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溯因,以德育人

时间:2022-10-03 12:17:23

摘 要 教师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肩负着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社会赋予高校教师以重任,期望他们能培育出优秀的接班人,而最好的教导办法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本文从高校教师的自身着手,探索一种溯因思维方式来进一步修师德、升魅力,以期更好地教书育人。

关键词 内因 溯因 育人

在人的一生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大学是求学途中最辉煌、最锤炼人的摇篮。在这个“半社会”学府中,不仅能学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国特殊的人文环境下,大学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光芒,众多“天之骄子”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入高等学府,由此,社会的责任、家长的期待、学子们的希望均落在了高校教师身上,因为他们有能力、有素质引导学子们迈向成功之路。

有道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的师德,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为“人之楷模”,他们的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中影响、熏陶着学生,如教师自身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则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应有的信赖和尊重,无法起到教师应有的示范作用。由此,需要高校教师塑造高尚的师德,真正做到以德育人。

1 常见的溯因思维

由于年龄、经验、知识、环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长辈之间、平辈之间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分歧,而当分析事件的始末、寻找过错源头时,往往会惯性地、单方面地找寻对方的失误、扩大对方的不是。这种常见的溯因思维,会将过错的矛头一致对准对方,一味涌现对方的过错,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后归结是自己不会轻易认错,因为自己是正确的。但如此单方面的、错误的归因方式思考问题,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片面的,不仅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反而将事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在高校中,教师是高素质群体,但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此片面、偏激的溯因思维,如在授课过程中、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时候,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时,高校教师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因素,而仅仅将误解的源头放在学生身上,简单地归结为学生方面的他因,却忽略了自身的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更甚者是主要原因;与学生交流时,由于年龄、知识层次的不同等而出现误区、分歧,此时,教师也会错误归因,而没正视分歧所存在的客观因素,此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不用提教育、引导的成效如何了。如此常见的溯因方式,在高等教育中是非常不利的,妨碍正常的教学,更甚者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因此为人师者应正视溯因思维。

2 正确溯因,以身作则

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可能只由内因或者单纯由外因来主宰,内、外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同样的,人与人相处之时出现矛盾、摩擦时也不可能单纯是一方的过错,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过错、误解不会完全是对方造成的,自己也不可能绝对的正确,在追究事情源头时,应学会客观地分析,尤其是要考虑到经常会被忽略的“内因”。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从自身溯因显得更为重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如果教师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首先自省,而后找他因,这样,学生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为己所用。但如果高校教师遇事不能正确地溯因,那么所得出的判断是草率、片面的;或者正确归因后却碍于“为人师表”的“尊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误,而将错误归咎于对方(大部分是学生)身上,如此,会导致结果是错误、片面的,不仅不利于正常的教学,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而令人担忧的是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影响学生的溯因思维,他们分析问题的时候不会先分析自身,而会一味地追究对方的失误,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非常不利的。

3 从内溯因的培养途径

社会赋予高校教师以“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从自身抓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正确溯因,是一种客观分析的思维方式,掌握它并灵活运用它,能让国家、社会和人之间真正做到和谐,因此,高校教师应培养从内溯因的思维方式,以己之高尚师德培育学生。

3.1 为人的态度

古代素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自古就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从传统的思维中教师的地位绝对凌驾于学生之上,因此,高校教师也容易滋生“教师高于学生”的思维,认为学生应该听从自己的;再者,教师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而学生不懂事,是“小不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态度有了“高傲、清高”等不平等的因素。

因此,高校教师首先要在态度上更新观念。固然,师生间确实存在“师”“生”之间的差别,但并不意味双方之间不平等。作为个体,大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和是非判断能力,他们不会接受颐指气使的高傲,即使“服”,也是暂时、口是心非的服从,但内心却不认同,这种教育效果是差劲的。如此,教授首先要做到在态度上认同学生,将学生置于平等的个置与之沟通、交流,学会认同、尊重学生,那么师生之间彼此的尊敬比存在芥蒂要“真”的多。如果师生之间沟通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一改以往分析问题的角度,学会首先自省,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态度、言行举止等是否得当等,而后才考虑他因。

3.2 说话的语气

说话时平缓、有亲和力的语气总比急促、咄咄逼人的语气让人更容易接受些。当误会产生的时候,要自省一下自己说话的语气,是否自己说话时不自觉的短促给人造成指手划脚的感觉,还是自己的语气迟疑不决造成对方的不解而误事等此类因素。因此,高校教师应在平时(尤其跟学生沟通时)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当交流效果达不到预期成效时,反省自己说话的语气,是否容易与人亲近、容易让学生放下戒备来交心。

3.3 授课的方式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高校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上,授课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当看到学生迷茫的眼神表示不理解或学生反映课程内容深、难的时候,高校教师首先应考虑自身的授课方式、手段等,是授课方式不妥,还是应加一些实证材料加以辅助解说,还是其他,进而调整一下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容易接受,提高课堂效率。

3.4 办事的手法

每个人办事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或稳健、或急促、或粗心……人与人之间适应或不适应对方的处事方式,因此,当摩擦发生时,首先从自身出发,思考一下,是否自己的处事方式、方法让对方不适应而导致理解的不同,自己稍作调整,或缓缓、或换一种方式、方法来商讨,以寻求共同的切入点,共同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3.5 理解的误差

当师生之间出现芥蒂的时候,教师应静下心来思考,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分析一下自己的出发点、过程等,当确定无误但学生仍不理解时,想想,是不是师生之间理解存在误差,出发点的失误?分析问题时的角度误差?或是其他导致彼此之间理解的一个误差,此时,教师可以用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分析一下学生的思考角度和自己原因的理解,找出双方之间的分歧出现在何处,找出分歧,调整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尽量与学生的理解一致以求共同点。

以上所讲的培养途径不尽其然,尚有许多方法可以培养,在此,只是想探讨一种思维方式,当摩擦、误会发生时,先寻内因,而后找他因。从内溯因,让高校教师学会自省,由他律转为自律;通过从内溯因,学会正确地、客观地分析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师德情感,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自内溯因,找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捷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进而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为人师表”、以德育人。

[1]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会议时强调把教育放在优秀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N].光明日报,2006-08-31(1).

[2] 潘登.发挥高校学生干部主体作用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上一篇: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能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研...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