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时间:2022-10-02 07:12:47

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是较难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女同学们学起来困难就更大了,所以物理教师要教好物理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功夫,开动脑筋,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且要对症下药,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重视基础。

中学时代的教学任务,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奠定基础,物理课的学习,对于完成这些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物理课中学到的有关现象、实验、思维的态度和训练,是以后学习科学技术和参加建设祖国的必要基础。

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的描述,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基本物理原理和理论的论述,具体内容涉及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定义、定理、定律等,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前后叙述中的铺垫和呼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逐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努力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

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学好新知识也创造了条件,否则,基础不扎实,也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第二、 做好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更进一步说,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它对于学生的认识、学习或研究其它事物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合理选择器材,指出实验的连接方法(特别是电学实验),注意事项,介绍简单故障的排出方法,对学生实验,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独立操作,手脑并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完毕,让学生自己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误差原因,写好实验报告。

第三、 培养能力。

物理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能力,而能力是获得知识的本领。

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试验的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让学生独立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条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专研,从中获得相应的能力。

第四、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比如,讲到透镜成像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幻灯机,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举到这些例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培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上一篇:浅析如何学习高中物理力学 下一篇:初中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