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02 09:05:30

工民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工程日渐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建筑拔地而起、日新月异,其中工民建筑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其工程数量以及施工规模都不断扩大。由于工民建筑施工涉及内容广,施工工艺复杂,为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加强项目管理成为众多施工企业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施工项目管理虽有所完善,但受到工程施工的特点影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民建筑;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工民建筑是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重要的物质基础,对社会生产以及人类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民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工民建筑施工极其复杂,不仅会涉及到较多的建设内容,其工艺与技术也相对复杂,施工中受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为了更好地提高工民建筑施工质量,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是重要途径。

1. 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作为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当前工民建筑施工中,对施工项目管理运用相对普遍。因工民建筑施工时间较长,其施工过程也相对复杂,因此施工项目管理需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充分运用建筑工程的先进管理理论,以及具有显著效果的管理方式方法等,对施工各个阶段与环节加强管理,实现对材料、人才、资金等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工民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对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1]。

2. 工民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2.1质量与安全意识淡薄

近几年来,工民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建设,其中存在较多的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有所忽略。由于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而质量与安全意识淡薄往往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施工单位为如期完成建设,对施工进度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交叉施工作业现象较为普遍,施工人员疲劳作业也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为施工人员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多采用劳务分包形式,施工人员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其受教育程度低,相应的专业技能缺乏,对安全知识了解较少,所具有的安全意识达不到安全施工的要求。

2.2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滞后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其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都难以满足管理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1)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建筑施工涉及多方单位以及较多的施工人员,没有健全的责任制度,在出现责任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相互扯皮。(2)没有公平的奖惩制度。因为奖惩制度缺乏公平性,致使施工单位的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对较低,工作态度松怠。对施工人员进行公平奖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会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3)管理信息落后。新时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已逐步完善,进行信息化管理将是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仍有部分单位仍采用手工记账,不仅效率低下,同时容易出现记录错误[2]。

2.3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

资源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仍有部分施工单位对此有所忽视,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施工材料的配置不合理。施工材料是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其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材料的使用状况会影响工程造价。由于管理人员忽视了材料的管理,造成材料浪费现象常会发生,甚至材料不足出现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人员配置不合理。科学的招纳与善于利用人才,会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样对人员配置不合理,也将会造成大材小用,或者岗位人员能力不足等。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严重挫伤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会降低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2.4监理职能欠缺

监督管理可促进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但是受到法律法规建设,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工民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监理职能仍有所欠缺,对施工现场不能进行定期的监管。同时,由于相关政府部门人员短缺,资金投入有限,对施工项目的监管力度相对薄弱,尤其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得如此迅速,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远远跟不上。

3. 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由于工程施工具有长期性、广泛性等特点,做好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施工是前提,只有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为施工人员提供传受相关的安全防护技能。(2)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把关。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为此应关注施工细节,对施工各环节及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案合理[3]。

3.2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

健全的管理制度会对管理行为形成制约,规范建筑项目管理,能提高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此应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创新管理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项目管理过程中。(1)制定阶段管理标准,对施工的前期准备、事中监督,以及事后验收等各阶段,制定全面且明确的管理标准,严格控制各阶段施工质量。(2)完善相关责任制度。由于工民建筑施工会涉及到较多的单位,为此应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明确各方的具体责任,促进责任落实到位。(3)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奖惩制度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对人员管理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公平合理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可有效提高管理实效。

3.3创新资源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可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此针对当前的资源管理问题,应创新资源管理模式,对组织结构与人员合理安排,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与此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与道德素养,为施工项目管理创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

3.4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实效

工民建筑施工数量日渐增多,单凭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施工单位应加强自身质量监管,提高监管实效。(1)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成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并赋予该部门一定的监管职权。(2)完善监管机制,制定明确的施工质量标准,并作为监管的直接依据。(3)监管部门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对各施工环节严格控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4]。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民建筑施工数量的增多,项目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比如说质量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相对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监理职能欠缺,政府监管力度不严等。针对以上问题,工民建筑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一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二要对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加以完善,三要创新资源管理模式,四要强化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厉运欣.浅谈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397.

[2]李尚清.工民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16:285.

[3]徐利水.工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城市地理,2015,08:156.

[4]吕品.浅谈工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3,05:126.

上一篇:关于城市燃气管道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机载LiDAR技术概述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