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专项训练提高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

时间:2022-10-02 09:29:46

如何通过专项训练提高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

摘 要 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关系着飞行部队战斗力的发展。作为航空生理训练的核心部分,抗荷抗缺氧训练是飞行员航空医学鉴定训练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开展好两抗能力训练,充分挖掘飞行员飞行潜能,可以达到航空卫勤保障的目的。

关键词 训练 飞行人员 抗荷能力

一、训练飞行员的抗荷能力的必要性

飞行员是各种飞机的驾驭者,其良好身体素质是在空中顺利完成任务的最佳保障。航空生理训练就是培养和提高飞行人员为适应飞行应具备的生理、心理代偿能力的特殊训练,抗荷抗缺氧训练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提高两抗能力是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随着空天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高空长航程、灵活高机动的特点成为军事航空业发展趋势,目前高性能飞机的最大载荷可达到+9Gz,+Gz增长率大于6.0G/s,空战时的高载荷机动可持续数百秒。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承受着很大的负荷,因此,要保证能在空中顺利的完成各项飞行任务,就要求飞行员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抗荷能力,就必须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强化训练,通过专项训练来提高飞行员的抗荷能力,进而才能保证空中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方法

(一)肌力协调抗荷训练

肌力协调抗荷训练是一种有效地、直接的加强飞行人员抗荷能力的训练方法,可以配合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开展训练,引导呼吸动作的指示信号和各种指标记录器,可以很快使飞行员掌握正确的抗荷动作,学会下肢肌肉和腹肌协调用力,提高抗荷动作效能.肌力协调抗荷训练结构简单,在没有载人离心机的基层单位,可以起到离心机的训练作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训练接近实际飞行情况,正确掌握肌力协调的方法并配合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进行由浅至深强度训练,可以增强身体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肌肉受到外界压力改变时的压力变异程度减小,进而达到提升飞行人员的哦抗荷能力。

(二)力量训练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举重、投掷、跳跃等力量训练能提高+Gz的耐受能力,即抗荷能力,因为当这些力量训练后所产生的爆发力能在进行抗荷动作时将四肢等肌肉有效的同步等长收缩,使积蓄在这些部位的血液,在心脏博出血液到头部之间很快的挤回到胸部血管,保证足够的中心循环血量进而提高了抗荷能力。

在力量训练中一般采用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神经肌肉系统的意志收缩对抗力,如:对受训飞行人员进行大强度重复刺激、高强度短期刺激、高强度集中刺激、高强度静力练习和超负荷的退让性练习等方法的最大力量;让神经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力量的如:负重练习、应用器械练习、不负重的练习、以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九十的阻力做快挺、跳蹲、跳深、高抓、抓举、前后抛实心球的方式的快速力量和让机体长时间承受负荷对抗疲劳的力量耐力等方式对飞行人员进行训练来增加受训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

(三)心理训练

在对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训练中,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也是很有效果的,通过心理训练,能够提升飞行人员的心理承受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训练能够提升飞行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使飞行人员更有自信,在执行飞行任务中有条不紊的驾驶,在一定层度上间接地增强了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

模拟环境训练、缓解消除心理障碍及使用相关仪器辅助训练成为对飞行人员的心理训练的主要途径。

1.模拟环境训练

模拟环境是在很多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式,由于训练的目的是要加强对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因此,一般模拟出一个由轻到重,由浅及深的训练环境,也就是说先创造出一个初级受训飞行人员比较容易接受的重力环境,慢慢适应后,逐步加大环境范围的压力值,逐步增加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种种意外情况,来实现在模拟的训练环境中增强飞行人员对超荷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进而达到提升飞行人员抗荷能力的目的。

2.缓解消除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训练提升抗荷能力的很大的绊脚石,对待一个难以想象的未知问题都会有一定的畏惧,譬如:有些晕车的人,在有了一次晕车经历时,会对车辆产生恐惧,会排斥坐车,但是当对自己什么都不想或者对自己心理暗示说不怕晕车时,晕车症状轻甚至完全消失,这就是心理作用的力量,在进行专业训练时这种作用会更明显。在提升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这个事件上,“超荷”对行人员在心理上就像是一道屏障,如果不消除这种顾忌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飞行人员其他提升抗荷能力训练项目的效果,解决飞行人员的心理障碍是很有必要的,勋贵飞行人员的训练中可以让心理医生对受训人员进行心理指导,比如做一些暗示,暗示受训人员可以做的很好,消除抗荷训练给他们在心理上带来的阴影,缓解甚至消除受训人员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训练当中不去想象抗荷训练的难度,消除恐惧,增加自信心,进行自我放松,从而可以提升飞行人员身体各个器官的抗荷能力,轻松自如的对待训练,使飞行人员在接受抗荷训练时取得更红的效果,大大提升抗荷能力。

3.相关仪器辅助训练

在对受训人员的心理训练,增强其心理承受力时,可以使用一些仪器来辅助进行训练,来分散他们的心理恐惧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受训飞行人员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从而间接的从心理因素方面来提升飞行人员的抗荷训练效果,增强其抗荷能力。

(四)循环重复训练

循环重复在所有的联系中一直都是个很好的方法,一个人接触一件事物,仅仅凭着一次的观摩、使用是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新生事物的特性、特征的,就像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第一次感觉已经背会了,但是隔了一天再回来看这些单词依旧很陌生,重复循环一段时间的背诵就会很牢固甚至永久的记住他们。在加强对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训练时,这种方法同样适合,对他们的训练不能间断,一旦间断便可能会导致肌肉松弛,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甚至失去对外压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原来的训练前功尽弃。训练是个长久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对其巩固加强,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飞行人员的抗荷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红.高性能战斗机和歼击机飞行员肌力协调抗荷训练的效果分析[M].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1.

[2] 薛刚,黄昌林.强化循环训练对新兵膝屈伸肌功能影响的等速测试研究[M].医学杂志.2004.

[3] 魏军.循环力量训练对士兵肌力的影响[M].预防医学杂志.2005.

上一篇:在步枪项目中对射手“内在感知觉”训练的探讨 下一篇:试谈幼儿家长对业余体操训练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