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02 09:55:38

对电力工程管理的探讨

摘 要:电力工程的特点是单位工程多,专业工种复杂,立体交叉施工频繁出现,造成影响进度计划完成的因素很多。为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必须认清电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网建设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1 前言

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由其自身性质所决定,而受到众多制约,例如资金的密集度、技术的密集度、资源的密集度以及交叉施工情况等。另外,工程的设计、设备的制造和材料的采购运输等众多外部因素也深刻影响着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为了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就必须理清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办法。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目前,电网施工方面的安全管理规定已比较完善,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工作都提出了严格的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但由于近年来电网建设任务繁重、施工工期紧,以及一些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文化素质不高,致使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种种危及人身、设备、电网安全的隐患。

2.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施工人员复杂

现在广泛使用合同工、劳务工和农民工等临时工,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及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接受安全教育时间短。

对于长期聘用的合同工,虽然相当长时间都在从事电网施工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相对完整、规范的安全教育,有着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但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粗浅认识上,没有深入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机械式的采取安全措施,主动性不强。

对于临时工,由于只是在施工现场临时聘用的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人员,对其安全教育相对简单,造成这些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起事故的发生。

2.1.2交叉作业

电网施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施工现场情况变化大,不同工种交叉作业频繁。新建工程现场的安全措施和设备情况随着工程进度一直在变化,例如,一个新建变电站工程从最初的土建施工到电气设备安装再到最后的调试投运,这些工作常交叉进行,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危险源也在不断变化。虽然不同施工队伍都按照相关规定各自组织开展了班前班后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但不同施工队伍之间没有开展及时的沟通工作,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跟不上施工现场变化。

2.2 安全措施

为切实改善电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2.2.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从相关管理人员抓起,只有管理人员真正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制度政策才能得以落实,这些制度政策才能在一线生产工作中发挥作用。

2.2.2全面安全技术交底,不留死角

为避免出现不同施工队伍在同一施工场所工作不清楚危险点存在的现象,消除由于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作业风险,建议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不同施工队伍不仅要在内部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活动,还要与其他队伍进行沟通,将每天自己施工范围内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告之他人,消除安全死角,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此外,还应该把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的厂家技术人员也纳入到日常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中,要求其按时参加班前、班后会,并在工作过程中重点对其工作范围及工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认真监护。

3 工程质量管理

3.1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3.1.1人的因素

人是电力工程项目建没的实施者,管理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它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3.1.2材料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对于电力工程,材料种类多,用量大,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电力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3.1.3机械设备

机械是指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手段。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电力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3.1.4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三大目标控制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做到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施工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等,都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目的,严加控制。

3.1.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根据电力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3.2 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且能发挥企业优势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施工单位领导、项目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规范规定的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管理人员真正负起责任来。

3.2.2建设一支优秀的施工人员队伍。

现代化的大生产必须依赖于群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对管理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培训,以提高他们素质。这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提高其技术素质。

3.2.3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3.2.4严格技术管理。

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每道工序前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各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工地所用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

4 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的效益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直接费用部分与工程施工的实际支出差额就是项目工程预计的成本降低额,是工程经济核算的重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把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额定的范围内。

4.1抓好项目的核算

施工项目确定后,项目核算层次有两层:一是项目管理;二是施工作业层。管理层要依据施工图预算,施工定额等技术经济资料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做好项目的量、本利分析,掌握人、财、物、机的投入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作业层要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现场是费用消耗的最前沿,应优化项目生产要素配置,减少不合理支出,采用偏差控制法和月成本分析表进行分析、研究、控制、严细工序分段,保证分项工程按网络计划施工,挖掘内部力量,同时要注重新科技、新工艺的采用,提高生产率,减小劳动强度,降低工程成本。管理层、作业层要密切配合,把实际工程成本压缩在计划目标以内,严把结算的关键点,决不能出现超支、漏支、乱支现象,牢固树立效益是算出来的意识。

4.2抓好工程材料费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投资中,工程材料费占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施工时要根据各个时期的主要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信息,选择最佳进料时机,有效控制材料价格。要按工程预算和实际进展情况采购和发放材料,既超前服务又不积压库存。要努力降低材料消耗,杜绝浪费现象,修旧利废,随时清理回收材料,提高资金周转率。

4.3抓好工程设备管理

电力工程设备代表着电力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和水平,提高其利用率也是降低工程成本不可缺少的措施。要充分发挥工程设备的施工机械化作用,合理调配,科学管理,使工程设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对工程设备,一律实行“定人、定机、定责任”的“三定”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的维护检修,提高工程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工程设备能高效能运转。

5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断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施工优质,在激烈竞争的电建市场中,使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壮大。

上一篇:以通信电子运维系统为手段提高云南电力通信运... 下一篇:氧化锌避雷器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