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时间:2022-10-02 10:43:37

【前言】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1 临床资料 经胃镜检查专业医师诊断后,患者共127例,其中男74例,女53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7.8岁。患者胃镜下检查均出现胃粘膜红白相间并以红色为主,且表面粗糙不平,伴有颗粒样增生。 1.2 胃镜活检方法 每例患者均取胃粘膜粗糙处的明显标本2块,采用垂直取...

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特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参考。方法 选择经胃镜检查专业医师诊断后,初步鉴定胃粘膜粗糙不平且表现不同的患者共127例,根据粘膜表面凸起的均匀程度将患者分为均匀粗糙和非均匀粗糙两组,并将胃粘膜粗糙不同表现特征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内镜检查后,诊断的正确率为65.4%,且非均匀粗糙的胃粘膜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机率为89.71%,与均匀粗糙的胃粘膜相比,发生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机率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镜下胃粘膜的非均匀粗糙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正确的诊断还需要与病理诊断密切结合。

【关键词】胃粘膜 病理学 诊断 萎缩性 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5-02

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和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等病理改变常表现胃粘膜粗糙不平,甚至呈鳞片状、颗粒状或结节状增生隆起而明显粗糙不平,而导致慢性胃炎的产生[1]。为了更好地揭示慢性胃炎的胃粘膜粗糙不平的不同表现的病理性质,而且提高其肉眼诊断与病理的符合率,我们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就诊的患者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胃镜检查专业医师诊断后,患者共127例,其中男74例,女53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7.8岁。患者胃镜下检查均出现胃粘膜红白相间并以红色为主,且表面粗糙不平,伴有颗粒样增生。

1.2 胃镜活检方法

每例患者均取胃粘膜粗糙处的明显标本2块,采用垂直取材。将标本即刻投入5%的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H-E染色,由同一位组织病理医师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

1.3 病理学评价

其病理诊断及分级标准参考2006年上海会议[2],分为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

经胃镜检查,粘膜常会出现粗糙、凸凹不平,常表现为鳞片状、粗颗粒状或结节状增生隆起等。胃粘膜粗糙不平分为均匀粗糙和非均匀粗糙,其中还出现孤立或散发的灰色结节和红色结节。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127例患者胃粘膜粗糙的不同表现(例)

2.2 胃粘膜粗糙不同的病理对照

胃粘膜粗糙不平均出现慢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但是经统计发现非均匀粗糙粘膜处的发生率和均匀粗糙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胃粘膜粗糙不同表现的病理改变(例,%)

注:与均匀粗糙比较,*P

2.3 内镜检查的准确性

127例被内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只有83例为萎缩性胃炎,诊断正确率为65.4%,假阳性率为34.6%。

3 讨论

萎缩性胃炎由于萎缩、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粘膜常会出现粗糙、凸凹不平,常表现为鳞片状、粗颗粒状或结节状增生隆起。通常胃镜检查是首选方法,内镜下的大体观察对于胃粘膜炎症等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由于肉眼的诊断也存在误判性,因此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活组织取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提高正确诊断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理论上可能会增加出血、交叉感染的症状的出现,因此手术中要谨慎小心[3]。

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变化是胃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4],而且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癌的两种癌前病变[5],对于其病症的正确诊断应注意将胃镜直视观察与粘膜活检紧密结合,对可疑病灶,当胃镜直视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较大时,应寻找原因,追踪观察,以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6]。

本研究发现,胃粘膜非均匀粗糙产生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89.71%、50.00%和27.94%,而均匀粗糙为37.29%、11.86%和6.7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综上所述,胃粘膜粗糙不平可作为慢性胃炎粗糙粘膜萎缩性和非萎缩性的判断依据,而非均匀粗糙不平可以作为萎缩性胃炎的初步胃镜诊断依据。孤立或散发的灰色结节和红色结节存在较高的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应该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薄元恺, 张金宝, 李冬梅, 等. 胃窦黏膜粗糙不同表现与病理的对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 15(5): 315-31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2006, 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45-49.

[3] 杨海芸, 戈之铮, 陈胜良, 等. 常规胃镜检查时肉眼观察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7(6): 634-637.

[4] 石磊, 李文, 赵卫川, 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2): 83-85.

[5] 区德明, 黄秀梅, 黄灼贤, 等. 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与黏膜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5): 759-760.

[6] 孙良华, 李群, 孙永红, 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 29(3): 250-252.

上一篇:心力衰竭与NT-proBNP关系探讨 下一篇:ENBD\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