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型project交流与研究

时间:2022-10-02 11:52:00

高中课型project交流与研究

摘 要: 本文结合一个高中课型project的案例,说明新课堂理念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高中课型project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课型

project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处理

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模块二Unit 2 project的中心话题是Making a Travel Leaflet,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首先阅读一篇介绍香格里拉的旅游传单,然后学生设计一张自己的旅游传单,第二课时学生进行设计的展示。课文介绍了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历史、风景、天气,等等。本节课的设计是首先对这篇传单进行理解,了解传单应该包含的内容、格式。然后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以小组方式活动,对预先寻找的各地的名胜古迹的信息进行筛选,模仿课文的传单,设计一个自己的传单。

2.教学目标

了解传单所包含的内容,并根据范文设计一个自己的传单。

(1)知识目标

筛选信息,用英语介绍名胜古迹。

(2)学习策略目标

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目标

产生对了解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的意愿。

三、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该板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首先提供与该单元话题有关的具体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有所启发,产生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学生根据所给的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用英语去做一件事情,做后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所以对文章的理解和问题设置都很简单。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提前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进行了资料搜寻。

3.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6人一个小组,充分利用阅览室和网络收集各地名胜的资料。为上课的旅游传单设计做准备。

4.教学过程

(1)Step 1 Lead in

①课间播放一段轻音乐,并在投影仪上呈现各地美景的图片。铃声响了之后,音乐停,教师接连提问:“Do you think the places you just saw are beautiful?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m one day?”学生情绪高涨,齐声说:“yes.”教师接着提问:Before you visit the places,you must kn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m.Do you know how to get the information?”教师运用头脑风暴活动。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其中就有传单。然后教师呈现:

the Internet

magazines

TV

newspapers

friends, relatives, neighbors, and so on…

leaflets

设计说明:

课间播放一首轻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因势利导,问出一系列的问题,导入自然。

②教师顺势引导,展示了许多不同的传单,有sports leaflet,shopping leaflets,product leaflets,movie leaflets,travel leaflets。紧接着,教师提问又一个问题:“What is a leaflet?”然后给出了定义:

A leaflet is a printed sheet of paper,usually folded,which is given for free and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something such as sports,shopping and travel.It is a way of advertising.

设计说明:

各种传单图片的展示,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然后给出leaflet的定义,使学生对leaflet的概念更加深刻。

3)教师这时提出了这节课的主题:Today we’ll learn how to design a travel leaflet.Before that,we’ll take one place for example.这时,播放一段关于香格里拉美丽的风土人情的录像。导入Reading。

设计说明:

导入步骤衔接自然,紧扣主题。当教师说出了今天的课堂主题时,学生便能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下一步的学习增强了目的性。

(2)Step 2 Reading

①Skim the passage and match.

设计说明:

快速阅读能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种连线方式使得问题容易一些,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内,能让学生对文章的框架结构有更清晰的理解。

②Read and listen to the second part about the route of Shangri-la.教师呈现了一幅地图,一边听学生回答问题,一边在地图上根据学生所描述的做出标示。

设计说明:

地图的展示,让学生对香格里拉的地理位置更确定。

③Let students read the third part together and fin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first talked about Shangri-la?

What did James describe in his novel Lost Horizon?

Which place does Shangri-la refer to in Hilton’s novel?

设计说明:

三个问题体现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香格里拉的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

④Let students read the fourth part and find the description about mountains,lakes,animals and people there.

Three mountains,Meili,Baimang and Haba,which are covered with snow,tower over the land.

These snowy mountain tops form a beautiful picture that will make any viewer speechless.

Lakes,surrounded by vast grasslands,look like jewels.

Sheep,cows and horses feed freely on the green grass and the forests around are home to lots of birds and animals.

In this heavenly world,people live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outside world is forgotten.

在学生找到相对应的句子时,教师呈现了相对应的图片。

设计说明:

这一部分描述了香格里拉的景色,语句优美。图片的展示,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3)Step 3 Consolidation

①教师提出了:“What do you think of Shangri-la?”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展示一张事先制作好的香格里拉的旅游传单。

设计说明:

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制作了一张香格里拉的传单,既是对课文的一个升华,也为下一步学生的设计作了铺垫。

②教师提问:“What is a travel leaflet included?”学生根据刚刚所学的内容和香格里拉的旅游传单给出了比较全面的答案:Title;Location;History;Scenery;Climate;Food;Hotels;Activities and sights。

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 else do we need if we want to design an attractive leaflet?”

学生回答:photos。

设计说明:

这为课文理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接下来学生的传单设计理清了思路。

(4)Step 4 Project

教师将全班分为6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把他们课前已准备的信息进行筛选,构思他们的旅游传单的内容。最后组长到讲台前说出他们将要制作的传单的形式和内容。

设计说明:

小组内的交流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而且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5)Step 5 Homework

Make a travel leaflet about the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visit most.

设计说明:

因为project是分为两课时完成的,这一课是帮助学生构思传单的设计。下一课时才是学生的手工制作,并展示。如果想在一课时内完成project,一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会做得很草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学生来不及展示他们的设计。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通过整体阅读,挑选了几个部分进行了分层阅读,因为这一节课不是阅读理解课,所以对文本的理解和处理只是突出重点,但也不是草草了事。教学过程体现了层次性与任务涉及有效性。

(2)笔者在备课时注意梳理脉络,分解难点,因而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环环紧扣,时间分配上合理。

(3)笔者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了宽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启发和引导了学生思考、讨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活动形式可以更多一些。

(2)因为project是新课标的新内容,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上一篇: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 下一篇:谈农村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