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中学高效生物课堂的思考

时间:2022-03-23 12:04:20

关于打造中学高效生物课堂的思考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本文立足中学生物,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展开阐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效益

一、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成效的教学效果

它既是不断优化课堂的过程,也是让教师们不断完善其教育工作的过程。

1. 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就是低投入高收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1.1效率最大化。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收益量,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容纳量、学生的接受量等方面。有这样一问题值得老师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件,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坏呢?为什么明明是老师讲解过的题目,考试还是不会做呢?这就是老师的付出量和学生的接受量是否一致的问题所在,也是课堂效率不高的表现。

1.2效益最优化。是指学生受到教育者的影响产生的学习积极程度,在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模式、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得以体现。

2.“高效”是相对“低效”“无效”和“负效”而言的,也可以理解为“效果”“效率”“效益”三者的结合。其中,“效果”是指实际教学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反应了课堂的“扎实”与否,注意不能偏离或与教学目标相悖;“效率”指的是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与预期追求的效果之间的关系,通常人们都会争取最低消耗量的投入和获得最优化的效益,这反映了课堂的“充实”;而“效益”是教学的全部过程包括结果的整体收益,是对课堂的“价值实现”的反映,能从总体上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

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下面结合生物本学科谈谈几点感悟。

1.备课

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是高效课堂的主力军。备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习惯等落实课标。要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首先,要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胃口”。课程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实验,揭示隐藏其中的生物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老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这样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当然内心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爱好自然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妙用多媒体及展台,使得课堂更生动形象化。利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变化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

课堂是减负的关键。课堂的教学,是推进教育均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为学生减负增效的关键。课堂上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辅助者。就像韩愈在《师说》中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课堂上老师偶尔也可以来点小示弱。就像上次我们发了一张《基因工程》的习题,里面有几道选择题很难,18班(实验班)来问我的学生也不少,就连一位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老师也和我讨论应该怎么样。可是这几道题我在13班(一个普通班)根本没有讲,也没有提前要他们去准备,一节课完成了原本我认为要二节课才能完成的目标。我上课的时候是这样说,昨天我在18班上课的时候,18班学生问到我下面几道题我想了一夜,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出来,今天这一节课我没办法上,接下来你们独立思考,思考好的同学来办公室教我,当然如果课堂上就思考好了也可以利用这节课给大家讲解。相信你们中一定有给金老师解决难题的学生,老师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说完我给全班同学郑重的鞠了一躬。接下来,教室里出奇的安静。不到二十分钟,一个上课总是睡觉的同学站起来了,他说老师我想给大家讲解13,16二题。他非常认真地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了这二道题,为了检测他有没有真正理解我让下面的同学如果不懂就提问,学生提的问题他不慌不忙的都解决了,要知道他讲的那二题可是最难的二道题。这样他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其他同学也放开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上来讲,二节课的任务一节就开开心心完成了,我也特别轻松,纯粹就是一个看客。当然从那以后这个同学上课再不也不睡觉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课堂效率要想不提高都难。

在我们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想让学生们的书包能够变得轻一些的时候,不妨多关注一下课堂,研究一下如何能让课堂成为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场所,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充满活力,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结语

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就确定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以提高学校效果,切实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打开生物与生活之间的通道,让生物贴近生活,生活走进生物,使学习和生活相通相融。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学习生物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平衡发展,实现真正的高效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兵,侯德安.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J].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2](美)罗恩·克拉克. 优秀是教出来的[J].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赵徽,敬秀红. 解密高效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James P.Raffni,梁平,宋奇辉.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下一篇:谈如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技能教学中引入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