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2-10-02 07:08:53

机器人的那些事儿

机器人对于人力的替代和节省,跟数控机床、3D打印的本质一样,都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延续,没有什么好夸大的。

前段时间观看了一场公司的专场话剧。主演在开场时开玩笑说,“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机器人的。我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孩子们也不在身边,等将来我走不动了,我希望买一台你们开发的机器人给我养老。”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柔性化。它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半径内,按照程序实现各种精准、复杂的动作。比如机械手,让很多从前难以自动化的焊接工艺得以实现。

但是由于它的名字,以及各类影视文学作品的误导,加上流水线上,它们上下翻飞带来的视觉冲击,不少朋友,将这种柔性化跟智能化的概念相混淆了。认为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斯拉已经可以自动巡航了,科技展会上也开始出现那种惟妙惟肖的机械美女。那么像这位演员的期待,就更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了。

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总是巨大的,那这个现实又是什么样的呢?作为一名系统集成工程师,我就从这些年所见所思出发,也来聊聊机器人的那些事儿。

机器人碰到的问题

所谓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就是将机器人本体、相关的工装以及配套设备等集成起来,并通过调试,最终交付客户使用。简单来说,它解决的是,机器人到底能用来干嘛的问题,这也是绝大多数机器人企业的主要业务。

用一个不是很形象的比喻,如果购置一条机器人生产线,相当于是点一道菜,那么机器人只是厨具,而我们就是那个大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行的特点,那不是智能而是非标(准)。因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所涉及的工作性质、成本要求、周期等差别很大。我们设计搭建机器人生产线的过程,远不像它们批量生产时,准确高效。

曾参与过这样的一个焊接方案设计,由于工序、结构复杂,客户还要求零人工。单单是解决工装的干涉问题,就让团队成员绞尽了脑汁。我们用了近一个月,加班加点的搞出一套方案,甚至是最后一道工序该用什么原理,牵头的技术负责人还没有想明白。把资料发出,就匆忙的去参加评审。结果刚下飞机,客户的电话打来了,不是投诉我们的方案不完整,而是觉得生产线的成本太高,要缩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当然,这一般也意味着,一个月的工作又付诸东流了。

类似情况,我们时常会遇见。很多第一次打算上马机器人的客户,往往也搞不清楚具体怎么实施。方案设计对于他们,就好比是房子刚下来,找装修公司量尺寸出效果图再报个价。至于是否签合同,那是后话。而对于我们来说,系统集成的方案又不是装修。客户如果只要简装(保证生产质量),给一个面积就能算出大概价格。而是要拿回去,一步步的分析工艺,有时为了保证两个机器人的自动化工作,却要买一台价值十几个机器人的配套设备。多一点少一点的差距,不是房子环保等级的问题,而是这个工作能不能要机器人来做,这样成本超出预期就太正常了。

此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软件行业不同,它几乎没有任何的可复制性。一些配套设备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开发的,即便理论可行,但到实际使用时,能否保证功能,会不会导致其它意外,连设计者自己都没底。

新上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一整个流程的重新开发。而且这些要素之间又都互相关联,即便那位客户只是提出缩减十分之一,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种非标特点,还带来了各环节的难以量化,项目进度只能估计。有的复制项目,在启动时才发现资料欠缺太多,且跟实际设备有很大出入,最后变成了仿制跟改造。这种感觉,就好比准备了一桌菜,s来了两桌客人。

此外,由于周期漫长,加上非标设计极容易导致各种疏漏,经常是在一边忙着当前项目,另一边还要解决上个项目现场调试时出现的问题。作为设计者,你几乎预料不到,下一刻各环节会出什么状况来找你解决。加班加点、疲于奔命是这行业的一种常态化。

“无人工厂”的难题

这就是机器人应用背后的一些心酸。如今,机器人的概念很火,但到底该怎么界定呢?

如果按照其实现最后功能来界定,那些机械臂显然不是,它们虽然可以自由移动,但是仅有裸机什么也干不了。如果这些系统集成后的工作站与生产线才算做一台机器人的话,虽然实现了具体工作的自动化,但那是把所有因素算在内的情况下。从机械臂具体怎样去焊一道焊缝,到工人误入工作区域的检测,漏了一丁点环节,你就不知道现场会出什么状况。

如果让它们丢下手头的工作,去换另外一个,可不是切换程序那么简单,而是布局、配套设备等整体的更换,这种成本与时间的损耗,不亚于重新购置,那么它又有何“智能”可言?毕竟,不灵活的机器人更适用于工艺复杂且大批量重复生产的场合。但是当各配套环节的技术储备都不足,且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它们就成了企业丢不下的沉重包袱。

曾有这样一家装备企业,其所在的行业,世界范围也没有同类企业上马机器人的成功先例。企业的老板非常有想法,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目标更加激进,要打造一个“无人工厂”,包括我们在内的几家国内公司参与了进来。

但项目启动后,我们很快就意识到,为什么技术实力本该更强的国外同行却不接这种活。整条生产线,是由一个个连续的工作站组成,下一个站的工作,是要建立在上一个站准确工作的基础上。其中一个站,由于工件本体庞大,机器人不能在固定的底座上工作,而是要吊装在更加庞大的行吊上,边行走边工作。

虽然在设计时,行吊通过了校核,可实际使用却导致机械臂在行走时剧烈的抖动。但机器人本身只是按照设定的程序来精确移动,这种外部变化它们可不管,这也让它完全无法保证工作精度。另一方面,上游加工企业的零件尺寸本身就保证不了。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套用了多个复杂公式的连续计算题,输入的参数和公式都在不断变化,但却要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上一篇:由莫言改名字想到的 下一篇:乐视“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