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自主发展困难生”的教育对策

时间:2022-10-02 08:55:24

也谈“自主发展困难生”的教育对策

“自主发展困难生”转化的对策,是指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或发挥其特长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策略和方法。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好自主发展困难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自主发展困难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应侧重自主发展困难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课堂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自主发展困难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不管怎样,教师要时刻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首先,教师备课要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要备自主发展困难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自主发展困难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自主发展困难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自主发展困难生同时并进。其次,教师上课要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

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自主发展困难生也有回答的机会;二是操作时要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要鼓励自主发展困难生积极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是控制自主发展困难生课堂违纪的问题。再次,布置作业要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要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自主发展困难生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自主发展困难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最后,批改作业要想到自主发展困难生:自主发展困难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自主发展困难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对于自主发展困难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要正确对待自主发展困难生照抄作业现象。对待自主发展困难生照抄作业的现象,注意做到不要一味的斥责,引导自主发展困难生们知道:“照抄作业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你照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一个能够想方设法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学生,当然是一个好学生。不过,你照抄的不应该是他人的结果,而是要学习别人的方法。你在完成作业时,先尽自己得能力完成,万一不会抄一遍,然后再自己做一遍,这样,你不会的作业就等于做了两遍,就加深了印象,学习不就进步了吗?”我也引导给作业别人抄的同学知道:“你们不能光让他照抄你的作业,而应该主动的帮助他们,讲清做题的思路、方法,尽力帮助他们自己完成作业,这才是真正帮助同学进步的方式。”这样,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在“照抄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学习进步了,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对自主发展困难生放低要求,以达到循序渐进,同时加强督促,以保证他们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帮助建立“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活动小组”,结对互助、帮扶前进,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参与课堂评价。自主发展困难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他们。以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根据异质同组、优势互补(如男女生、优秀生和自主发展困难生、性格内外向互相搭配)进行科学分组,组内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教师深入各小组内进行指导,关注自主发展困难生的组内合作交往。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加以指导,教给方法。

如小组讨论时,怎样倾听他人的发言,怎样评价他人的观点,怎样做讨论的记录,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语言进行交流,可以激发自主发展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课堂中的讨论发言情况、作业情况、组内的互帮互助、合作交往情况等进行考核,以记分制的形式评选出每周的最佳互助组、齐心协力组、进步明显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小组内更好地合作。也可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各班在优等生与“自主发展困难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辅助网络,让自主发展困难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结对同学,让优等生辅导自主发展困难生释疑解难,克服消极情绪。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设计帮扶自主发展困难生的环节,设计一些符合自主发展困难生实际水平能解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也可建立学生“一帮多”活动。一个学生与多个自主发展困难生结对子,建立生生帮教网络。规定每周帮教的次数,合理地安排好指导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读、背诵课文,默写生字、新词,陪着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

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在展示自我的课堂教学中兴趣自然而生,进而找到成就感、超越自我。给自主发展困难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机会,捕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教师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这都将内化为自主发展困难生的自信心,一旦得到成功或进步的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易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出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自主发展困难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然形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不管原因何在,都需要老师多对之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之能够明白学习的乐趣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鼓励的办法消除自主发展困难生的自卑心理。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自主发展困难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自主发展困难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自主发展困难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降低对自主发展困难生的标准。针对自主发展困难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的特点。作为教师,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自主发展困难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握好对自主发展困难生的期望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自主发展困难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这样,就容易把自主发展困难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做常规作业(如朗读课文与抄写、听写生字词),让自主发展困难生能轻松地完成作业。

利用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转化自主发展困难生消极情绪,消除自主发展困难生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自觉性。自主发展困难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刺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自主发展困难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寻求需求点、抓住闪光点、发现兴趣点、克服挫折点、产生共鸣点。捕捉自主发展困难生在学习上、纪律上、生活上的闪光点,利用他们的优点来正确引导闪光之处。

比如,自主发展困难生之中擅长书法、绘画、长跑、打篮球、唱歌、舞蹈、口技、相声、小品、乐器、模仿新秀、善交际、为人正直者等。学校可以开展趣味运动会和养成教育活动。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他,哪怕他只取得一点点进步,让他意识到:“还有人欣赏我,我不是自主发展困难生。”人的心灵最渴望的是来自他人的赞美。多一份鼓励,多一份赞美,就可能使自主发展困难生自尊、自爱、自强,进而增强的信心。当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他们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教育他们多往好的方面想。注意发现自主发展困难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去克服困难,获得学习的成功。

用爱心抚慰,进行体验教育,让心灵受创伤的部分自主发展困难生感受亲情。班主任要让自主发展困难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亲情,加强与父(母)、监护人的沟通,减少父(母)离异给自主发展困难生带来的仇恨、伤害。特别是父(母)离异的自主发展困难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体验教育”,增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让他们理解与尊重家长。以体验教育为主,组织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促使他们把亲身实践的体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珍惜家人给予的幸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对父母亲的情感得到激发,体验到“不光是我们需要关爱,父母亲也需要有人关爱。”这样自主发展困难生才能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子长县齐家湾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 下一篇:教师6年轮岗,机遇?挑战?