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英语培养模式浅析

时间:2022-10-02 03:43:12

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英语培养模式浅析

[摘 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开放,我国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加,对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攀升。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出发,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旅游业 旅游英语 培养模式

一、引言

众所周知,现代旅游业在我国的诞生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它从一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就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1978年开始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建立起必需的体制条件。回顾我国旅游业迄今为止14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推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世博会成功,使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经广泛的社会调查,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空前高涨,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但大部分处于低端,知识结构、管理理念、执业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人以上。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业人才需求空缺。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出发,并结合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知识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学院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三、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分析

1.培养目标:要培养高层次、职业兼技术型的银领人才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针,是教育与教学开展的最基本依据。随着我国加入WTO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英语专业应该从原来对人才语言与专业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应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大专层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组织沟通能力,了解旅游经济规律、旅游法规和市场营销策略,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导游业务,具备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并能够在旅游活动环境下以外语为工具从事导游服务及其他旅游工作,面向旅游业第一线的高等复合型应用型银领专业人才。

2.专业设置:以实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外语为特色,专业为本位

市场经济实际需求是岗位设置的前提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外语为特色,专业为本位是我们培养的方向。根据中国旅游局的发展规划,在未来5年~10年中,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要翻一番,预计需要导游数万名,在各旅行社、旅游景点及酒店等单位从业的人数也需要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旅行社将大举开进中国的旅游市场,创办旅行社,开展旅游业务。此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届时将要接待大量国内外的游客入境观光、考察。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以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并结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开设旅游英语专业。

3.课程模式: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并重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语言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实习六大模块构成。公共课:以培养学生品性和通用能力为目标;语言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认知和人文素质;实践课程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求职能力。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立旅游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旅游英语专业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在校内成立实训室,其中包括语言实验室、模拟旅行社、模拟酒店客房和餐厅等。同时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主要是以校外资源为依托。包括旅行社、酒店和旅游景点等。学生到旅游企业中通过听刚培训和岗位实习的形式,不断加强实践经验和知识。此外,还应积极发挥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作用。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各企业的资深人士,因此邀请他们的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接受他们的知道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改革开放的土壤里不断完善和壮大,市场经济体制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使我国旅游业进入旅游大国的行列。从而使得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菊英:旅游业与市场经济[J].旅游学刊,2004年1月

[2]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4月

[3]杨 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04年5月

[4]张尧学:《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上一篇:山东省城市健身俱乐部会员健身需求现状调查研... 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