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2-10-02 10:29:36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实践与创新

【摘 要】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现代化医疗管理服务体系的需求,对建筑水平布局的要求更为灵活多样。文章结合笔者的设计实践,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综合病房楼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以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病房楼;建筑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外先进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大量引进,医院现代化的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在设计中开始逐步考虑合理分区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自动化、信息数字化、管理电脑化等等,为科学的管理和诊治的需要提供智能化的设计。

与此同时,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随着对医院环境功能价值的重新认识,医院设计的观念也在更新,一切以病人为核心,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医院的“家庭化”、“园林化”和“人情味”逐渐成为医院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

1项目概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哈尔滨市西南区域,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南侧,规划用地30000m2,拟建集医技、护理单元为一体的综合病房楼。由于医院承担繁重的医疗服务任务,因此医院的新建要求尽可能不对正常的医疗服务造成大的影响,计划中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周边已有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做到有机整合。

综合病房楼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89700m2,其中地上17层,4层裙房,建筑面积73040m2 ,地下2层,建筑面积16660m2。建筑主体分为医技、住院两个部分。一层为住院部大厅和医技部大厅、出入院登记、取药处、付费中心及管理办公;二层为手术中心及辅助部分;三层为内窥镜科、DSA、超声波检查;四层为病理科、检验科及会议中心等。地下一层为中心药房、中心供应、太平间、后勤辅助及设备用房;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此外,在二层手术中心和四层裙房上均设置了设备夹层。

2 设计定位

充分体现21世纪我国医疗事业现代化的风貌、体现时代特色,以“治疗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为主题,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现代医院的精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突出“环境――心理――生理”的医学模式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

3 设计原则

按照院方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及功能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卫生、经济高效、环境优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3.1 功能设计原则

功能区域独立设置,内外分区,洁污分流,资源共享,灵活、主动、可持续发展。

3.2 建筑设计原则

第一,功能区域模块化,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分而不散;功能结构灵活化,功能结构充满活力;第二,尊重基地现有制约条件,注重经济性原则和资源共享原则的充分体现;第三,单元流程体系化,各类人流、物流、车流明确;第四,以病人为中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治疗空间与公共空间并重;第五,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可待续发展,全面提升医院整体能级;第六,建筑造型体现清新简约的现代风格,注重形式与使用需求的平衡统一。高层主体建筑确立医院的标志性形象,为哈尔滨的城市景观提供清新舒展的形象。

4 造型设计理念

结合医院的总体规划,建筑造型大胆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高层屋面结合交通体及设备用房,抽象了中国传统大屋顶的元素,以组群形式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呼应医院整体形象。

主体立面上采用统一开窗模数与墙面划分,简洁、现代的风格产生明确严谨的规律感,呼应医院严谨、高技的特点。群房采用大块面的虚实对比手法,创造大气而又整体感的形象。对整栋大楼的两大功能体块(护理单元与医技)赋予与其相适应的立面元素,构成体型韵律。采用玻璃、石材等材料,打破医院“白墙面、十字框”的传统印象,强调建筑的现代感,强调“人性化”医院的设计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高眼界来为该建筑定位,打造院内具有标志性和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同时,精致的细部设计和小空间设计又加深了建筑的内涵。

5 平面布置

总体规划要求充分满足医院特殊的功能要求,为了方便病患在各功能区之间的便捷,将联系紧密的各功能区进行合并,采用医技-病房竖向重叠布置,一层至四层为医技,五至十七层为标准病房楼,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使各科室既有效联系又能保持相对独立,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满足复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同要求,体现现代化医院不断进步完善的设计理念。

5.1 地下室

地下一层设置中心药房、中心供应区、太平间等功能用房。在东侧设计地下连廊于外科大楼衔接,为二栋大楼的医疗物流系统实现点对点运输提供条件。南侧预留3米宽的污物通道可通过远期规划与院内各楼实现对接,完善医院院区地下物流网络系统。

地下二层南侧为设备后勤用房,其他为停车库,战时设人防功能。层高6米,可采用机械式停车,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

5.2 医技部

医技部设置于地上一层至四层,底层东侧为医技部大厅,进入宽敞的大厅后即可在大厅内办理手续,由北侧电梯间进入上层医技区。底层西侧为影像中心,设置X光机3台、CT2台以及MRI2台等,东侧为付费中心。设计采用医患分开的布局特点,工作人员区域与病人候诊区域相对分开,互不干扰,保证了各自的环境,提高了就医质量。

二层为手术中心区,设置18个洁净手术室。以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其他辅助用房为其服务的布置原则,平面上做到污染区-半污染区-洁净区-无菌区分区严格,各区之间设缓冲间,采用强制卫生通道,高级别对低级别保持正压,洁污路线分明,医、患及其他工作人员各行其道。并有洁净和污物二条连廊与原外科大楼手术区域相连。通过建筑手段达到手术资源共享,节约运营及管理成本。

三层设置内窥镜科、DSA介入治疗、超声波检查科,每个科室单独成独立的单元,各个单元采用围合式布局,使各科室相对独立,且每个单元均有独立的二次候诊区域,就医环境更为安静舒适。病人由楼电梯进入楼层后则可直接到达各科室,互相不交叉,避免了交叉感染机会,医生的办公用房则布置在单元端头处,保证了二者的相对独立,体现了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两方面的人文关怀。

四层布置检查科、病理科,各个科室独立分区,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保证了检验环境的质量。病人由电梯进入楼层后即可到达宽敞的前厅,在这里前往各科的人员可以进行分流。

5.3 住院部

住院部为主楼的五层至十七层,并通过设备转换层与裙房部分相接。采用折板式布局,争取了最良好的朝向。

在平面布局上,病房全部布置于南侧,呈折线布局,争取最好的通风采光面,交通核布置在北面,节约了面宽。每层分为二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47床左右,共1222床。有双人间、三人间、等多种规格的病房,可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

护理单元设计采用医患分离的复廊式平面,病房沿南北向周边布置,医护工作区域位于中间,北侧布置办公、值班、会议等医护用房,布置紧凑、相对独立,尽可能缩短了护理流线,便于管理及使用。护士站布置于护理单元中部,能直接观察到各病房的情况,便于病患家属的接待和管理,并保证护士站与医务用房最直接的联系。抢救室、治疗室、药品库等布置在护士站周围,为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污物电梯分别布置在平面两侧,确保洁污分开。

6 交通组织

主要电梯厅和主要疏散楼梯均为自然采光,以增强舒适感,并节省运行成本。

医技病患从东侧医技大厅乘电梯到达一至四层医技部分,住院部由北侧住院大厅进入,通过核心筒体,到达病房。各部分人流之间可快速到达目的部位,最为经济有效的解决了人流疏散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希.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病房楼建筑设计[J].城市建筑,2005.6.

[2]刘芳,潘迪.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概述[J].中国医院建筑与设备,2012.1.

上一篇:春草居酒屋:当三文鱼邂逅生日蛋糕 下一篇:工信部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