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思性思维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6:47:14

浅析反思性思维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外语教学受相关学科影响而产生新的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屡见不鲜。反思性教学不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而且是一种由教师亲自参与构建理论的实践活动,对外语教学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它从思维的高度探索了教学理论与实践,在提倡探究精神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与主动性的发挥。

关键词: 反思性 外语教学 应用

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受相关学科影响而产生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发展成一个独立学派是屡见不鲜的现象。20世纪后期,在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理论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应用语言学界又一新理论——反思性外语教学诞生了。尽管反思性教学对大部分外语教师来说至今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由于它不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而且是一种由教师亲自参与构建理论的实践活动,对外语教学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因而受到外语教师的青睐。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中的“反思”(Reflective)一词出自英语动词“reflect”。对大多数人来说,“反思”并非一个陌生的字眼。但是,要求教育他人的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则是近年来的事。这是因为,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两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阻碍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其一是教师历来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大凡教学出现问题,除了少数问题教师受到批评外,都是从学生方面查找原因,教师至多做一些轻描淡写的自我批评而已;其二是教师长期被视为机械地贯彻教育政策与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无多少自,似乎也无自我反省的必要,即使需要反省,也只是检查自己在贯彻教育政策或领会学校领导意图方面有没有产生偏差。因此,虽然不少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可能会写一份教学小结,但其并非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结果,而仅为对工作的回顾,有时甚至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应付,对教师的触动往往不大。这种现象在传统教学中相当普遍,在外语教学中更为突出。

反思性教学理论对传统的教学观无疑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一方面,它使教师从教与学两个层面上检验教学成效,使教师与学生这两个课堂的主人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参与教学,通过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使原有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水平得到升华,也与教学理论工作者结合起来。可以说,无论对于教师或学生,甚至对于教学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来说,反思性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反思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三种态度

1.思想开放性(Openmindedness)。为进行反思性思维,必须具备强烈的博取众家之长的愿望,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包括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考虑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认识到自己最喜欢或已确立的信念或知识有可能是错误的,需要加以修正,甚至予以摒弃。采取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会不断询问自己,做这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正在做的教学活动是否是达到了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以及他们还需要如何吸取他人所长改进自己的工作。

2.责任感(Responsibility)。责任感意味着认真考虑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对教师来说,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在反思教学中,都必须考虑教学对个人产生的后果,以及对学生的成长、对学校与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有些后果是可以预料的,而有些后果是始料不及的,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应对各种后果有所准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或一时冲动,做出一些可能产生消极后果的决策。

3.执著性(Wholeheartedness)。执著是反思性思维与教学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学反思这项艰巨与细致的工作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个执著的老师总是不断思考与更新自己的信念、教学理念、策略与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它们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二、反思性教学的五步骤

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创始人杜威(J.Deway)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反思性思维的阶段做了具体的论述。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亦称思维五步),后发展成反思性教学的五步骤(亦称教学五步)。

1.建议(Suggestion)。这一阶段是反思性思维的开始,其特征是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的萌发出各种原始的想法,包括可能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

2.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上阶段诸多想法通过思考与内化逐渐聚焦,清晰地形成一个问题(problem),因此,本阶段亦称为“问题”阶段。

3.假设(Hypothesis)。对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并取得了初步事实及资料后,便产生了一个更为明确的命题。

4.推理(Resoning)。在前几阶段的基础上,对各种假设进行推理与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可行的假设及支持它的理论,确定一个假设。

5.以行动检测假设(Testing the Hypothesis by Action)。经过推理确定的假设仍然是理论上的论证,其存在是有条件的,必须通过实验等实际行动的检测,才能证实所做假设能否成立。

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的五阶段论,以及后来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教学五步骤都对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世界上很多学术机构和大学的学术研究与高层次的论文撰写基本上都遵循这五个步骤。

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到,仅追求方法的变更已不能从根本上改革外语教学,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应用语言学者与广大外语教师都希望探讨比方法论更深层次的改革,因此跨学科研究与多维度思考语言与外语教学的本质与过程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随着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发展,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实践必然会日益增加。

参考文献:

[1]左焕琪编著.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文存主编.英语教学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3]胡小花主编.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下一篇:信息技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