的教学与教研导向。高校和相关学会要举办各级各类“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理论研讨会等,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部要组织集中备课、集体攻关与教学观摩、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四)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的高水平促进“四史”教育的高质量。教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研究是有计划、有目的、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育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讲求方式方法。需要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研究,做到认识规律与运用规律相结合、探索方法与讲究方法相结合,以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促进“四史”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规律与方法研究。加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探索开展“四史”教育规律与方法要视野高远。一是历史教育的视野。“四史”教育教学要讲清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四史”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四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性的统一。二是意识形态教育的视野。“四史”教育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而是渗透在“四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视野。开展“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高校职能部门要研究如何“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的选课机制,思政课教师要研究“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契入点,实现有机融合、有效教育。我国高校思政课普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课教研部承担,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需要落实好四项工作:建立“四史”教育研究机构,打造研究平台,推进专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组建“四史”教育研究团队,成立研究专班,推进深度研究,提高教研水平;打造“四史”教育研究的“计划产品”,制定研究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定期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计划产品”,避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单打独斗;推进“四史”教育教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定期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观摩会、交流会、研讨会,使“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1).

②讲故事(少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7.

③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④翁铁慧.加强历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N].人民日报,2020-09-18(09).

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R].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年第46号.

⑧深入学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6.

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54-02

当前高职院校已占据了高等院校总数的半壁江山,肩负着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校高职学生人数也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50%以上,这块思想文化阵地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比较重要的地方。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内容是将起统领思想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其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1],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到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倍加重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3]可以说,这是党中央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提出的重要任务的具体化。

而对此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也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将其切实有效地融入到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则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融入的角度,分析一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应该充分肯定,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超然物外”的散漫态度、集体观念不强、信仰淡漠等思想和行为。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一直是横亘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其致力的方向。要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就必须将这一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来。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院校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政治理论课,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主干课程。要有效利用好这几门课,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教学之中,做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这样才能真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题之一是:部分高职学生不爱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不想学习。这就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章节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确定目标、组织内容和教育形式上都应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要针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间仅有一学年、课程容量大、理论性较强、课时矛盾问题十分突出这一客观现实入手解决。课堂教学内容既要尊重教材,又要重新优化整合,联系现实,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融入其中,起到教育与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灌输。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一共十五章内容,一般都安排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可针对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理论成果为主线的课程特点,在内容上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让这一课程有鲜活的生命力,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和接受。

(二)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活动可安排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安排到实践教学中来,确保结合教材、结合实际又能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安排活动内容。实践教学多样化的形式是优于课堂教学的,可采用校园内如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图片展、辩论赛、演讲、影视教育等方式,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社会实践如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与真实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感性结合理性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魅力,以实现实践教学的成效。

(三)提升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组织能力。一般高职学生初入校园后,由于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的反差,使他们既有一定的委屈感,又有一定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对社会、学校、老师的不满可能会多一些,他们的思想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复杂,这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情境教学法 金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35-03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金融学课程是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金融学课程教学在相关高校受到高度重视。教好金融学对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当前的金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金融学科发展和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本文旨在探索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金融教学实践中,以求能一定程度改进当前金融教学中的不足,为社会培养更加适用的金融人才。

一、当前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

1.金融学科微观化发展趋势凸显。金融的范畴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金融的宏观层面主要研究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以及汇率等,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金融的微观层面主要研究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包括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国外经济学界通常认为金融的范畴是指金融的微观层面。从过去几十年金融学科的发展看,宏观金融理论创新比较少,发展已相对稳定,而微观金融理论创新不断,发展较快。1952年马柯维茨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成为现代微观金融学的标志和整个现代金融理论的奠基石。1958年米勒和莫迪利亚尼提出的MM定理奠定了公司金融这门学科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夏普、林特纳和莫辛分别独立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1973年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20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兴起。这些微观金融理论的提出导致现代金融发展的微观化趋势更加明显。

2.金融学科发展面临金融创新的挑战。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20世纪60、70年代,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来逃避金融管制和规避市场风险。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期权交易、互换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不断推出。20世纪90年代后,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信用衍生品规模不断膨胀,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除了新的金融工具不断被推出,金融体制也开始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持续,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放松了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管制,持续多年的金融分业经营格局退出,混业经营成为趋势。金融工具和金融体制的创新,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金融理论指导和金融技能支撑,也对金融学科发展和金融教学提出了挑战。

3.金融学科知识和技能更加市场化。金融的重要功能是使资金从盈余方向短缺方转移,实现资金融通。资金融通存在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间接融资是指通过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实现资金融通。当前,银行间接融资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美、英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其市场主导型的模式在全球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金融业发展,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完善,货币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投资市场等不断建立。这些市场的建立不仅为融资者提供了多途径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导致市场化的金融活动增加,而且市场化的金融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金融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更加贴近金融市场的金融知识和技能。

(二)当前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教学缺乏互动。目前我国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上课放PPT和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听课和记笔记。由于金融学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强,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平铺直叙地讲授,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课堂学习也容易感到疲倦,并且由于不能和教师互动,导致对课堂听到的金融知识缺乏深刻和形象的理解,习惯于死记硬背。期末考试前,学生往往会要求教师划复习重点,考前突击背。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很容易忘记所学的金融知识。这样缺乏互动的教学,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学相长。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学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联系金融市场实际和跟上金融学科发展,然而当前不少金融学参考教材内容跟不上金融学科发展。教材内容往往偏于理论和模型,而脱离具体的金融环境,陷于理论上侃侃而谈,缺乏实务指导。如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多是比较宏观的货币理论与政策,教师课堂上往往也主要按照参考教材,周而复始地讲授这些多年不变的内容。如果不能把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学生就只能简单记忆和理解,难以真正理解这些货币理论的实质。

3.教学不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教师教学重点放在讲授金融理论和模型上,缺乏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具体的金融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很难有机会身临其境地面对金融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学生陷于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难以增强应用能力。由于微观金融的快速发展,微观金融理论往往从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分析金融问题,以计算机技术和数理模型为基础,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量化金融市场的波动与价格走势,对学生应用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模拟具体的微观金融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协助他们掌握一些实际技能,如风险管理、证券定价、金融产品设计、市场分析等。

二、建构主义理论及情境教学法内涵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认为知识由个体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建,即个体通过个人经历和与环境的互动逐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是一个主动处理信息的过程,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及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四个部分:情境、协作、交流与意义建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显然,基于这样的观点,建构主义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求营造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协作中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情境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情境教学法便是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从建构主义理想学习环境的四个组成部分看,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都有所不同(见表1)。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情景教学法对教学的要求都是直接针对当前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路径与途径

(一)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路径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围绕该问题情境进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最近发生的新事物、新观点融入课堂,创设合适的意境。

其次,协助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动手的机会。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其自身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体验和操作实现,教师只能起协作的作用,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参与。为了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亲身体验和完成从知识和技能的“接触”到“理解”再到“掌握”的全过程。

再次,参与学生互动交流。交流是教师协作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通过交流,可以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体验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从而最终帮助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最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金融学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对自己切身体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较熟练的运用。学生由于受自身能力所限,不一定马上能把情境体验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这时可以深入浅出,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与途径,诠释这些金融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达到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的目标。

(二)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途径

1.通过提问方式组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带到实际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问题出现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就可以围绕该问题展开。教师可以进一步采用设问、反问等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金融机构主要面临哪些风险?房价的下跌会给银行带来什么风险?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这些风险?通过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风险管理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2.引入案例讨论开展情境教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可以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和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案例分析开始时,把学生分成3-5人的讨论小组,让小组成员就案例展开讨论,不事先下结论,在小组讨论中活跃气氛和培养思维。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大家综合展示讨论结果,包括讨论过程回顾、学习感悟等。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兼并收购、投融资决策等内容时,可以利用一些公司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往往比单纯讲授理论效果好。

3.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加信息量,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在线教育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如示范课件、纪录片、财经视频等。以本科金融学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穿插播放央视大型纪录片《货币》和热播财经节目《财经郎眼》中的相关片断。学生对这些视频很感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4.通过金融实验室模拟与仿真训练开展情境教学。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银行实务、股票交易等金融模拟实验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金融模拟实验室开展情境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能接受与实际工作接轨的训练。如商业银行实训室模拟银行营业厅的环境,安装商业银行教学软件,从而使得学生在该实训室内可以完成储蓄、开户等柜台业务操作。又如股票交易模拟教学系统可以模拟全球股票交易市场,进行股票虚拟盘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可以进行教师点评。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可以加强学生对股票交易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锻炼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较好地适应了当前金融学科的发展和改进了当前金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提高金融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精神,能够根据情境法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流程和各种情境,并在情境中与学生互动交流,协助学生完成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金融技能的掌握。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吉林.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J].教育研究,2011(7):65-71.

[2] 胡士华.普通高校金融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26-129.

[3] 夏春艳,宋万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85-86.

[4] 刘艳秋,王秀丽,周艳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创新性情景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183-185.

[5] 周新辉.现代金融案例教学模式的重构[J].财会月刊,2008(10):93-94.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6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自闭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也被称作孤独症典型的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缺失、情感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难以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低下,兴趣和行为活动单调、重复、机械等,这导致他们与正常人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闭症的发病率较高,患儿数量也非常之多,为此联合国还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了“世界自闭症日”,以呼吁人们关爱自闭症群体。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自闭症患者人数已经突破一千万,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因此如何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为了很大的一个社会问题。

传统思想理念认为对自闭症这类的特殊儿童群体,应当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但这会使得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被进一步的隔离开,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融合教育与此相反,它倡导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为特殊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融合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生活隔离,尝试融入正常的社会群体、社会环境,这对他们的治疗、学习与成长发展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有助于他们回归社会主流,所以对自闭症儿童推行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不过我们需要认识到,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推行与实施并非易事,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以提高教育成效。

二、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推行措施

(一)家长方面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去学习、玩耍和成长,但是在具体的家庭教育措施上,则需要进行改进与调整。例如,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要了解融合教育(这需要政府、学校进行对应的宣教工作),认清融合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上和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保持一致,要在自闭症儿童能够完全接受的情况下,让他们多与外在的社会环境进行接触,例如家长自己可以多与子女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鼓励他们外出玩耍,帮助他们培养各种兴趣爱好等等,同时要对子女加强能力培养,如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等等,为子女能够尽可能融入正常社会群体奠定基础。对于子女将进入正常学校、正常班级进行学习的情况,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不要过度保护,认为子女可能在学校中受歧视、受欺负而放弃学校教育,这反而不利于子女的成长,而是要对子女有信心,并且要鼓励子女、帮助子女习惯学习班级生活[1]。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方面必须要完全的接受自闭症儿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用爱心来对待自闭症儿童。为此,一方面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另一方还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要爱护他们,不能欺负他们”,而是要从实际的行为上表现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让普通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照学照做,关爱自闭症同学。为了消除普通学生和自闭症儿童之间的隔阂,教师必须要对普通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可以播放类似于《质数的孤独》、《自闭历程》、《我叫山姆》、《雨人》、《海洋天堂》等关注特殊群体的电影,让普通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去了解自闭症儿童,让他们知道自闭症儿童其实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可能更敏感、更聪明,或是让普通学生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闪光点,经常性的对自闭症儿童做出表扬让普通学生学会欣赏自闭症儿童,树立起普通学生对自闭症儿童的平等观念,完全的接受自闭症儿童[2]。

其次,学校要完善师资力量,改进教育方式,一方面要提升融合班级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融合班级教师进修学习,以研究形式进行融合教育,提升融合班级教师的职业素养,激发融合班级教师的教育信心,帮助其更有针对性地教育自闭症儿童,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化的融合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对于融合班级的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难免会给正常的课堂秩序带来影响,从而增加融合班级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量,同时还会使融合班级教师产生压抑等消极情绪。所以,学校应该将融合班级教师的付出与待遇相匹配,争取融合班级教师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政府方面

政府应当从法律法规方面来推进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完善《义务教育法》,尽快提出《义务教育法》修订补充条款,明确将自闭症儿童定为法定特殊教育对象,将自闭症儿童纳入义务教育法系列。在帮助自闭症儿童入学教育方面,利用国家各种支持政策,解决入学难的问题,确保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资金充足,将自闭症学生教育补贴纳入政府教育补贴计划。并出台《特殊教育法》,规定特殊儿童不仅可以与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且还可以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交通、午餐等免费服务。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制定平等对待自闭症学生的方案,强调对自闭症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原则,对其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的评估等做出相应的调整[3]。

(四)社会方面

融合教育既要让自闭症儿童融入到正常的学校和班级中,同时还要让自闭症儿童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因此整个社会也必须要加入到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中来。例如,政府和学校要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并呼吁他们关爱自闭症儿童,接受自闭症儿童。或是鼓励发展民间的自闭症儿童关爱保护组织,开展各种自闭症儿童社会活动,让自闭症儿童能够有机会真正的走进社会、体验社会、感受社会,并逐渐的融入社会。

三、结语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5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与职业价值标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人们信仰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下简称“融入全过程”),成为我们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作用、实现价值理性转化的一个重要尝试。“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深入探索之前必须明确把握“融入全过程”的基本问题和内在逻辑,对于这一基础和原则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融入全过程”的逻辑起点和发展脉络,以真正实现价值理性的转向。

一、“融入全过程”运行机制的内涵解读

“融入全过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规律为基础,以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追求为目标,促使其内在形成并固化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核心价值意识的系统教育过程。“融入全过程”的运行机制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影响其运转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因此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构建具体包括运行路径的选择、运行载体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二、“融入全过程”运行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是现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实现路径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融入全过程目标能否实现、效率高低的关键。“融入全过程”的运行路径是一个多种路径共同组成的路径群。根据路径对主体的影响方式将运行路径分为三种类型,即意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

(一)单向输入路径

“融入全过程”的单身输入路径,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方向的进入。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输入,一是方向的输入,二是内容的输入。方向输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是层次性与方向性的统一,既突出了政治方向,又在价值、道德等各层次上规定了新时期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向。在坚持这个方向的基础上,由于人才的群体特征突出,发展方向相对集中,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提炼出人才核心价值观,这既是“融入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方向的输入解决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关键问题,把“扶正”作为“祛邪”的根本,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构建,为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内容输入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思想指南、动力支持、精神纽带和道德基础,它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标准和科学范畴,规定了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培养人“的基本范式。

(二)双向互动路径

“融入全过程”依靠单向输入路径,仅仅是从方向、目标等方面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来讲,在实现双向影响的同时形成互动,才能够确保“融入”的实效性。归纳起来,应该形成三种双向互动路径,即认同与践行双向互动,接受与创新双向互动,言传与身教双向互动。观念认同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知与行的关系,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以下方面:

第一,认同与践行的双向互动。先进理论从内化到外显,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检验,是一育全过程也正是通过外在的传输和自主建构,首先转化成人才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认识,进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外显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践行的过程。

第二,接受与创新的双向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首先需要人才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认可,这个过程更多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外在价值观念体系的被动接受,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真正实现,即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践行却更根本地在于学生结合其独特的个性和环境,对其进行内存的认知加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地纳入其自身特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更多的是一个创新和建构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须是学生的被动接受和主动创新之间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过程。

第三,言传与身教的双向互动。言传身教者通过言语完成知识的传递,是教育者教书育人的重要部分,“融入全过程”的言传是指教育者通过言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融入全过程”的身教,指的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行为、态度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言传是身教的基础,且言传本身就具有身教的作用,是身教的主要形式,具有“有声”的示范作用。

(三)辐射扩散路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比单向输入路径和双向互动路径是路径的主要类型,但是对于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效果不完全通过直接式教育来实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扩散式教育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通过社会合力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供必要的补充。

三、“融入全过程”运行的载体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运行环节中载体的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重视对传统载体的继承和二度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载体,通过二者有效结合,确保运行全过程载体的活力,从而扎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全面“融入”的目标。

(一)继承传统载体

传统载体是指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历程中非当前产生、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与推广的载体。具体来讲,可以分为谈话、会议、理论学习等载体。

1.继承谈话载体。谈话载体的特点是适应性和针对性强,有良好的互动性,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从宏大的叙事说教走向细致的人文详解。这种载体形式主要致力于当前个体或某一类群体特殊问题的解决,解决效果直接而具体。谈话载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 “融入全过程”中能够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中及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唤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追求和对自身价值追求的理性思考。

2.继承理论学习载体。理论学习的功能突出表现在于,它是宣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载体。即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利用灌输的方法直接地、面对面地传递到人才之中。理论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研讨班、讲座、学习小组等。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要避免死板、枯燥和乏味,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利用现代载体

现代载体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而产生的时代特征鲜明、形式新颖时尚的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载体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和运用了许多新的载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载体,充分发挥现代载体的优长,增强“融入全过程”的实效性。以下四种类型的载体可以作为“融入全过程”运行的重要依托,分别是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播载体[1]。

1.管理载体的利用。管理载体,即以管理单元为主体的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将管理载体作为载体之一,有利于人才进行深入细致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在“融入全过程”中,对于管理载体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主要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生活园区两个关键的管理单元。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人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才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指以学生寝室为基本单元,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公寓楼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生活区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堂之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提高c人交往的能力、锻炼实际工作、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化载体的打造。文化载体,是指以文化产品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当代人才形成与时代及国家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融入全过程”中对文化载体的利用,要着重加强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发展和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一所好的学校总是以创造社会优秀的共同价值观念作为校园文化的使命。高校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弘扬主旋律,推动形成清闲的校园文明风尚;要培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社团组织,建立一批能满足人才多元文化需要的学生社团,培养一批师生骨干,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形成文明诚信、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共同前进的新型校园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2]。

3.大人传媒载体的把握。大众传媒载体,指以现代传媒手段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融入全过程”中,大众传媒载体能够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对象树立共同理想;能够满足教育对象社会化的需要,促进其不断地与时俱进;能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融入全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加强正确的方向引导,把握“融入全过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一元化”价值观。其次,注重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态势。目前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主要有社区、微信、QQ、博客等。要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所接受,切实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与教师进行对话。最后,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逐渐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对人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外来文化以及一些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人才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不要随波逐流,保持正确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终使得大众传媒成为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3]。

载体设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力、渗透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载体设计上,要从根本上提高载体设计的实际效果,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变时间效益为实际效益,同时还要克服载体设计过程中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明确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针对性需求,为政治教育中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融入”载体奠定基础。“融入全过程”的理想载体形式,应该是现代的载体手段和传统载体形式相结合的特色形式,即将理论灌输与实践渗透相结合的理想模式[4]。

参考文献:

[1] 查国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

[2] 李宏伟,别应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3] 亚力克・福奇,陈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首席财务官,2014,(16).

融合教学的定义篇8

【关键词】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对学生数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双语教学融入到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内容的一项重要补充,从而能够巩固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和研究兴趣。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的模式,谈几点体会。

一、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学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数学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双语教学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适应高等数学教学要求的应时之举。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的思想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对不同文化理解、培养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力以及学生综合使用外语的能力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高等数学作为诸多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双语教学,对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也将大有益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后期进一步的开展学术科研交流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高等数学中很多概念来源于国外的数学家,且一些数学名词的符号与数学名词的英语拼写是紧密相关的,英语名词与数学概念本身含义有着密切关系,数学中一些新的概念或者名词出现,通常会包含一些数学思想,然而这些数学名词的英语意思也能更体现出其中的数学思想。比如:在高等数学中,体积符号表示为什么一般用“V”呢?实际上,他就是来源于体积英语单词“volume”中第一个字母。又如,在高等数学中,我们知道定积分的值与积分变量无关,仅与积分区间有关,那么我们为什么又将积分变量的英语表述为 “integral variable”或“dummy variable”呢?事实上,这是因为“dummy”的意思是“名义上的”,符合它本身的含义。再如:“微分”符号“dy”中的“d”是“微分”的英语“differential”的第一字母,它的词源“difference”,即“差”的意思,从而我们也可以从中就知道“微分”与作差相关。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双语教学的思想,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高等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与掌握。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强调逻辑与推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思想模式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平台,提供了英语学习与应用的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同时还可以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入双语教学的思想,能够为我们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二、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模式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时,我们要基于高等数学教学实践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于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考虑教师的英语语言表达水平和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始适当的借助英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适当介绍一些数学知识的专业英语词汇,由浅入深,不断将双语教学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慢慢适应着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据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不断增加使用英语语言的比例。在将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找准适合教学模式可行的切入点,既要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又能使双语教学融入课堂由浅入深顺利进行。如果对双语教学融入课堂的切入点找不到或找不好,使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有可能达不到实质性突破。因此,在将双语教学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控制课堂上汉语与英语的使用比例,要做到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炼,要明确在什么地方该使用英语讲解,那些地方我们不适宜用英语讲解,同时,我们对使用英语讲解的知识点要做到语言的表达规范,设计用英语提问的问题表示需要多次提炼。在教学中,利用PPT课件,对所讲授的内容尽可能做到英汉对照,将概念、定理及相关的推理过程融于美感的课件中,使教学过程富有活力,有助学生思考和记忆。对一些重要定理尽量与原版外文教材保持一致,有助于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对于课堂提问用简单的英语,鼓励学生在课堂多开口说英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其次是外语,所以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的数学知识,而且外语知识及口语要达到一定水平;不仅要掌握外语,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将双语教学融入数学教学课堂上时,教师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在课堂上的全英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在使用英语,有时会让学生听得很不清楚,很不能理解知识要点,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英语讲多了学生是否听懂了;同时,教师也不要理解为在课堂上说了英语就是将双语教学融入到了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中英汉的使用比例,控制好比例,做到教学中的均衡,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到数学科学知识与英语语言和英语思维的自然融合,要理解双语教学融入数学教学中的真正含义,并且在教学中很好加以实践,对学生的学科和语言理解和提高都有很大益处。由于双语教学融入课堂时,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双语教学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课堂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心理均衡问题,以防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将双语教学融入课堂时,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双语教学融入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技巧,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做到双语教学与学科知识传授很好地自然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英语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新生.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数学研究,2005(2).

[2] 李春.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科技资讯,2007(21).

[3] 许安见,邹杨,鲜思东.高等数学双语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4] 李启慧.高等数学双语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尝试[J].科技论坛,2014(8).

【作者简介】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范文 下一篇:高中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