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农民的“新闻情结”谈走基层

时间:2022-10-02 11:38:58

从一位农民的“新闻情结”谈走基层

【摘 要】在通信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老新闻工作者的扎实和深入的采访和工作作风,这是记者应该首先解决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本文通过与有代表性的基层群众接触,感到基层有新闻,基层也渴望被媒体关注,这应成为媒体人深入基层永恒的动力。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

【关键词】发声 吃透两头 新闻情结 捷径

新闻“朋友圈”曾流传过这样一条微信,“十大名记者的十句真言”,其中甄选了辽宁日报原副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句深刻地概括出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重要性的话能入选“十句真言”,足以说明当下的新闻工作者非常重视走基层。

在通信业和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前辈新闻工作者的那种深入基层、动辄一扎进基层就是十天半个月的那股精神和劲头,依然是各类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工作环境和条件如何变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都不“吃亏”,走基层的“长途跋涉”看似“弯路”,实则是记者成长和发现新闻的“捷径”。而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也决定了必须深入基层,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发现新闻,发现基层典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基层是新闻发生的最肥沃的“土壤”,离开了土壤,新闻这棵“苗”很难茁壮成长,甚至存活都成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走基层关乎新闻的生命。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深入基层,怎么“深”都不为过。

基层群众有反映心声的强烈愿望

把基层群众的心声真实及时地反映出来,目的是让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以便为各级各类政策出台和法律法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群众心声,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责任之一。

笔者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发现,基层的一大批群众确实有着强烈的述说心声的愿望,这也正是和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初衷相契合的地方。中央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和价值所在。基层群众有新闻报道的需求,这就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层的一个最主要的客观基础。

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笔者结识了这样一位农民,虽然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但现在还兼任着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他在组织筹建和管理农村合作社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位农民始终认为未来中国农村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所以他就一门心思想着通过新闻媒体,把他的想法和做法传播出去,他甚至自己亲自写文章,三番五次地向省内省外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之所以执着地想“发声”,他本人归结为“新闻情结”。他的想法简单直接,不图名不为利,就是想通过新闻宣传,把他的那套做法推广出去,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合作致富的道路。

这位农民所谓的“新闻情结”,实际上反映的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的一种期待和盼望,或者说,是基层群众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这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就应该是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报道的重点,围着基层转既应是新闻理念也应成为报道方法。

前一阶段,笔者采访了毛丰美先进事迹,采访了大量村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要宣传好他们的毛书记,宣传好他们大梨树村的美好生活。反映好基层群众的愿望和心声,这不也正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吗?

“吃透两头”一直是辽宁日报始终强调和“灌输”的一种新闻思想,做好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吃透“上头”,就是中央精神要领会好、掌握好、贯彻好,在此前提下还必须吃透“下头”,就是基层实情、群众诉求要摸准、摸清、摸透。吃透了两头,才能承担好新闻媒体“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而欲吃透下头,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零距离体验。

鲜活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

实际上,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这也是新闻工作本身的需要,那些鲜活的带着“露珠”的新闻必然来自基层,来自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除非媒体或者新闻工作者主动放弃鲜活新闻,否则,没有不深入基层、到大众中间去的。

2012年党的十召开前夕,辽宁日报组织策划了一个反映前十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的系列报道,笔者承担的题目叫森林进城,主要写城市绿化带给市民生活的新变化。笔者就在几块城市绿地蹲了三四天,接触采访了20余位市民。其中一位60多岁老汉说早晨5点多就从家出来,每天都要带着中午饭,在绿地一呆就是一天。过去只是听说带饭上班,还没有听说有带饭逛绿地的呢。所以,在写作上就把这件新鲜事放在文章的开头,重点予以描述,效果很好。事后总结,如果没有连续几天蹲守在那块绿地,是不可能获得带饭逛绿地这条信息的。

基层就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田间地头、车间厂矿就是群众活动的大舞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人民群众中间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才是新闻的“老家”,才能真正体会到,基层群众的舞台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舞台,离开了基层,新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是鲜活不起来的。所以,老的新闻工作者们常说,好稿件七分采三分写,足见“采”的重要,而深入基层又是“采”的前提。而且,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住新闻事实。只有深入实际,身到现场,才能对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细枝末节了如指掌,否则,通过别人的转述或再转述,就难免添枝加叶或“缺斤少两”,甚至有可能改变事实的本来面目。因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

时下,随着通讯手段的方便快捷,电话、邮件等等通讯工具确实给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通讯工具归根结底还是工具,是不能在新闻工作者采访的过程中当主角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依旧是新闻采访的“主旋律”。在这方面,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多向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发扬那种啥车都坐过、啥地都睡过,一采就是三五天、甚至十天半个月的敬业精神,把更多的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新闻呈现给广大受众。

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成长和提高的捷径

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见诸媒体,说某省有一名厅级领导到基层调研,在与群众交流时,问完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和“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就不知该如何继续聊下去了,最后只好靠陪同人员打着圆场算是尴尬“过关”。文章评论说,现实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身入”群众,但却放不下架子,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不会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的问题尖锐暴露出来。实际上,这篇报道在给一些领导干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提醒和鞭策。

新闻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说到底也是一种群众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必须深入基层,向基层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生产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基层就是新闻工作者不断成长和提高的社会大学校,广大人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走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这是新闻工作者成长和提高的一条捷径。

2014年夏秋,辽宁发生了该省6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指挥有力、措施得当、救助及时,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一位农民在说到旱情时总结出了六个字,“有灾情,无灾容”,言简意赅,这不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习的东西吗?

向基层学习,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会融入基层群众的生活,了解、熟悉和适应基层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方式,等等,否则,就很难和基层“对上A”,这是深入基层的入门学问。第二,学习了解基层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状态,对整个基层的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和过程要了解掌握,这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融入基层而打下“专业”基础,否则难免要提些不知所云、不着边际的外行问题,贻笑大方。第三,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会在深入基层中通过借鉴基层群众的实践,对自己的新闻采访工作做一对照,也就是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自己来自基层的概括和提炼,再拿回到基层去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在与基层的互动中真正领悟“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真谛。

总之,新闻的源头在基层,新闻的主要服务对象也在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舞台就是广阔的基层、一线和现场,走基层理应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常态。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上一篇:玉米栽培与病害防治 下一篇: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