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时间:2022-10-02 12:43:34

1月12日,在第八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2012)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代表中国贸促会正式《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对去年中国展览会展业的基本状况进行总结和评析,对2012年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这是自2005年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中国贸促会连续第8年公布中国会展业年度报告。

2012年中国展览业前景展望

在谈到对2012年中国展览业前景展望时,王锦珍称,受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的影响,展览业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他说,尽管从全球范围看,2012年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9%,但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内物价水平高企不下、房价调控依然从紧、中小企业生存遇到困难,受这些因素的制约,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适度放缓。展览会作为一种促进商业贸易的平台,其本身的发展与总体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另外,受国际市场萎靡不振的影响,国内展览会的表现将优于国际展览会。王锦珍称,相对国内经济而言,2012年中国将面临一个更不确定的国际市场。美国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其经济增长,欧洲债务危机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并可能因此拖累全球经济陷入中长期低迷状态。与此相反,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开始促进世界经济东移,并寄予厚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展览场馆建设、展会数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2012年中国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出口导向的国际展览有可能受到直接冲击,展览业的总体增长将更加依赖国内市场,并要求中国的展览行业要善于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组展、参展的质量和水平,以更好的应对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

“2012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会展业的引导。”王锦珍称,从政策导向看,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对发展会展业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不仅期望通过发展会展业改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为此,政府将积极加强产业规划,加快会展业科学布局和结构调整,引导各类会展主体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与国际水平接轨,服务体系完备、服务品质优良、市场竞争有序、专业化程度高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王锦珍表示,在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消费类展会有望继续保持强势。伴随着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将受到更多的挑战。为确保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中国政府要求进口和出口并重,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以促进国内需求为目的的消费类展览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强势。

“2012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王锦珍称,伴随着我国展览业进入门槛的降低,近年来大量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传统的旅游企业相继进军会展业,行业不仅面临着传统国内会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面临着中外会展企业以及外资与外资之间的竞争。微观主体快速崛起与宏观市场有限容量的矛盾,将导致一些实力较弱的会展企业在竞争中难以生存,逐步退出市场,而一些实力雄厚、品牌价值高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整个会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关链接

2011年中国展览业市场运行特征

从调研结果看,2011年京、沪、穗展览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如下五个特征:(一)展览市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京沪穗市场共同但有区别的发展。(二)展览市场运行状况有待提升,沪京穗各有特色。(三)参展商对办展环境的评价高于对展览会自身的评价。(四)从参展效果看,参展商业务预期有所下降。(五)专业观众的总体花费小幅下降,对主办城市的贡献率有所降低。

2011年中国展览业宏观发展态势

通过对2011年中国展览业中重要事件的梳理和总结,王锦珍表示,2011年度中国展览市场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依照“十二五”规划,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进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接近20%,不仅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世界品牌展览会,而且有力地拉动了外贸和投资的增长,促进了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要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前不久商务部也出台了促进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应该看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大力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这一切都为我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保障,促进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区域性和行业性联盟同时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过程。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梯级发展过程,当前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多区域、多层次会展业集聚区,每个集聚区都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品牌展览会。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会展业在地区和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从宏观上加以引导,积极鼓励会展业的良性竞争,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恶性竞争。各地方为此做出了努力和探索。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不少省市打破地缘限制,加强合作,形成了区域性和行业性联盟同时发展的局面。例如:2011年1月16日,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在安徽合肥举行会展发展研讨会。合肥市分别与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宁波市5个长三角重点会展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各会展城市之间的学习交流互助及宣传互动平台;2011年7月18日,国家级林业产业展会工作座谈会在牡丹江市召开。全国五大林业会展城市——山东菏泽、浙江义乌、福建三明、黑龙江省伊春和牡丹江市,首次就深化合作,互相支持,打造林业会展联合体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探讨。会议中,四省五城签署了全国林业五大会展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8月25日,珠三角会展城市联盟在广州成立。来自广州等珠三角9个城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会展业界代表20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三)业内交流更加活跃,活动主体更加多元化。2011年,中国会展业的业内交流更加活跃。内容涉及产业间合作、会展业的创新、会展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行业评比等多个方面。而从活动主体来看,既有政府部门,又有行业协会,更有会展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迄今已经举办八

届,推动了我国会展业发展和中外会展合作,越来越多的境外展览公司参与到我国的会展产业之中,促进了中国会展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中国相关部门,学术单位和组展单位组织了多个论坛,会议、研讨会等。例如:2011年3月,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主办了2011年“中国会展服务IS09001实施应用”研讨会,为其今后开拓会展认证市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7月,中国展览馆协会和黑龙江省贸促会在哈尔滨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西部会展业(高峰)论坛”;2011年10月,成都海关与四川博览事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制度等保障机制,共同支持以西博会为龙头的国际会展业发展,为四川省会展企业营造便利的贸易通关环境。

(四)会展教育多层次发展,职业培训更趋细化。2011年我国的会展教育稳步推进。—方面,高校在培养会展专业学生时,更加注重与产业的结合以及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和培训始于2001年,晚于西方数十年,但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人们预期。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近200所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学院设有会展专业和会展人才培养项目,在校学生超过万人。中国贸促会与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共同组织的“注册展览经理人”培训项目,已经举办多年,培养了700多名学员,他们活跃在中国的会展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2011年9月,四川大学和四川博览事务局签署合作协议,四川博览事务局设立总额为150万元的四川博览发展基金,和四川大学共同培养一流会展人才;2011年6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由韩国旅游局和首尔市政府举办,首尔旅游局和韩国会展联合会共同承办的“2011年韩国会展青年挑战赛”,并以出色的竞标方案获得了银奖。另—方面,职业培训更加细化。除了以往的会展策划师培训外,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研修班——《展台等临建设施搭建安全标准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区正式开班。这也表明了我国会展业的职业教育日臻成熟。

(五)场馆存量持续增长,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齐头并进。2011年,各地会展场馆存量持续增长。一方面,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场馆建设热度不减,例如:2011年1月,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建重大项目之一的“国家会展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完成,正式拉开了双方共建国家会展项目的序幕。该项目落户于大虹桥商务区的青浦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560亩,已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动工,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随着会展业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被人们广泛认可,众多二三线城市也纷纷致力于建设“会展之都”。例如:2011年10月,总投资约80亿元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农业博览中心项目动工,旨在成为中国农业总部基地、会展总部基地,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农业食品博览会。总体来看,在会展场馆的建设上,目前已形成了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齐头并进的局面。

上一篇:中国私人银行市场需“精耕” 下一篇:现实主义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