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计划

时间:2022-10-02 07:51:57

农村环境治理计划

一、整治范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是今后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今年下半年首批整治的重点是八条路、三个行政村、二十一个自然村。

二、整治内容和时间要求

1、道路整治内容和时间要求

镇内主干道路流量大,其环境状况给人的印象最为直观,直接反映了全镇环境状况的总体形象。因此,主要道路环境的综合整治应作为今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按照属地管理、一路一案、路长负责的原则,对本辖区内的重点道路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整治标准,采取坚决果断有效的措施,实行全方位的整治,具体要求为:

(1)清杂。道路两侧目视范围内做到“五无”,即无乱张乱贴,无乱堆杂物,无暴露垃圾和漂浮物,无乱设摊点,无车辆乱停乱放。此项工作确保7月底前完成。

(2)清理沿线所有的废品回收站。沿线私房严禁租给无证无照的废品回收业主;对有证有照经营的,各村可选择适宜的地段统一规划,办理临时用地给予集中安排,但不得安排在主要道路的两侧。此项工作确保9月底前完成。

(3)清除违章建筑。道路沿线目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特别是在道路绿地范围和红线控制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不管发生时间长短,只要是影响村容村貌、影响环境的,坚决予以拆除。此项工作确保10月底前完成。

(4)绿化。道路两侧绿化带范围内没有种植绿化的和这次拆违后可以种植绿化的地块,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土方工程,确保在今冬明春种植绿化。

(5)更新设施。全面更新卫生基础设施,所有垃圾收集房要全部改建成有门有盖的达标设施。此项工作确保10月底前完成。

(6)穿新衣。对沿线残缺破损的围墙、房屋可拆除的要坚决拆除,不能拆除的要进行全面的粉刷和修理。此项工作确保10月底前完成。

2、自然村庄整治内容和时间要求

自然村庄是人们的栖息地,是人们生存的港湾,长期以来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所形成的一些行为方式和生活理念,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我们要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逐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各村必须高度重视,集中精力、财力、人力、物力,对部分自然村庄进行整治。整治要求为:

(1)清杂。村中家前屋后和村中空地上的柴、砖、瓦、砂、坛坛罐罐等乱堆乱放,村中堆积的陈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彻底清除,做到杂物不出家门,村内不见杂物。

(2)拆旧。严重影响村容、翻新又比较困难和翻新成本过高或影响村内交通的比较陈旧的平房要予以拆除,村中的违章建筑必须依法拆除,对村内影响村容的家禽家畜棚和公共共享空间的瓜果蔬菜棚等一律予以拆除。

(3)翻新。对村内未粉刷或粉刷时间较长已经陈旧的外墙要全部进行粉刷,对一些暂不宜拆除仍在继续使用的平房要进行整修,使之面貌一新。

(4)硬化。村内要规划建设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主干道路和支路,做到村村相通、户户相连,并要进行路面硬化(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村中要规划建设一个可容纳20—30辆轿车的停车场。家前屋后部分难以绿化的地块要全部硬化,即不绿化就硬化,要多绿化少硬化,做到不留死角。

(5)绿化。自然村内的公共空间一律由村统一规划,改种绿化,绿化地块要用侧石圈边或砌成花坛,条件许可的地块要规划建设成村中心花园、小广场,配备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和体育健身设施,供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之用,原则上要求每个自然村不少于一个。

(6)河道管理。村内河道要清淤,沿线河滩一律要规范建设,沿线河岸种植垂柳类树种。

(7)增设施。村内要严格按照每20户配备一只垃圾收集房的要求配置垃圾收集房,所建的垃圾收集房必须按标准和要求建设;户户要用上长江自来水和抽水马桶,户户要建三格式化粪池;有条件的村要统一规划铺设生活污水管道,做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集中排放;村内中心广场要建不少于六格的宣传栏,用于宣传卫生知识和村内相关信息。

三、组织形式

1、参观学习、宣传发动。在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全体村干部、机关各部门副职以上干部、事业单位副职以上干部赴东林和长乐两个示范点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各村要深化宣传发动,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2、抓住重点,落实行动。镇政府抓的重点就是在继续巩固提高现有2个示范自然村的基础上,抓好3个重点村的工作推进。各村的重点就是抓好首批1—2个自然村的整治,要根据政府下达的工作时间和要求,尽早作出规划,拿出工作方案,抓紧开始实施,并将确定的首批整治的自然村名单于7月10日前报镇爱卫办。

3、以村为主,村自为战。整治农村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一届市委提出的建设幸福的重要举措,各村必须高度重视,抓紧部署,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

4、全民参与,民主管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5、领导挂帅,分工负责。(1)镇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爱卫办。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整治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中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督促和验收考核。(2)各路段实行路长负责制。党政领导任各路路长各负责一条路,一抓到底,负起总责。(3)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的自然村庄整治工作,一包到底。(4)各村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村书记负总责,村主任具体抓,明确分工,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落实经费,确保进度和质量。

6、落实奖惩,激励先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更是党委政府下达到各村的一项政治任务,务必请各村高度重视,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工作,镇政府对按时完成任务并经验收合格的村,将根据工作量大小和完成质量,给予村干部一定的经济奖励。

四、落实长效管理

1、加强管理,提高整治水平。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治的标准将会越来越高,各村要在今年完成1—2个示范自然村的基础上,作出规划,有计划地推进,争取化3—5年时间,村村整治到位。对已整治到位的自然村和道路,各村委要加强管理。

2、创新机制,确保长治久洁。各村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推向市场,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考核督查机制,探索农村环境整治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长效化的道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推进。

上一篇: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奖励制度 下一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管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