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时间:2022-10-02 03:15:52

寻找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要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就必须彻底打破现有写作模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训练的方法,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从模仿入手,从小处落笔,掌握片段练习的技巧

作文入门模仿是必不可少的,这跟小孩子开始学说话是一个道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可谓经典名篇,它也是模仿法国作家果戈理的作品写成的。名家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初学写作的学生。所以,写作上的模仿不是一件不好的事,而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冀教版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典名篇,不管是精读还是阅读的文章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精彩华章及时地进行片段训练,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后达到积少成多、连缀成篇的目的。

二、抓住学生对课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习,只要有了兴趣,就不会再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语文教师常常感喟学生做起数学题来不舍昼夜,埋怨他们不愿写作文,这就是一个兴趣问题。如果教学中碰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千万不要错过,这正是让他们练笔的大好机会。如学习《快乐的足球赛》一文,学生对诗中表现出的快乐游戏很羡慕,就适时让学生写写自己生活中充满乐趣的游戏;学习《老人和鸟》、《小狮子爱尔莎》,就让学生写一些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学习古诗,或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学生信息接受量

我们常感喟学生的应试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及学生、家长大都不提倡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囿于“两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要鼓励学生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眼”要多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二起跑线》等电视节目,看《中国青年报》《语文报》《少年文艺》等报刊,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看街市上和校园内的广告与海报、通知与启事、墙报与板报、公约与制度。“耳”要勤听,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朗读会,听教师对时事的点评,听民谣、谚语、笑话,听相声、快板、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口”要常开,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吟唐诗宋词,背现代名篇;尝试即兴采访,练习口头作文。

四、教学生学会写自己的生活

课文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的内容却是无限的,作文最终还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有了课文的训练基础,再关注自己的生活就容易多了。关键是要抓住学生情感集聚的问题。学生的心充满童真童趣,他们常常因说起某件趣事而神采飞扬。教材上的一些课文常常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文章。于是,笔者召开了“故事开怀”叙事会,学生争相发言,讲述自己吃辣椒、捅蜂窝、抹墨水、往水里放盐、做饭、放上石子看蚂蚁“爬山”等趣事,半个小时的时间,班上充满了笑声。有一个平时不喜欢写作的学生写得很好,最后笔者让他在全班介绍写作经验时,他自己说:“没有经验,只因为这次作文的话题符合我的爱好,感到有话说。”因此,教师布置作文时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到有话说,不要片面地追求分数。因为即使是作家也要创作自己熟悉的题材,也要体验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合适的写作情境。

五、消除思想内容的限制,拓宽作文内容范围

如果不是考场作文,大可不必限制学生的作文内容。在学生兴趣激发起来,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甚至形成一定的文风之后,再加以严格要求,逐步正规,也来得及。如果一开始就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作,这个毫无意义,那个不健康,学生的手脚就被束缚住了,仅有的一点兴趣也就被打击得消耗殆尽了。学生一旦怕了,再解放就困难了。如:一次以“我”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说自己非常羡慕富人的生活,想成为一位富翁。学生的思想毕竟是单纯的,笔者没有反驳他,而是说他写得很好,然后笔者就问他:“怎样才能成为富翁呢?你在作文本上写一写,看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措施。”他写了5张纸(这是他写得最多的一次),最后说:“羡慕是不行的,偷窃也是行不通的,等待别人的施舍更会沦为别人的笑料,所以只有靠自己奋斗,靠比尔・盖茨那样的智慧,才能成为真正的富翁。”自此后,这个学生不但作文水平有了提高,就连学习态度也端正了。灵活多样的作文内容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倾诉的激情,他们把作文当成了自己生活中倾诉的对象和表演的舞台。他们不必担心惹怒教师,不必违心地写一些连自己都不知什么意思的假高尚的谎言,不必担心因立意不高、篇幅太短受到教师的指责,也不必担心暴露了心中的稚嫩而被别人耻笑。总之,嬉笑怒骂,畅所欲言,皆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最真实的感受。

总而言之,只有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了写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引入了“源头活水”,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才思泉涌、下笔有神,才能使作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当代电力企业中高素质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 下一篇: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