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洋鲁山地区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

时间:2022-10-02 02:05:23

广东省信宜市洋鲁山地区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

[摘要]广东省信宜市洋鲁山地区铀矿预查区位于粤桂隆起带内次级构造单元"怀郁凸起"中,在更低级别构造单元中之为北界鼻状背斜,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区位于北界花岗岩体中部,构造发育,热液活动矿化明显,异常点带分布较多,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洋鲁山地区 铀矿 找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 P5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01-1

1矿区地质特征

洋鲁山地区位于粤桂隆起带内次级构造单元“怀郁凸起”中,在更低级别构造单元中之为北界鼻状背斜,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矿区位于北界花岗岩体中部,在其范围内地层出露极少,仅见零星出露的寒武系地层,其次为第四系的河流冲积、沉积,其特征自下而上简述如下:

寒武系八村群(∈bc):仅在南部有零星出露。由一套变质较深、颜色较暗的石英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云母片岩、变质砂岩等组成。不少地方经受了混合岩化,与花岗片麻岩、片麻花岗岩界限不清,产状多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0°-55°。岩石具鳞片变晶结构和花岗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反射性强度24γ。

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河流山间滩谷两岸,面积小。由河流相冲击物组成。与下伏地层成不整合接触关系。

1.1构造

受北北东向信宜―廉江大断裂带影响,矿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断裂带,其中规模最大者为洋鲁山硅化断裂带。

洋鲁山硅化断裂带在区内出露长1.5公里,从南至北纵贯整个矿区。断裂规模大,一般宽10~20米,最宽处受其影响波及范围可达50米以上,大致产状:10°~20°SE∠60°~70°。该断裂带以硅化破碎带产出,是多形多阶段构造热液活动的产物。组分较复杂,主要由热液石英岩、残斑热液石英岩、碎裂岩、花岗碎裂岩、碎裂花岗岩以及石英脉等组成。构造活动强烈,除构造带本身充填上述多种构造岩,构造碎裂岩外,两侧围岩也经受了强烈的破碎现象。蚀变明显、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强烈,局部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绿色蚀变带”。洋鲁山硅化断裂带是本区重要的导矿与储矿构造。

1.2岩浆岩

矿区位于北界岩体的中部,北界岩体属燕山早期岩浆旋回侵入活动形成的复杂式岩体,具有多期多阶段的岩浆侵入作用。其呈小岩基产出,在区域上出露面积约1208 km2。主体由燕山早期形成花岗岩组成(γ52),岩石为粗中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中-细中-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细粒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等。局部分布细粒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补体。一般来说,岩体中部岩石粒度较粗,边缘岩石粒度较小,显示出分异作用的特点。

岩体与围岩(∈bc、γ3)成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轴向NE~NNE。北部略偏北。倾向南东(或东)。岩体内含大量花岗片麻岩、片麻花岗岩、片岩的俘虏体。岩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浅黄色、土红色。据薄片鉴定,岩石平均矿物成分为:微斜长石40%,斜长石15%,石英29%,云母15%。一般情况下,白云母含量大于黑云母。仅粗中粒二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含量大于白云母。从岩体出露的岩相和其中含大量俘虏体来看,岩体剥蚀深度可能不大。

北界岩体是一个寻找铀矿的有利岩体。岩体内构造发育,规模大,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作用频繁、次数多,放射性含量较高,变化较大,放射性底数34γ。异常分布与花岗岩体有密切关系,异常点带较多,局部密集成群。

1.3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相对γ等值场大部分受γ异常和构造控制,几大异常集中区均落在北界岩体内,伽玛趋势高场展布形态与岩体基本吻合;北界岩体伽玛背景值强度为22~45γ,在γ异常分布较多而且集中的地区,北界岩体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细粒二云母花岗片麻岩,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花岗岩,γ异常跳动且变异系数较大。区内沿构造展布异常段U、Ra系数较平衡。异常分量场主要分布在趋势高场内,且其长轴方向与主构造方向、异常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反映异常分量场与构造、异常和矿化的产出有一定的成生关系。

1.4区域矿产

矿区所处的云开隆起区是广东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地,其周边已发现众多金、银、铜、铅锌、锡等矿床,是粤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矿区内及周边地区已发现铀矿、蛇纹岩矿、金矿、地热等。铀矿化在区内显示较好,但暂未发展成为矿床,而在勘查区的北部和东部云开群地层中,已经发现了多处蛇纹岩(南方玉)矿床,其中典型的矿床有泗流南方玉矿、陂底铺南方玉矿等。

2找矿前景分析

2.1已知铀异常特点

(1)异常多分布在中-细中-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少数分布在粗中粒花岗岩和辉绿岩脉。

(2)大部分异常,尤其是较有意义的异常受构造带控制明显,大多数产于硅化破碎带或其两侧围岩裂隙中。与异常分布密切有关的构造是洋鲁山硅化断裂带。

(3)除少数异常外,多为中-低值点状异常,强度150~500γ.少数规模较大的异常(A73、A48)和强度较高的异常(A72、A74、A75)属硅化破碎带类型或充填石英脉,玉髓石英脉裂隙型。辉绿岩异常强度低,多与氧化铁(褐铁矿)有关。

(4)大部分异常,矿化蚀变现象明显。具硅化、绢云母化、赤铁矿化以及玉髓石英、黄铁矿等。普遍可看到岩石中的长石发红,石英变黑。少数异常尚见沥青铀矿(A74),硅钙铀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A73、A48、A75等)。

2.2找矿标志

归纳矿内的异常分布及矿化特点,提出如下找矿标志。

(1)中-细中-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辉绿岩脉。尤其是岩性分布复杂,多变地段。以及不同岩性的接触部位,在接触部位有构造分布的地段。

(2)硅化破碎带,构造带及其两侧的次级构造或裂隙。构造带分支复合,产状发生拐变地段以及构造带规模产生变异的膨胀部位。构造带上下盘的“绿色蚀变带”。

(3)岩石中出现硅化、绢云母化、赤铁矿化、红化,灰黑色、红色玉髓,粉末状、细脉状黄铁矿以及长石发红,石英变黑等矿化蚀变现象。

(4)原生和次生铀矿的出现。

2.3成矿前景分析

通过实际工作表明,北界地区是一个找铀矿有利远景区,北界岩体是一个燕山期的复杂式岩体,洋鲁山硅化断裂带是一条控制本区异常分布的规模大的新华夏系构造带,找矿地质条件是有利的,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致谢:

本研究是在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广东省信宜市北界地区铀矿预查项目,NO:2012441003)资助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1978.广东信宜县北界地区罗汉A73深揭点详查及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上一篇:怎样上好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 下一篇:从两个案例谈谈"深厚软土层基坑开挖、支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