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问题

时间:2022-10-02 10:26:34

浅析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问题

摘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跨境融资方式是跨越国境,直接到国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交易。自从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揭开了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序幕以来,海外上市已渐成风起云涌之势,上市地点遍及香港、纽约、伦敦等地,上市公司涉及能源、原材料、运输、电信等,范围涵盖了国内许多成长性好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较高的上市门槛,民营企业在国内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民营企业开始纷纷海外上市。

关键词:境外上市 资本结构 上市问题

一、境外上市的动因分析

1.拓展融资空间

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筹集发展所需资金。通过境外上市,企业能够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投资性的、不可随意退出的各种货币的资金,而且由于溢价或市场竞价原因,其数额往往会接近甚至超过公司原有总资产,通常将公司资产的30%上市即可收回相当于原有公司100~150%的投资,使公司实际增值一倍以上甚至更高,以满足对外汇资金的需求。

2.改善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安排会影响到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而在境外上市的国内企业中,高成长性与高负债往往是并存的,有相当部分企业正是一方面寻求资金,另一方面寻求改善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债务比例,控制财务风险。

3.扩大国际影响

境外上市使中国企业站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高端,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的公司和中国品牌。企业可以在国际化的技术、市场、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为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并迅速打响国际知名度。

4.政策因素

2003年4月中国证监会取消了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上市的《中国法律无异议函》,只保留对在内地注册的企业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审批,对民营企业在境外注册公司然后发行股票并上市不再进行审批,从而为国内企业绕道境外上市打开方便之门。

二、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问题剖析

1.上市成本较高

海外上市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和制度成本两个方面,融资成本是企业首次融资的花费,制度成本是企业每年维持上市所需的费用。上市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上市地点、上市方式、筹资规模、市场情况和中介机构。一般来讲,国内市场的IPO 成本和制度成本都远低于海外市场,反向收购成本则高于海外市场。

2.要求更加严格

作为公众公司,尤其是海外上市的公众公司,企业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规范,而且还要及时、完整、准确地向公众披露重要的经营信息,使投资者获得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培养企业的规范意识,使其适应成熟市场的生存规则。

3.市值易被低估

部分公司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上市愿望, 出现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等问题。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经历了价值长期被低估的过程。虽然2003 年后中国概念得到了海外投资者一定程度的认同, 但总体上仍未实现股价与企业价值的一致性。

三、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对策分析

1.明确海外上市时机

海外上市并不是对任何企业都有利,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分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从多方面的变化中选择上市的时机。首先要从宏观经济的变化中把握机会, 即选择股市环境比较有利的时候, 同时从市场状况及其变化中把握机会。其次是要在企业所处行业生命周期位于成长期和高峰期时,进行融资活动以获得较高的发行市盈率, 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2.选择海外上市的地点

目前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股市包括: 我国香港、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新加坡SESDAQ 市场、伦敦股市、德国法兰克福股市等, 这些地方上市标准、费用和流程各不相同。拟上市企业要比较各上市地的优劣, 以决定在哪里上市或在两个地方同时上市。企业要选择市场收益大而需要付出的资源相对少的上市地点。上市地点的选择主要看题材如企业容易被海外市场看好, 重要的是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要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发展。

3.熟悉海外证券制度

市场的制度法规企业要成功实现海外上市和上市后的顺利运作, 必须充分了解海外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制度法规, 加强和完善信息沟通与信息披露是必要的,企业必须从始至终严格根据海外市场的上市要求, 精心准备、严格改制、设计合理可行的上市计划, 遵守各方面的准则, 并在上市后, 按要求规范操作, 及时全面履行披露信息的责任, 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

4.完善企业自身素质

拟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应在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 重视制度创新, 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公司经营能力, 创造良好业绩, 提高企业的价值; 调整不合理股本结构, 增加流通股比例; 选择合适的投资者群体, 并与其做好足够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透明度, 注重企业信用。只有在企业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并取得良好业绩后, 才能得到海外投资者的广泛认同, 树立中国上市公司良好形象, 也才能真正达到海外上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家洪.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策略[J].中外企业家,2004,(05)

[2]刘朝民.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D].厦门大学,2002

[3]叶湘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13)

上一篇:EVA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下一篇:工业企业绿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