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

时间:2022-10-02 11:23:02

试析课堂中的隐性课程

[摘要] 隐性课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生活,也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课堂教学是隐性课程得以传递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他们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传递着“隐性”的课程内容。因此,探析课堂中隐性课程的内容对有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隐性课程言语知识评价自主性

隐性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等”[1]。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仅可以学到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还应获得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方面的成长。这些价值、态度、动机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这并非是从学术课程亦即显性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学校,教师间接,潜在的传递给学生的。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这便是隐性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课堂教学是隐性课程得以传递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课堂中的隐性课程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得以实现的,探析在课堂中蕴藏着隐性的言语,知识,评价,学习方式等内容,对建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隐性的言语

隐性课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中产生的。社会学家米德认为,人们在符号往中,不仅使用词汇和语言符号,还使用具有一般含义和相同理解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辅助体态和其他象征性姿态。通过对他人姿态的解读和解释,人们进行交往和互动。[2]在课堂上,教师在传递显性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言语,而且要使用一些非言语,如教师的面目表情,目光,肢体等非言语。这些非言语也许是教师自身也未曾注意到的,但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隐形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教师的体态言语的解读,达到与教师更好的互动的目的。如教师的目光,如果一个教师用双目怒睁、轻蔑的眼神看着学生,或者上课时目光呆滞,心不在焉,那么学生上课就会有一种畏惧心理,对教师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导致了学生很难主动的发言,这样整个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目光变化中窥见教师的心境,从而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并最终决定教学效果优劣。同样如果教师的面孔冷漠,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妨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阻塞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距离也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走近或远离某些学生或某位学生,改变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以起到引起学生注意、约束课堂的作用。教师的非言语作为隐性课程的内容会影响到师生间的感情,进而对学生教育也产生很深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教师的非言语,尤其是在课堂上,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

二、隐性的教学内容

隐性课程的内容具有隐蔽性。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显性课程的教育内容大多是通过课堂,采用公开的形式和手段直接向受教育者公开地传达的内容。与显性课程这一“有声”的存在形式相比,隐性课程尽可能地将教育内容隐蔽并渗透在日常生活周围,尽可能不公开的内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隐性课程的资源深藏于显性课程之中,当教师向学生传递显性知识时,这些资源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在向学生发出信号时就自然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传授给学生。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己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自己发出指令,他们的进入是无意识的。例如,陈志华先生在《我有过这样的老师》一文中回忆恩师钱南扬先生时,他说到,恩师给他的教育已远远超出了“语文”这两个字的含义,钱南扬老师的语文课还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灯,对学生是很有影响的,也许这种影响是教师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是一种隐性知识,但对学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三、隐性的评价

评价也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的看法的反应,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了自我的概念。这样,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对方的情况。库利称之为“镜中我”[2]。学生自我形象,概念的形成就是在他人的评价中形成的,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有权威地位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评价的标准。在课堂中,教师对某个学生的评价可能会对其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发挥评价的正向指导作用,使学生的自我概念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一次学生聚会上,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感慨万千的、十分清晰的忆及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决不轻言放弃”。这句话,对他整个中学生涯,对他后来的成长历程,都起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作用。这只是老师若干教诲中的平常一句,老师已经忘了,但学生却记忆犹新,这就是隐性评价的表现。在不经意间,在无意识中,我们的教育评价已慢慢地渗透到了学生心里,而且具有持久的作用力。[3]这种作用力,在当时也许看不见,但随着时间的延续,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便会日显其威力。因此教师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评价学生,多给学生激励性评价,少一些打击讽刺,多一些赞赏鼓励,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获得库利的“镜中我”的良好感觉,利于其健康地成长,也会促进师生之间更多的互动。

四、隐性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向学生灌输各种观念,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扼杀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约束了学生的自主性,形成了“老师说了算,学生围着老师转”,与素质教育背离的被动格局。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方式是过于单薄和低效,存在着很多弊端,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教学呆板,对学习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而新的(下转第80页)课程改革要求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谓学生的自主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信息的自主反应、自主选择、自主整合、自主内化和外化。隐性课程的信息潜藏在活动中,没有以明确的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最优选择。学生此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他可以学、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学、不参与,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则由学生自己决定:为他自己选择不同的对象、赋予其意义、判断,并据此作出决策。[4]而隐性课程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在隐性课程中获得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主体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显性课程中,由于教师的主体性的存在,学生容易把自己放到被动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性容易受到抑制,难以收到教育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需要隐性课程的配合和补充,这样可以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当中满足了学生的自主、自尊的需要,把活动中所传递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从而实现自主内化和外化,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隐性课程的作用,而是要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这个背景下,新课改更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而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自主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要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真正感到隐性课程的存在并把它真正地当作“课程”来对待,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杜西民等.“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

[2]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俊.谈隐性课程的两大特点[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

[4] 沈云林等.关于潜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1999

[5]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研究 下一篇: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