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时间:2022-10-02 09:54:05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针对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研讨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中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的程序和学习方法。它适用于物理、地球空间科学等学科的教学。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是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精神。它的基本过程可分为阅读——分析——归纳。它的运用过程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一)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亲身的体验,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

(二)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感知、行为和语言等外部的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使认知活动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用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探究结果的要求上也是开放的。这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统一规定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实现自我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物理是一项严密的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运用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助于中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科学的精神。按照探究性学习的三个步骤,可以将这种学习方式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始终,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启发式导读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去引导。因为第一,高中生的自觉性并不都很强,第二,高中生的学习程度也还不够深入,对于新的学科内容,如果没有教师的启发性导读,不利于学习方向的引导,也就失掉了自主性实践的基础。

启发式导读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偏离重点;二是对学习的方法做一个诱导或者提醒,启发中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去研究和分析问题。

这里面的注意点也有二:一是启发,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仅仅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和限制,教师在这里扮演的角色要定位清楚,不能越俎代庖;二是发散,在进行方法引导和学习建议时不能够局限,而是要引导举一反三,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在思考时间的同时也锻炼了发散思维,这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利的。

例如:研究地球引力,牛顿与万有引力的导读可以从苹果开始,但是这种引导既不是故事性的,也不是呆板性的,而是从生活现象开端的一种启发,而且启发的内容可以既有重力条件下的,也可以联系神九上天,研究非重力条件下的状况。

(二)自主性实践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就摆上了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践是怎样应用和实现的呢?

一是精心搞好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脱离“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将实践的元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设计与启发式的导读是连为一体的,布置了什么样的导读任务,教学设计中就要完成导读设计中安排的计划和任务。诚然,实践的教学内容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做铺垫,没有比较完好的实验室和完整的教学模具比较难完成实践任务,但是重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观看实际模型,或者采用轮流体验的方式也可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二是严密组织教学实践。在优秀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严密的组织好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固然是好的,如果引导不好,不但会耽误时间,而且达不到学习效果。这里面的注意点有两个:1. 要区分集中和分散时间,在集中时间内就是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分散时间是可以利用实践条件检验自己的设想或者发散的思维;2. 要保证实践中的安全,在部分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比如放大镜聚焦点火,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损害,影响教学的进行。

(三)归纳性总结

以往的总结方法都是教师来总结,学生直接接受结果,但是在体验了较多的教学实践后,中学生往往也有发言的欲望,而这也恰恰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探究性学习的归纳总结中,应更多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将归纳总结真正变成中学生自己体会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直接接受别人的答案。一是教学实践完成之后,尽可能多的由学生自己先进行总结,然后可以开展学生间的争辩。这样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争辩也可以将学习的过程引向深入。二是总结的过程可以是语言性的,也可以是非语言性的,可以用实践模型或者录像等教学手段,使总结性的归纳入脑入心,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探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要不断研究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0(21).

[2]罗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2010(02).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资本运营》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 下一篇:浅谈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