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研究与优化

时间:2022-10-02 10:59:47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研究与优化

摘 要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电力应急系统的接入、数据集成及安全模型的研究与优化,提升了电力应急系统对所属供电区域全实时、全覆盖的接入能力,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定点和区域网络快速组网,同时配合高清视频技术,有效解决了实时信息传输质量不高,电力应急指挥系统与各信息决策系统结合不强的问题。

【关键词】接入网 接口中间件 安全模型 高清视频

1 应急指挥建设现状

我国应急指挥建设多年后,特别是经历了近年来多个重大事件后,各个应急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一直以来对于数据的共享是困扰应急指挥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专业业务系统,如GIS、气象云图、车辆/人员GPS跟踪,有些是结构化数据,有些是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整合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实施难度大,难以基于数据层面在应急指挥中心做呈现;非结构化数据质量高,传统视频接入不能满足要求。此外,数据采集和指挥通讯终端位于整个应急支撑平台的最,而接入网络单一,无法做到全面、有效、实时接入系统。

2 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架构

电力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建立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系统,以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电力公司在处置重、特大电力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在电网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以及发生重大危急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对灾害区域网络快速组网,有效整合通各个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实现全域范围内的电网监测、监控以及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在应急处理时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的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处置、恢复等各环节的有效的管理。

2.1 承载网络集成

针对应急抢修业务缺乏有效通信手段的问题,研究利用电力光纤骨干网+无线专网+卫星通信网+互联网实现应急指挥中心与抢修现场之间视频、语音、数据多媒体通信,光纤骨干网实现应急指挥中心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无线专网实现变电站到抢修现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平台:采用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该系统是专门针对应急移动卫星通信而设计的。系统由一个中心站(3.7m固定站)和一个车载站(1.2m静中通)组成。可实现两站之间双向的语音、图像及数据业务。

无线专网平台:基于4G LTE思想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本系统利用LTE核心技术,将国家电网使用的223-235MHz频段之间的40个离散25KHz载波进行载波聚合,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可以满足应急传输对数据带宽的要求;采用干扰协调技术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提高边缘的接入质量。

电力专用通信网:数据通信平台现在已建成基于以SDH 10G骨干环网为核心的综合数据网,网络交换涵盖整个供电区域,66KV变电站覆盖率达100%。通过电力光纤延伸实现数据通信全业务支撑。

互联网接口: 通过单向隔离装置,实现与气象局、政府等相关部门实现网络互联,数据信息资源实时共享。

该接入主要依靠有效的通信手段,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定点和区域网络快速搭建,保证应急指挥的需要。采用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和TD-LTE230无线专网技术建设电力应急指挥网。 采用PTN(分组化承载网络)与IP/MPLS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应急通信网络。此外,该网络模型充分利用电力专用通信网及数据网已有网络通道,根据带宽需求和现有网络情况合理组织,优化配置。重要业务应设置迂回通道进行备份,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根据需要,可采用公用网作为补充。

2.2 应急系统数据信息订制型显示及扩展性

应急指挥系统与各信息决策系统进行了紧密结合。同时,在机动应急通信系统方面,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混合接入,集成GPS监控管理系统、PMS系统、GIS系统、调度D5000实时监控系统、电缆线路实时在线三维监测等11个系统。是汇聚事故判断、指挥决策、故障抢修、灾后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抢修平台,并为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故障研判依据,提高应急处置电力事故效率。

2.3 高清视频业务接入方案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将各类厂家各种平台的视频监控图像做整合,统一接入做资源调度。目前基于IP技术的视频监控方案已经比较成熟,对于应急视频接入这种跨域、跨系统、跨物理距离的需求而言,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前端通过IP编码采集,后端通过IP解码呈现,中间通过IP网络承载,IP存储实现数据存放。整个系统控制管理是基于NGN架构的。

采用高清系统传输实时画面,对高清显示技术与电力应急系统充分融合,采用高清视频系统相比于传统视频系统(标清系统),采用高清系统在压缩比例、图像控制、传输质量、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达到了高清的标准。系统采用高性能嵌入式一体化企业级多点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集中控制主机、操作终端、接口单元等组成,实现对数据采集及显示系统、拾音及扩声系统、应急图像及应急电话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集中控制。

该系统提供基于IP的视频会议网络服务支撑。可将音频、视频、数据等综合互动通讯服务融为一体,实现了一个设备完成多项互动多媒体通讯功能应用。配合高清视频终端,为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强大的语音、视频、数据融合一体的多媒体通讯,提供应急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可视化通讯保障。

3 总结

随着国家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全国各地市公司对覆盖区域广、智能化、信息化高的应急指挥平台的需求也日趋加强,从而能够确保能快速准确的应对所辖区域内的电网突发事件。随着电力应急指挥体系日趋成熟完善,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标准、规程以指导工作。覆盖范围广、信息高度集成化的电力应急指挥平台作为电力公司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集成化平台,在应急指挥决策上能够体现出巨大优势,是国家电网安全供电的可靠保证。随着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智能化移动变电站将得到广泛运用,其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刘雪洁,刘衍珩,李奇.一种移动环境下基于策略的信道资源管理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

[2]谷千军.BLP安全性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安全与工程,2006.

作者单位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上一篇: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