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2 09:02:55

做好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言:党的十报告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合格大学生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对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要求,也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加强立德树人对于每位高校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几句话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合格大学生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对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要求,也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加强立德树人对于每位高校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以“立德树人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的本源就是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源就是“立德树人”。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话是对受教育者说的,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说的,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在大学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作为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以“立德树人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努力做好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大学生工作。

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应严格考核管理、健全制度规范,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医学院校的任务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是集科学、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与一体、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与一体、身心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一体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着引导、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使命,十报告为我们做好当代教师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医学院校立德树人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按照十的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要回归本源,就得热爱本职工作和学生,少一些浮躁和政绩思想,潜下心来做人的工作,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一定要教书育人工作和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去,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思想,因为医生的良好医德医风来自大学时代的培养和教育

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及辅导员、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学习领会十报告的精神和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要有积极性和热情。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按照十报告的要求,把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相结合、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其次,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思想,因为医生的良好医德医风来自大学时代的培养和教育。要把党的十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同学们灌输十精神,做到十精神进课堂、入头脑。在学生日常工作中把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和树立文明道德、医德医风教育要贯穿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始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

第三,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十学习中来,更加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三、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医学大学生是祖国医学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能够为医学大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等思想情况,平时通过各班学生信息员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例如,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单独座谈、集体解答或专题讲座。如针对新生班级着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引导他们如何成才,对大四学生着重进行择业指导,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盲目性心理和择业理想化,帮助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使学生就业定位准确。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思想稳定,专业思想牢固,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多种形式,加大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坚持通过宣传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叶燕 ,莫坚义.浅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民论坛 》,2010(29)

[2]李希影.《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3日)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上一篇:杭州下沙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