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站能见度与视程障碍现象分析

时间:2022-10-03 02:51:58

新型自动站能见度与视程障碍现象分析

摘 要: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自动气象站遍及全国各台站。能见度仪也在多数台站开始业务化运行,开启了能见度观测自动化模式。但是由于台站人员刚刚接触能见度仪,对能见度自动观测原理,数据定义、计算方法、视程障碍天气现象自动判别标准及人工质控数据等方面不太熟悉,现就实际观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技术规定进行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同学习。

关键词:新型自动站;能见度

中图分类号:S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5

1 能见度的观测原理

能见度作为气象观测要素的气象量是大气透明度,可以客观地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大气中光的衰减是由散射和吸收引起的,在一般情况下,吸收因子可以忽略,而经由水滴反射、折射或衍射产生的散射现象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故测量散射系数的仪器可用于估计气象光学视程(MOR)。

目前在台站推广使用的是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它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成一定角度和一定距离的两处。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直接发射和后向散射的光,而只能接收大獾那跋蛏⑸涔狻Mü测量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消光系数。

根据柯西米德定律计算气象光学视程(MOR)

式中:MOR气象光学视程,ε为对比阈值,σ为消光系数。

当ε=0.05 时,有

从而可以得出气象光学视程。

2 能见度数据定义及计算方法

1min能见度值(也称为瞬时值):每min输出1个数据。即1min内采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10min能见度值:每min输出1次10min平均值,是在1min能见度值(瞬时值)基础上的10min滑动平均。

最小能见度:10min平均能见度的最小值。

10min滑动平均能见度:是指当前时间前10min内的10min平均能见度的滑动平均值,又叫10min滑动能见度。

此数据只作为天气现象阈值的综判依据,不作为正式记录使用。业务软件的定时能见度。能见度自动观测已正式业务运行的观测站,为便于用户使用,业务软件自动将正点前15min内最小的10min平均能见度值(以0.1km为单位)写入正点时次的长Z文件CW段能见度数据栏。报表中不能显示此数据。自动观测视程障碍现象的最小能见度为天桥现象时段内“过去10min平均值”的最小“10min滑动平均值”,以米(m)为单位,取整数。重要天气报告中的能见度以“过去10min平均值”的“10min滑动平均值”为准。一般情况下定时能见度、日最小能见度、天气现象最小能见度3个数据不相等,天气现象最小能见度大于日最小能见度。

3 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

根据最新业务规定,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包括大雾、轻雾、霾、浮尘、扬沙及沙尘暴6种。

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判别参数设置:根据相关业务规定,SMO软件设置能见度高阈值为7500m,能见度低阈值为750m,视程障碍现象湿度要求为本站多年的经验值,视程障碍现象24h温差一般按照软件默认-10.0,视程障碍现象风速按照软件默认10.0,不可修改。

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判别经验算法:无降水现象、能见度低阈值≤10min滑动平均能见度

软件判别的缺陷:业务运行要求湿度的阈值调整为多年的经验值,本站多年经验值大雾≥85,轻雾≥65,但是目前软件只能设置1个湿度阈值,湿度阈值设置为65。但是当能见度

4 结语

能见度实现了连续自动观测,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目测的主观性和时空限制,但由于能见度仪的取样空间有限,且采样区的环境对数据的影响很大,造成能见度自动观测的误差增大。出现较大误差或者疑误数据时,要人工加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动判别的天气现象和能见度数据做出正确处理。

作者简介:崔伟(1982-),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综合气象业务。

上一篇:粮油作物合理种植比例的气候分析 下一篇:鼎城区种粮家庭农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