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颓势难扭转

时间:2022-10-02 08:55:41

银行理财产品颓势难扭转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市场整体收益率逐月下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2012年12月的4.5780%降至2013年5月的4.3103%,月均下滑0.05个百分点,见下图。从具体产品来看,除结构性产品外,1月至今仅有60款产品预期收益在6.00%以上;能达到5.00%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也越来越少,从1月的周均20~30款,到5月的周均5~10款,投资者越来越难买到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滑,主要受以下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从社会融资总量和银行信贷投放的角度看,2013年一季度,全社会融资规模创出62000亿元的天量水平;1~4月,商业银行新增信贷35429亿元,同比增长12.81%,市场整体流动性极其充裕。流动性的实质宽松使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下降: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的信贷成本下降、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会下降。投资标的市场收益率的下滑,使投资于债券市场工具、信贷类资产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以回升,这是产品收益率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3月27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监管重点指向银行理财产品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领域的投资行为。非标准化资产是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中的高收益资产,此次监管层将风险控制的重点放在此领域,使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受制颇多。为达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选择了通过加大对债券资产、同业资产等标准债权以及货币市场类资产配置,做大理财产品整体余额来达到监管规定。随着银行对投资组合资产的逐步调整,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占比将增大,投资组合整体收益的下滑渐渐传导到产品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同时,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理财“资产池”运作模式的清理,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管理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投资者收益率的下降。

三是在银行理财资金配置资产最广泛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近期高层和监管层接连表态要从严治理乱象,该市场连遭调查也使商业银行的投资配置受到影响。4月,债券代持现象浮出水面,引发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巨大震动,监管层对其中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严格禁止,一场席卷整个债券市场的核查风暴开始掀起。由于银行理财账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丙类账户,理财投资的主要标的资产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因此此轮债券市场的严厉整顿给银行配置债券类资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惯用的债券投资运作模式也面临调整。

以上3个因素将会持续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受市场宽松流动性环境和监管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难见起色,并且随着监管层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的继续加码,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在购买产品时,可重点关注产品的低风险性和流动性。

上一篇:投资海外要看清基金成分 下一篇:不规范保险单页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