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双重影响

时间:2022-10-03 01:48:17

内在动力与外在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双重影响

一、研究背景

作为大学生,十几年的学习,切身感受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再那么高涨,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无心学习、精神不振、“选修必逃,必修选逃”的现象比比皆是。

国内社会和教育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有了较广泛的共识。《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了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严重程度,而且已有多项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青年,其成长关乎社会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研究势必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

了解江苏大学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制定正确的生涯规划。

三、研究方法

设计“外部环境与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双重影响――以江苏大学为例”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学习方法和计划、每天学习状态、对学习持有的态度、学习及今后就业的规划等。

直接发放问卷的方式,利用“spss statistics”、“excel2003”软件处理相关数据。问卷共计发放300份,回收291份,有效率为9456%。

四、调查总结

从统计的数据结果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当代大学生有着学习倦怠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内在因素

1、学习无用论:很多同学学习了这么多年了,感觉收效甚微,觉得入不敷出。认为如果早点进入社会得到锻炼可能效果很更好,现在就有一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所以就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想法。

2、缺乏清晰学习计划:从小学起老师都告诫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按部就班地来,这样知道一步一步地该怎么走,该往哪里走,不至于脱离轨道而误入它途。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基础。但大多数同学连这基石都没有铺垫好,就会觉得学习缺乏动力,执行力自然而然地就会下降。这样一来,只会事倍功半,长久了就会厌学甚至于弃学。

3、内心恐惧考试: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的同学都有考试恐惧症,哪怕是平时学的蛮好的一些同学,一到考试周也焦虑不堪。内心恐惧考试,那么平时的学习就会比较有压力、被动,长久了就会烦躁厌学。这也应该是和长时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有关,谈考色变。

4、难以保持热情: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这种东西又是捉摸不定、形而上学的。在学习这一维度,大多数的同学都保持着三分钟热度,遇到拦路虎就“知难而退”,难以保持最初的热情。没有热情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会很容易懈怠。

5、专业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专业不感兴趣,并且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那么接下来就可知道后面的路该有多么难走了。很多人是仅凭着兴趣学习,感兴趣的老师、感兴趣的专业、感兴趣的课程,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学习倦怠。

(二)外在因素

1、周围环境: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被环境改变,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不被环境改变真的很难。大环境、小环境的影响都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如果他处于的环境是不爱学习的、游戏成群的,那么时间久了他也就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无法自拔了。当他习惯了这一种学习、生活,他也就产生了厌学心理,没有足够的正当引导是很难再脱身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诱惑:像游戏、像奢侈品、像新奇事物,对人都有一定的诱惑力,只是有些人把持得住、一些人把持不住而已。那些能够全身而退或能够合理接受的人,就不会让这些诱惑占据他们的学习、生活。而更多的人则是自制力差,一旦接触就深陷其中万劫不复,这些诱惑会带着莘莘学子们偏离学习的正道。

3、外在干扰:大学不似中学时代,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之中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大学,这儿有团学科社,这儿有集体(班级、专业、学院),这儿有往来交际,这有兼职平台。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的这儿几乎都有。那么,人的精力自然而然的就分散了。因为追求均衡发展,追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所以不管是“无可奈何”还是“心甘情愿”,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学习。

4、课程的重要性与生动性:选择性的学习、选择性的听课,“选修必逃,必修选逃”,这些都是因为课程、因为老师上课方式给学生的学习“经验”。课程的重要性千差万别,老师讲课的方法各不相同,这些都给了学生以“借口”。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秉着“公正的心”认真的学好每一门课当做对自己对家人的认真负责,这些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偏见”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心态,而且一步错即会导致步步错,这样一来,怎么能做到热心学习。

(三)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学生,连自己的本职都难以做好,更何谈长远的规划。不是说学习是生活的全部,但学生时代对一个人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这样一个现象,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总让人觉得他们更加的有自信些,他们能言善辩,他们敢于面对压力,他们敢为人先,他们看得想得更为深远。而有着学习倦怠的同学们,对于当下都已经过的很痛苦,又怎么去深思熟虑未来的职业生涯,这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五、建议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做到:

1、大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玩的。但应该撇开高中的学习方式,读、玩结合,读的踏实,玩出精彩,坚持不懈。

2、“一切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都是纸老虎”。别怨学校、专业,只要自己想追求,行行出状元。

3、学会用将来的眼光看待眼前的困难。现在遇到的小挫折,不顺心只是垫脚石,是为将来的成就奠基的。高瞻远瞩,克服当下,拥抱未来。

4、远离诱惑,远离抱怨,做到计划清晰,环境适宜,保持热情,加强执行力。

六、结语

还记得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学不是非得如此,但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该做到倦怠。

热情+执行力+职业生涯规划=充实的大学

项目号:1203000422和2013JGYB01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上一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探讨 下一篇:迈好导学第一步――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