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时间:2022-10-03 03:01:56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百年来,数万学子从金陵中学走出,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成就卓著者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建筑大师、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等,被誉为“英才摇篮”。

【创新点】

学校一切工作均有育人之责任,各学科教学从目标预设到过程管理,无不潜隐及渗透德育因素。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石,而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则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学科课程及隐性课程均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因此,系统地设计和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以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陵中学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学校的德育课程纲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设计思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实施五部分内容。课程基本原则是:(1)教育与管理并举。教育注重启发,使知其所以然;管理注重实践,使行其所当然。(2)他律与自律兼重。他律注重外烁,使习惯成自然;自律注重内省,使知行合为一。(3)预设与生成平衡。预设关注目标,使课程系列化;生成关注实情,使实施动态化。(4)德育与心育结合。德育强调伦理,使个体社会化;心育强调学生,使德育人性化。课程内容及实施包括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心理课程、班会课程、生命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成长指导课程。

【案例】

学校的德育课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树立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入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和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教育学生养成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美德,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开展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全校性的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敬重,用艺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读书中感悟人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自主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校传统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体验,锻炼了才干,培养了学生感恩的心,自主管理中也增强学生自理、自律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校内外的社区服务提升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以班会课为例。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们的班会课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开展,由学生处组织年级组指导各班主任制定学期班会课计划。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组织、设计,并进行活动后的点评和提升。

又如,学校自2007年以来,积极探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编写了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举办了生命教育的系列讲座,开设了心肺复苏急救训练、心理急救等课程,并定期开展消防演习及疏散演练。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帮助同学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再如,丰富多彩的是活动课程。全校性的主题活动如以“读书 生活 修养”为主题的读书节、以“艺术浸濡心灵,文化铸就人生”为主题的艺术节、以“科技、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节,还有文化节等。学生自主活动包括社团活动(让生活闪亮让青春飞扬)、学生讲坛、模拟联合国等。学校传统活动有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深受学生喜爱的美食节、冬季的环湖跑、高三年级的毕业典礼、清明节的扫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军训、学农和职业体验。社区服务活动分校外社区服务和校内社区服务。这一系列的德育课程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道德的重要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见解。顾炎武在著书立说中也曾经指出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维护道德上,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属于他的一份责任,一份义务。

同样的,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每个人也都应有自己所崇尚的道德准则,这是他们应该做到,必须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通过德育课程,让学生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审视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认识自己。

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相应的德育课程应该以人为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全面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种类日益宽泛,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而不良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教育必须对学生施加有效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让人人均有所作为。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课程。金陵中学在德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推动了南京市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给全国各地学校德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学校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德育必须根据现实生活中学生个体不同的身心特点、道德状况和道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合理的道德需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使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得到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规范的自我建构。

启示二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融合德育的内容

学校德育除了开设专门的德育课外,还应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使任课教师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逐渐提升道德水平,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此外,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因此,学校不应错过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时机。合理设计课外活动,向学生提供更多道德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道德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从而潜移默化地将社会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启示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企业多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和网络

一方面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指导,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德育理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技巧和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和企业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和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组织形式,使德育的各项措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创建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塑造中学生灵魂的德育合力。

上一篇:播撒人文种子 坚守教育理想 下一篇:教育,因阅读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