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探讨

时间:2022-10-02 12:12:54

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探讨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患有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照组采用非规范化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早餐前后两小时血糖值、身体指数、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平均治疗费用及患者服药规律性。结果 经过为期1年管理工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早餐前后两小时血糖值、身体指数、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患者服药规律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基层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069-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质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脂肪代谢异常、机体糖蛋白代谢紊乱及慢性高血糖等,主要治疗手段为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等[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生概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提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6%,我国这一数据已证实我国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稳居第一位,因此,有效控制糖尿病患病人数继续上升,同时提升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成为我国一项严峻课题[2]。从有关实验结果来看,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病人数继续上升,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盲目攀比,同时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基层社区医院规范管理已成为首选方案。该实验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患有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分析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患有糖尿病患者共10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1.2±1.5)岁,体质指数22~30 kg/m2,平均体质指数25.7 kg/m2,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5.4±1.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3.2±1.9)岁,体质指数21~30 kg/m2,平均体质指数26.1 kg/m2,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5.8±1.9)年,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肺疾病及脑血管疾病,比较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建立个人档案,不进行一对一治疗及健康教育表调查,以患者血糖达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标准为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增加规范化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家族史、生育史、各项体检指标、生活习惯等一般情况,特别重视患者用药情况、并发症及血糖情况等数据。将上述记录信息详细录入电脑进行管理;通知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包括血压、血糖、体重等基本检查,并由专业医师每月定期上门检查,解答关于运动、饮食及患者用药等相关问题;对患者实行梯度用药法,根据不同治疗阶段使用不同剂量药物;详细观察患者用药产生不良情况,并记入患者档案内,为后期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每月在社区内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及时传输糖尿病相关预防及治疗知识,并督促患者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体会;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表,其中包括患者饮食规律、运动指标、并发症治疗、血糖控制、疾病诊断及自检等基本内容,责任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并实施一对一治疗方案;详细记录患者内心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及时进行疏导,督促患者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规律服药、定期体检复诊,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目标与治疗措施;避免患者产生盲目攀比用药思想,一味追求使用高档药而忽略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值、早餐前后两小时血糖值、身体指数、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平均治疗费用、服药依从性及患者服药规律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经过为期1年管理工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早餐前后两小时血糖值、身体指数、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患者服药规律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对比

实验组人均治疗费用为(3 640±550)元,对照组人均治疗费用(5 800±430)元,两组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盲目追求新药比较

实验组患者遵照医嘱规律服药,且注重临床效果,不盲目攀比追求新药、昂贵药物,对照组患者仅注重使用新型药物,服药依从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为我国多发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控制效果极为不容乐观,存在控制率较低、患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糖尿病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失明甚至截肢等并发症,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经试验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6%,我国这一数据已证实我国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稳居第一位[3]。糖尿病患者因其反复发作、难以治疗,因此患者经常出现盲目攀比、追求高新药物而忽略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因此,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首要难题,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4]。基层社区医院实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是一种新型医学临床管理模式,主要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干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药物辅助治疗等,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及患者攀比思想,纠正患者对糖尿病治疗错误认知。因此,该组实验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规范化管理及非规范化管理措施,经过为期一年管理工作,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早餐前后两小时血糖值、身体指数、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患者服药规律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基层社区医院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且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虹丽,张帆,戴亚丽,等.糖尿病患者社区医院规范化管理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253-255.

[2] 杨嘉慧,王琦.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411.

[3] 宋晓敏,金其林,王新巧.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模式的初探[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5)241-243.

[4] 赵燕萍,李秋华,严瑾.以健康促进俱乐部为平台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72-73.

(收稿日期:2016-09-08)

上一篇: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 下一篇: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